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融入地方文化的意义与方式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qiuxiangqian 感谢 qiuxiangqian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在主题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都需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并在其中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具体而言,主题活动的主题应该关注地方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现实生活,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指向园所文化和儿童文化的共建,在实施过程中则要注重以游戏等形式促使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主题活动;儿童生活;地方文化 
        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通过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共同探求新知。主题活动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儿童发展需要的切实关注,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但在实际的实施中,主题活动却存在着诸如形式为综合活动,实质为学科教学以及被幼儿兴趣牵着走等问题。我们认为,这源于教育者对幼儿生活世界缺乏真正的关注。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着重指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并可以直接感知的现实而具体的环境,是由传统、习俗、经验和常识等构成的人的生存场域。“生活世界”首先是实在的,是“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经验到的世界”;其次是个体存在的基础,是“在我们具体的世界生活中,不断作为实际的东西给予我们的世界”;再次它又是主体的,是个体生活于其中,自我的价值和意念得到体现的世界,当然这不是说生活世界是完全主观的,只是说生活世界是个体能够理解和体验到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既要切实扎根于儿童所生长的真实生活环境,又要真正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许多教育家都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如陶行知就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教育活动关注儿童生活世界,为教育者指出了一条有效教学的思路,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去,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儿童存在的特定土壤,即儿童所在特定地方与区域的文化习俗。不同地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即使是在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文化依然塑造了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形态。儿童的生活世界必然有着特定的地方文化特点和内涵,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就不能不关注地方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注重师幼互动、儿童经验的特点,我们认为,主题活动的有效实施与开展必须关注儿童所生活的真实世界,从儿童所生活的地方文化背景中汲取素材和灵感,利用儿童普遍熟悉和接受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点的儿童生活方式和形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一、在地方文化下背景下结合儿童的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主题活动的“主题”代表的是整个活动所围绕的焦点,这个焦点理所应当指向儿童生活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指完全意义上的儿童当下的兴趣,而是指包含特定地方文化内核,同时与既定的教育目标相契合的兴趣点。现有的主题活动实践中出现的教师被儿童的兴趣牵着走的问题,就是因为教师所关注的“焦点”过于“儿童中心”所致。 
        地方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生活必然和当地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并具体体现在儿童日常自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客观上为活动主题的确立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如我们所在地区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日常饮食、曲艺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既有江南地区所共有的内容,又具有本地特色。基于当地文化特点以及日常人们的生活样式,把一些能体现地方文化特点的内容作为主题自然成为首选。如我们确立了“吃在丹阳”“江淮菜”等主题活动,让儿童利用多种经验感受和体验地方文化的特点。可见,确立一个好的主题,既要从儿童生活的重心人手,又要将儿童成长所依托的地方文化有机地融合进来。 

        二、在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过程中重建园所文化 
        幼儿园生活是一种集体教育的生活,这同儿童在园所之外的生活形态和模式必然存在差别。不过,幼儿园生活不是一种“世外桃源”式的文化生活,它同儿童园外的生活必然也应当存在相当的交融和交流,势必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在园生活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注重对地方文化的批判性提炼和选取外,更重要地是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属性,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园所文化,塑造儿童科学合理的生活模式。 
        园所文化包含着制度文化、教师文化等亚文化,而主题活动的开展作为一种引入地方文化的媒介或平台,必然同园所文化中的各类亚文化产生互动,主题活动内容的地方文化特性和教育功能主要是在园所文化影响下实现的。与此同时,园所文化也在吸收和改造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再造。更重要的是,主题活动始终是为服务儿童而组织的,儿童在这样一种有益的文化互动过程中受到不断的熏陶和规训,实现了对自身文化生活的构建。由此可见,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一开始就要指向对园所文化,特别是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文化和儿童文化的改造。如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大的社会背景和地方文化特点,设计了诸如“中华情”“江南小巷”“走进奥运”等22个以“中国风”为主题的主题区域活动。这些活动在内容上既包含着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也因为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在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因为所需材料和硬件支持上的差异,促使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彼此分工合作,形成了相互尊重与学习的教师文化。 

        三、利用民间游戏让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了教师在进行各领域的教学时,要注重儿童积极的学习体验的形成。主题活动作为一种课程模式,并不与领域教学所冲突,而是更为强调领域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因此,主题活动的开展同样强调儿童积极学习体验的形成。 
        游戏被很多教育者乃至哲学家称之为是“儿童存在的一种方式”。主题活动的实施借助于游戏的形式,能够使儿童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我,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思维和手脚,为儿童自主地尝试、探究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游戏本身又是一种文化,在我国不同地区、民族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民间游戏。这些民间游戏不仅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而且蕴含着特有的地方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等因素的限制较少,能够促进幼儿的广泛参与。因此,在主题活动的实施中采用民间游戏的形式,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 
        游戏之所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在于其突出了儿童的自主性和想像力,关注到了儿童生活的多种形态,儿童既通过实际的真实接触、互动、操作来获得直接的感知觉体验,又通过对自身和外在事物的自由想像、诠释和思考来获得精神上的成长。这意味着在开展主题活动时,不仅要注意主题活动内容本身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持续、协调的发展,而且要注意活动的组织和评价过程符合儿童各种体验活动的特点,不能以操作性的量化指标和方式来评判儿童的想像和创造活动。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生活儿歌(文本):用电安全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