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由“木桶效应”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

来源: 06abc.com 作者: pagong 感谢 pagong 上传 0人参与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教育目标的实施,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都是依托这里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映射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着幼儿的生长发育,体现着教师教育价值的实现。教育理念的实施,幼教工作的展望,都要依据这块肥沃的土壤。因此,班级工作管理的好坏,对于幼儿园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木桶效应”原是一经济学术语,其内涵为:对于一个边口不齐的木桶来说,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那块最短的木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木桶效应”说经常被领导借以引用,用来强调对学校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关注,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对该理论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有自己的看法。 
  一、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对象的反思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一群3-6岁的孩子,他们虽纯真无邪、幼稚可爱,但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有喜好的鲜活主体。而“木桶效应”说带有工具色彩,把“木桶效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之中,似乎是把孩子作为容器,视孩子为工具,是对幼儿主动性的一种忽视。在传统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游戏规则我说了算,班级制度硬性执行。而现在的班级管理,《刚要》里明确说明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主体与主导的地位,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支持者。提倡的是民主管理,尊重、张扬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注重、赏识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事事都有参与权。同时,孩子的知识、能力也不象水,水放于桶中有溢出的可能;而知识、能力是没有工具可以存放,无形的,不会溢出。一种知识、一种能力的短缺不一定就会遏制其它方面的增长。 
  二、对“木桶效应”关注焦点的反思 
  “木桶效应”说的关注问题在于补缺、造短,而不在于“拔高”。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若用“木桶效应”说来说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来说明提高班级集体成绩,无可厚非。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发现决定人成就大小的不应是他最薄弱的部分,而应是他最擅长的部分。当然,孩子假如是全面发展的,那最好。倘若不是,我们也该明白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某一方面的欠缺并不一定成为其他方面追求成功的障碍。孩子智能的发展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强弱差异,人的能力发展与人的生长环境、遗传基因、所受教育等因素有关,总是存在一些不平衡,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这种不平衡。 
  在传统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对孩子的“补短”上,毫无疑问,关注薄弱环节对孩子是有所帮助与提高的,但这种关注往往伴随着对其优势智能的压抑与投入的減少。这样一来,可能孩子会是平衡发展,各方面都无所长,实际上是一种“抑长补短”,不利于孩子个性化发展。现在的班级管理中,教师意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应然状态,而不是实然状态,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理想。教师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各个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假如有一个孩子,他的各方面能力一般,尤其是计算极差,但是他的绘画能力却很强,按照传统的做法是花费大量精力去练习计算,经过努力,计算能力也许会有所提高,但也有可能是他从此对计算失去了兴趣,越来越讨厌计算,甚至是对学习失去了欲望。然而,假如我们发挥优势,培养他的 
  绘画才能,帮助他找到成功的基点,并以此为契机找到学习的信心与欲望,让他以强带弱,向强项出击,也许他 
  将来会有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找准了位置,找到了兴趣,就找到了信心,找到了自己的作为。 
  三、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者的反思 
  一只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制作与维修很重要,这个程序须有工匠去完成。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必须能把握住孩子发展的脚步、聆听出孩子“拔节”的声音。因此,现在的班级管理呼唤钻研型、反思型、知识型的教师。首先,管理者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既是孩子学习的点灯人,又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也是终身学习的主体之一。因为,没有教师的学习提高,教育工作就不能正确地运作,教育质量也难以提高。想让孩子进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教师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勤于向孩子学习、勤于向专家、同行和家长们学习;其次,还要善于观察,向经验学习。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生动的书,天天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鲜活的画。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碰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最后,管理者还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高。管理行为过程中的反思与分析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我是不是按新纲要的理念做的?”“我做得怎么样?”“班级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我的这句话说的合适、恰当吗?”“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等等。分析与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关键,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自己,丰富自己,教师就会逐渐地充实和能干起来。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在园本教研中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