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从“生活教育”到“生存教育”

来源: 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幼儿园 洪美瑛  0人参与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信息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竞争,谁学会了生存,谁懂得更好的生存技能,谁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个人有益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委组织于1972年5月提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我们发现,其精神理念与陶行知先生所提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如此相似。作为开放的教育、发展的教育,“活”的教育,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今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人格塑造影响,且立足于孩子日后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指导性作用。

一、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做出新的选择。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一九七二年所作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如果我们再不实施创造教育,我们就是在窒息人的创造精神。一个人要学会更好地生存,首先要有敢于大胆突破、创新的精神与勇气。而对人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得多的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四十年代的时候就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陶先生的创造教育的观点是对传统教学的呐喊,也是对今天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乃至生存教育的启示。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发明创造出多少新的事物,而在乎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态度,塑造他们的创造才能。归结为一点就是“为创新而教”,没有创新的教育是可悲的。

     例如,有位幼儿园教师带领一个班的小朋友去参观一个纪念所,进大门之前,她让小朋友们排成一列,并规定“后面一个人要看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结果,参观完毕之后,有几个小朋友回到家里,当家长问及他们参观看到些什么时,都回答说是“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或许那位教师的本意当然并非如此,她只是担心小朋友走失,便采取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而不去动脑筋费力气,让小朋友既参观好,又不会走失;当然更谈不上去鼓励小朋友们主动探索,大胆提问,积极思考了。

二、做“真善美的活人”是时代赋予儿童的殷切期望

       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包括他的体能、技能、智能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当前的教育改革中,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观念已被众多的人所接受。把学生确确实实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把学生潜在可能性在学校生活中逐渐转化为现实存在的过程,让时代精神转化为学生个性的真实成长,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陶行知先生培养“真善美的活人”的“主体教育论”符合了弘扬人的主体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也正是“生存教育”力图通过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将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宗旨。和传统的僵死的唯书唯上的教学法相比较,“教学做合一”充满了辩证法,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并充满动态变化的具有创造意义的实践教学法,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的人。它克服了传统教育重教而不重学,重知而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有助于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人的智力,体力和个性品质和谐发展。 

       做人之道就是人生之道。人格教育的问题是人生之道的根本、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生活教育理论认为,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格,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迄今为止,古今中外有关生活教育的论述和实践极为丰富,所有这些既为生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将如何面对现代生活变迁和各种现代教育思想的挑战?这里,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解释发人深省:“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者生存,学生所学的正是“人生之道”。学生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即学习“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学习过好一生,学习人生。以上所述,也是当今“生存教育”理念在我们中国最为确切的注解与具体的落实。

三、儿童的最佳生存方式就是在生活中主动地学习

       陶先生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陶先生还说:“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他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到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生活本身是儿童最好的教科书,要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之主体位置上加以考虑,强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以儿童作为行动的主体”。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手脑并用,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当今的生存教育要求解放学生的个性,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利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气息,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向微型化方向发展。尤其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改变教师知识定位的思想,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到教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和学会生存,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主体精神和意识,形成创新能力等。

      陶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反复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和一”,这在当今仍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且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人们的思维常模中,往往把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机构,其实学校绝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他需要社会各系统密切配合。同时它需要保持学生的主体性观念、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挥能动作用,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以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敢于质疑权威,表述自己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很大的改变。因此,“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的侧面”。这是生存教育的理念,也是陶先生对于培养创造性儿童的要求。

      学会生存中同时也包涵终身学习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一个人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在生活中获得他所需要知识的能力也是衡量他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陶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又说:“要做人中人,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决不做人上人。”这些,都是教育后人如何做一个具有现代人格的文明人的金玉良言。倘若一个孩子连起码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自我保护意识都不具备,又怎能去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我们也发现,只有让儿童多去亲近生活,感触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得认知,在社会中受到陶冶,才能历经各种考验,获得真知,实现自我超越与解放。

      总之,在现代社会生活日趋开放、教育思想与实践不断发展的今天,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和理论不但没有过时,反倒在时间的磨砺下愈益显现深刻的内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生存,让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进一步繁荣昌盛、生根发芽,这已成为民族精神弘扬、民族士气开发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生存”之道。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孩子特别依恋母亲怎么办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