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谈谈幼儿园科学活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zhaoxueqian 感谢 zhaoxueqian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教师,应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我园是个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买不起高科技材料,但我们老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我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一、内容选择“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如:幼儿园、社区、小超市、学校,工厂等等,这些社会自然环境都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极好场所。秋天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树叶的变化,看落叶飞舞,看小草枯黄,看菊花开放;可以让孩子观察自行车的修理,牛奶的加工,商品的运输等等,孩子在观察、探索、讨论、交流和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杜威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本能。”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观察世界中常见的物品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例如:孩子们在洗手时,总喜欢把手伸在水龙头下,抓住水,又看着水从手缝里流出来,并且乐此不疲。 

        二、开展操作实验,让幼儿在亲自实践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操作实验是幼儿的一种主动探索活动,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能围绕主题活动,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摆弄和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以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价值是使幼儿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学习,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1.让幼儿以疑问为线索展开探究 
        整个教学活动以设疑导入,让幼儿带着问题,边探索边动手操作,边思考边尝试解疑。教师应鼓励幼儿不断提出新的质疑,把探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如:在大班“球的滚动”活动中,活动目标之一是“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现象感兴趣”,“怎样想办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得快慢不一样?”让幼儿带着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 
        (1)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 
        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过程。例如:在《玩水》活动中,对于水是什么形状的,面对不同物体装的水就有不同的意见,“杯子装的水是圆柱体的,”“果冻里的水是心形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用去肯定或否定幼儿的答案,这些答案是幼儿原有主观物体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教师应赞赏幼儿以自己独有的认识角度,发表对事物的看法。幼儿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力十分明显,在教学活动中如受到老师的鼓励,这种独特性和创造力会获得优异的发挥,这也正是幼儿良好个性的表现之机。 
        (2)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调节认知,验证猜想。 
        客观现实或实验的结果如果与幼儿预先的猜想和解释一致,将强化幼儿原先的认知,提高幼儿原有的概括程度;如果客观现实或实验结果与幼儿预先的解释相矛盾,将促进幼儿调整自己的原有认知,作出新的解释,再去与现实相互作用,形成不断演进的主动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充当一个观察者,尽量地不介入幼儿的探索操作,只是适时地加以点拨,肯定、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或是询问幼儿的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应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尝试其他操作方法,并学习记录。当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用成功和愉快来不断刺激幼儿,产生继续探索的求知欲望,去发现新问题。在“小电珠怎样发光”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摆弄着,一节电池,两节电池,三节……从一节电池的发光到几节电池,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自由探索,操作摆弄,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促进幼儿要主动与事物发生作用,帮助幼儿认识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主题是由孩子们提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由孩子们提出来的,实验的过程同样要孩子们尽可能地独立完成。在这过程中,错误是必须经历的,错误要靠孩子自己纠正,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一再说:“你可以再试一次”,“你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呢?”“你再试试别的方法”。 

        三、在科学活动中,交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1.幼儿乐于交流,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不愿说或不敢说是大多数幼儿的普遍心理。其实,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事实如此,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而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 
        2.有不同的交流对象和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在科学活动中,老师在鼓励幼儿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地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交流对象,其中,同伴是他们最喜欢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之间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基于不同的兴趣,会无意识地形成不同的交流圈。老师也是幼儿最重要的交流对象。老师既要倾听,关注孩子们的问题和疑惑,又要鼓励孩子继续去尝试和探索,不断有新的发现。例如:“你刚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还有别的玩法吗?……”老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各抒几见,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当然,家长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交流对象。当孩子把自己探索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告诉家长时,家长要作出积极的应答,让孩子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从而充分挖掘孩子探索的潜力。 

        四、记录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必不可少。 
        因为记录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记录会帮助幼儿确立任务意识,促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对幼儿来讲,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意学习,记录则会使这种无意学习转化为有意学习,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益。2.对实验过程的记录,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许多教师满足于传递科学知识于幼儿,这种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是教师一相情愿的。借助于科学实验则使科学学习变成主动建构的过程,记录则帮助幼儿顺理成章地得出合理的结论。3.记录有助于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使幼儿终身受益。怎样记录呢?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的记录提供具体帮助。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做记录,比如幼儿说教师用文字记录,或者拍摄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中大班幼儿一般可以自己做记录,例如给出符号或图画的样子,或在前面有一张针对全班的综合记录纸,特别是幼儿刚开始学做记录的时候。 
        总之,对幼儿进行早期的科学教育,既是他们今后学习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让幼儿从小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从幼儿每天做的事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可提供的环境,让幼儿充分自主地去选择、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获得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真正体会每个幼儿的能力和价值。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浅议幼儿园生成性课程教科研管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