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故事以其语言优美、情节简单生动、想象丰富、人物形象可爱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们在孩子发展中所发挥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认知目标,真实情感、态度目标在语言目标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它是认知目标的深化和内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强调各领域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在活动中,注意充分挖掘每一活动多领域的发展价值,避免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成为单一的学科教学。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那么,怎样运用故事这一文学活动,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挖掘其社会价值,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其社会情感,并以最终培养其亲社会行为为目的呢?
一、移情——亲社会行为的铺垫
移情就是把自己设身处地想象成他人,从而得以认识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它是在对他人情感、思维、态度等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它往往需要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等环节来实现。如中班故事活动“神奇的树”片段: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幼1:爱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小刺猬。
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幼2:喜欢,因为它可关心奶奶。
师:小刺猬在帮助奶奶实现愿望后,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
幼3:高兴、快乐、开心。
评析:通过让幼儿想、说等认知提示,引领幼儿理解小刺猬的想法,帮助幼儿认识、理解了此时小刺猬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心理感受,从而促进幼儿进入角色的能力及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基础。
师: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高兴、快乐、开心的感觉?
幼4:帮妈妈扫地、倒垃圾时我可高兴。
幼5:帮奶奶端水时我可开心。
幼6:老师表扬我时我可高兴。
评析:此环节的情绪追忆是运用语言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的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情感产生的情景、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景的联系,更好地促进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
师:如果你是小刺猬,你想为老奶奶做些什么?
幼7:我想让老奶奶到外面晒太阳。
幼8:我想让老奶奶坐上轮椅。
评析:通过这一情感转换,使幼儿转换到小刺猬的位置上,来体验故事中小刺猬的情绪情感状态,这样更容易让幼儿进入角色,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验到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师:有位盲人要过马路,你怎样帮他?
师:怎样帮助找不到家的孩子?
评析:此环节是巩固深化,是通过类似这样的问题对上面三个环节的引申,使幼儿不再受具体情景的限制,从而掌握普遍性的社会行为。
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做为一位心中有大目标的教师,要努力挖掘故事中的情感因素,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利用故事中榜样作用,使之产生共鸣,产生轰动效应,满足幼儿情感需要,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这也是社会领域中“熏染”方法的魅力所在。它为幼儿把学习榜样的激情内化为具体行为做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角色扮演——亲社会行为的再现与强化
如果说上面的移情只是一种认知纬度和态度纬度上的迁移,那么,角色扮演则是把思想转化为具体社会行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渡环节。做为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内化情绪情感的机会。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做为教师不必把故事活动定位于“纯语言活动”,语言符合只是幼儿多种表达的一种方式,对于幼儿而言,故事可听、想、画,也可表演……,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表达方式。他们在熟悉了故事中的情节,了解故事中人物情感及行为动机结果后,会自由结伴而演,做为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给孩子创造一个演的环境,如提供头饰、道具或参与其中,逐渐把这演引向深入。演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他人感受、行为经验的过程,也是模仿、强化故事中亲社会行为的过程,更是内化“移情”后那种情感共鸣的过程。如中班故事“哗哗哗,下雨了”
幼儿戴上头饰在“哗哗哗”的雨声伴奏下一个个出场了:平时攻击性行为较多的李雨、其其戴上鸡妈妈、鸡爸爸的头饰,用动作、语调、语气表现着对他人关心时的那份着急:“小猫小猫,快快进来躲一躲”。“小兔小兔,快快进来躲一躲”。……小猫、小兔用表情、语气表现着对他俩的感激,青蛙、小鸭用表情、语气表现着雨中的自在,小姑娘打着伞手舞足蹈表现着雨中的欢快。孩子们还增加了一些角色,小羊、小狗、小草、小鸟大树……。每个孩子都通过角色扮演表现着对鸡妈妈、鸡爸爸的感谢,体验着故事中的那份浓浓的情。细细品来,在别人关心、帮助下成长的孩子,哪怕是模仿或再现故事中这样的情景,孩子们的行为会更接近故事中的行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在这种情景下还会少吗?攻击性行为还会多吗?
再如大班故事“逃家小兔”:通过表演故事,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切身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对小兔的爱,理解现实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
利用角色扮演,使幼儿更深的感受到助人、同情、分享、谦让等等这些亲社会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体验,并逐步通过这些表演把幼儿的一些社会认知、情感“内化”为思想、态度,再逐步通过与人的交往“外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样孩子的社会规则就会从他律漫漫走向自律,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也会提高。
让幼儿从自然人慢慢发展成为社会人,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在其中有很大 推动和促成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社会”这一大目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用思想准备和智慧准备,为幼儿发展成为社会人创造出一份份充分预约的精彩,使幼儿故事在社会价值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服务。
手工材料
关键词:社会行为
- 谈谈幼儿社会行为的培养 2011/04/26
- 移情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 2011/04/09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