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维序语言策略研究与实践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zhaohongxia 感谢 zhaohongxia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运用常规性和情境性维序语言策略来维持教学秩序。本文采用文献法,在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对教师维序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提高幼儿教育者的教育素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秩序 教学维序语言 策略 师幼互动 
   秩序是通过时空形式所体现出的事物或要素间和谐统一的运动状态。在人类的本性中,天然具有一种对稳定秩序状态的追求,即希望自己身边的事物能够在外部时空表现形式、内部构成要素方面保持相对和谐的状态。人类这一本性的存在,使得稳定的秩序成为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必不可缺的条件,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课堂教学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如果没有秩序,就会导致混乱,混乱会影响集体活动效率。其次,教和学是师生进行的智力活动,需要宁静的环境,有秩序才会减少噪声和干扰,避免分心行为,保证教和学的高效率和取得预期效果。再次,有秩序才会使在课堂中教学和学习的师生感到舒畅,推迟疲劳的发生。混乱、无秩序的课堂易使学生心理焦虑、疲惫,加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同时,稳定的秩序也是人们自身的生物节律所需要的,在幼儿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对秩序的需要。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从一岁开始就有对秩序的爱好和追求,具有秩序感。秩序感是人对秩序的感受和追求,一方面表现为由和谐、有序所带来的一种愉悦、兴奋和舒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当人处于混乱、无序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急切改变的情绪体验。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指出:“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 
  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阶段的孩子容易为新异的刺激所牵引,活动性强,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等,这些特点使幼儿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为此,幼儿教师把大多数时间花在维持纪律上。G•德朗舍尔(1969)等人在对小学一年级课堂言语互动的研究中发现,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大体有1/3的时间用于组织课堂生活、维持课堂秩序上。有关我国幼儿园师幼交际的研究发现,教师的多数语言是用来组织、控制幼儿和维持纪律的。刘晶波在研究中发现,教师以“指导活动”、“约束纪律”等事务性互动为主题的语言行为占去所有教师发起互动的互动行为的80%。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维持秩序既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幼儿发展所必需的。
 
