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不可不知的亲子要诀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ili 感谢 lili 上传 0人参与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孩子一定会有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也不会全部拥有。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思想。 
  每个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念、价值观的产品。你走过的岁月,与孩子将要走的不会相同,对你正确的不一定对他也正确。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资料,但并不一定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家长或孩子都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学”到了才是重要的。 
  好的动机只是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动力,但是不能用它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地发生。你认为那是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随你的意愿去做,往往适得其反。 

  三、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的。老是强调自己说得怎样正确没有用,孩子收到的信息对他来说是否起作用才是重要的。 
  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领会讲者意图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同样的反应。一个孩子对你说话的反应,不代表另一个孩子也一定会有同样的反应。 
  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告诉你说了的话有没有效果,而你可以改变说话的方式以控制效果。 
  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会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的行为模式受家长的影响很大 
  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 
  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种情况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情况时也会做出同样的情绪反应。 
  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不要只为自己想说什么而说,要先想一想这样说孩子会不会明白,修正了再开口。 

  五、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都为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意识不到的意义。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当时情境中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潜意识有很多程序,以确保在每一种情境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虽然孩子的潜意识有时会欠缺周详。 
  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与动机分开。我们可以不接受一个人的行为,但应接受背后的动机。孩子的行为有错或者效果不好,我们应该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的动机。 
  接受一个人行事的动机,便能接受这个人,因而可以引导他改善行为。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再引导孩子去寻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孩子定会追随 
  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什么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会接受,继而改变。 
  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种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他自然会采用这种方法。孩子也一样。 
  指定必须用某种方法,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的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七、凡事总有至少三种解决方法 
  至今不成功,只是说明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 
  没有方法,只能说已知的方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对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所不同。 
  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到的方法。教导孩子是数年以至数十年的事,这么长的时间里,总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来,就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有所改变。相信没有方法并停止寻找,只会使你陷于无力无助的境况。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总有至少三个选择的机会。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选择容易使事情陷入困境;有第三个选择想出来,便会有第四个、第五个更好的选择出现。
 
  八、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孩子所做的或经历的每一件事,对他的将来都有影响。 
  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从而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事情。 
  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 
  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 
  代替孩子做他该做的事便是企图代替孩子成长。 
  任何代替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负面效应,要么依赖思想严重,要么缺乏自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长大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只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励和引导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有能力照顾自己。 
  孩子的自发性、积极态度、自律,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的事”中培养出来。 

  十、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不应作为要挟或交换的筹码。 
  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信心及活力的最大源泉。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 
  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这份爱若因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会渐渐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动不动都把它抖出来当成条件。 
  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爱作为筹码,孩子来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如今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的破裂,就是这个原因。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益智动物小故事:撒谎的猴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