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摘要:强调幼儿学习主体性观念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旁观者,实现幼儿主体性必须是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应该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加以引导、组织、实施并科学地开展各项活动。
关键词:主体性 情境教育 主导性
现阶段,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是幼教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发挥幼儿园教师主导性和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已经逐步成为教师共识。幼儿是否主动发展是促进幼儿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本文浅析如何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认识幼儿的发展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地认识到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幼教工作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引导幼儿参与教育的过程,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所以说幼教教师主导性很重要,它不能代替幼儿的发展,而幼儿的发展也应该是主动接受。因此,幼教工作者必须对幼儿是主体地位给予足够的认识,在各项教育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体性。
二、正确处理幼儿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幼教工作中以幼儿的学习为主体,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毕竟,幼儿的年龄偏小,都还处于幼儿期,不必像小学那样有繁重的作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是在为了步入小学的课堂所做的准备。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地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注意情感的诱发,有效地提问引起幼儿正确的思考,有了思考,幼儿才会学会探索,才会因自己找到答案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强调幼儿学习主体性观念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旁观者,幼儿主体性的实施必须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期情况去引导、组织、安排开展各种活动。虽然在教学活动以前教师已经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准备,也充分地考虑到了个性特点,但是幼儿教师所教的内容不一定能全部被接受,幼儿们会选择性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但是没有教师的主导,幼儿的主体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幼儿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纸上谈兵无从着力无法实现。
幼儿之间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水平造就了他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可能是教师所组织教学活动之外的,教师很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隐形教育的影响。不同的孩子他们在选择的时候肯定会不同,正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孩子的选择也是如此。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对自己不适合、不符合自己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是不感兴趣的,也不会主动配合完成,常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无关语言和动作增加,甚至捣乱或攻击他人等。这种不予配合的表现,要引起我们老师的反思从而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包括改变自己不适宜的教育行为,进而更好地促进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促进幼儿的主体发展。否则教师不适当的反应和行为会阻碍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情境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创设环境给幼儿制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一个恰当的环境和材料来激发孩子们得兴趣,给孩子们拥有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权利。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尽可能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孩子进行活动时不是让孩子自主地、充分地去探索和发现,过于“积极主动”地走到孩子面前去讲解和说明,急于把自己知道的结果早一点告诉孩子,以图让孩子快一点掌握。相当多的幼儿教师还是把供孩子的环境当作自己教的舞台,把供孩子操作的材料当作自己讲的道具。
四、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教师也参与到其中,让幼儿能够深深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教师的平易近人。通过一些游戏玩法很好地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扮演了一名合作者的角色,能体会到很多成长的经历。在和幼儿相处一段时间,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启发,让教师将这些启发合理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
五、学会反思,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手工材料
关键词:主导性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