  一 幼儿园教师维序语言运用策略分析 
  从教师语言使用的时空角度看,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时,一般有常规性维序语言策略和情境性维序语言策略两种。 
  1.常规性维序语言策略 
  常规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正常有序、合理科学、丰富多彩的保证。常规性维序语言策略是一种普通的维序语言策略,这种策略的运用不仅可以直接推动幼儿的学习,而且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可以高度依赖的处理教学复杂情境的方法。这种策略对于活动的组织非常重要,它有利于管理幼儿和构建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它在组成教学活动的结构方面,在对秩序的控制方面,都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这种策略才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延续教师的工作。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常规性策略有助于将传统的东西和革新的东西连接起来,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的常规性维持秩序的语言策略是编制口令。 
  幼儿园口令的运用,一般是在幼儿吃完早点、开始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经常使用的口令有“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说话”等。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在使用这些口令时,一般是教师说出上半句,幼儿说出下半句的同时,按照要求做好。同时,每个班级的口令不同,教师说出口令的全句或上句,幼儿不用说,只按教师说的做出相应的动作就行了。 
  2.情境性维序语言策略 
  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具有不稳定性。幼儿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差。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幼儿分心、不遵守课堂秩序的情况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通常采取以下语言策略来维持课堂秩序: 
  第一,使用信号暗示。教师的暗示常以非语言的符号系统或含有言外之意的语言为媒介来实现。非语言的符号系统既包含面部表情、手势、眼神、身体姿势、身体距离和各种躯体动作,也包括声调、音量、讲话的速度和停顿时间等。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但许多情况下不允许教师随意停下来批评幼儿。在此情况下,教师采用非语言信号来向幼儿传递暗示信息,如突然停顿、走近幼儿、用眼神暗示等,向幼儿传递反对和制止的信息,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部主任罗伯特•布鲁克斯说:“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间注意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因此,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中,以一定的情境为背景,暗示所传达的意义被教师和幼儿双方表现、理解和把握,教师的暗示也就能发挥表达情感、态度、意向以及提示幼儿、调控幼儿行为的作用。 
  第二,随时发问。幼儿期总体上是个人神经兴奋强于抑制的阶段,集体教学活动又是较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情境,因此,在这种不稳定因素大于稳定因素的集体活动中,幼儿较容易分心或不守秩序。对于此情况,教师常采用随时发问的策略,对分心或不守秩序的幼儿,点名问他:“刚刚老师讲什么”,或提出问题问他。问答时,如果幼儿答不出,就另点一名专心的幼儿回答,答完后要求原幼儿再说一遍,确定其是否已专注听讲。 
  幼儿期的幼儿容易分心,教师对于这个分心的幼儿,没有打断教学进程,而是通过提问,让幼儿来回答,这样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又把幼儿游离的思绪拉回来,保持儿童的注意力。 
  第三,发出指令。指令含有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的意思,在这里用来作为教师组织和维系课堂的重要手段。有人对外语教学中教师的指令语言作出分类:一是学生行为引发指令,如“坐下”、“打开书”等;二是纪律控制指令,用以维持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指令,如“请安静”、“不要吵闹”等;三是教学实施指令,如“跟我读”、“复述故事”等。这些指令往往能够指导学生的语言技能练习及交际活动的开展。 
  第四,点名批评。教师的批评是保持课堂教学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对于课堂中幼儿的违规行为,根据其性质及教师的认识不同而采取的方式不同。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教师的批评或委婉、或和风细雨、或直呼其名、或大声呵斥,但以点名批评为最多。 
  课堂上讲小话、弄出点小声音、坐姿不端正、未举手就发言等,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也是教师最不喜欢的。如坐姿不端、弄出小声音,教师一经发现,就马上使用严厉的语言,点名批评,以免负面影响的扩散或成为其他幼儿模仿的对象。 

  二 幼儿园教师维序语言运用策略存在的问题 
  1.表现出明显的机械性 
  教师在运用维序语言策略时,经常忽略它的另一个特性,即机械性,机械地展开活动的过程,如喊口令。口令更多是作为一种“控制课堂”的手段,将幼儿或涣散或游移的思绪唤回到课堂情境。通过喊口令来达到维持秩序目的,在幼儿园确实是一个比较方便而又能立竿见影的方法。但同时,教师在用这些口令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其合理性。如“小手放腿上”“小脚合拢”,还有比如发言时要先举手等,这种规则的制定更多的是以成人世界的标准为出发点,对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说并不合适,既缺乏其合理性,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2.控制幼儿行为的倾向比较明显 
  从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策略的目的来看,控制幼儿行为的倾向较明显。如教师所采用的指令、点名批评等手段,表面上看起来维护了课堂纪律,但实际上却影响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权益。由于幼儿对于这种策略的反应不同,采用这种策略的效果也并非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幼儿最经常的反应是遵从教师的要求,或者退缩而不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或者与教师的关系疏远,不和教师接触。因此,这些维序语言策略常常被用来达到控制幼儿的目的。 

  三 建议 
  综合幼儿园教师教学维序语言运用策略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其具有机械性和控制倾向。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教师更多停留在对幼儿规则的维护和幼儿行为问题的控制上,而缺乏与幼儿积极、有效的交流,从而使教学活动陷入低效率水平,这与教师的角色意识、教育观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建议幼儿园教师提高教学语言效率,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根据传统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于幼儿的管理者,从而将幼儿置于被管理的地位,形成了不对称的师幼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构建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认为需要给予儿童教导、控制,并不停地对其施加约束与惩罚。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教师与幼儿形成了一种高控制、高约束与高服从、高依赖的师幼关系,造成了幼儿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幼儿丧失了师幼互动中的言语权利。为此,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对话关系,为幼儿的发展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维序语言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幼儿手指画教学初探:特别的我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