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幼儿心理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特点: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三.简要解释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且举例说明。
1.联结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即条件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即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一次或多次),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2)操作性条件反射:根据强化理论,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的形成都基于外界的强化或鼓励
2.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1). 早期顿悟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过程进行了了学习的顿悟说。系列的研究,提出了学习的顿悟说。(2).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 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多集中于人类学习的研究,强调人类学习是建立、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吸收新知识,再用新知识去改进旧有的知识经验. 综合来看, 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下面几点:a.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b. 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c.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
3.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观察学习有时又称模仿学习、替代学习或范例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某种情境中做出或避免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个体主动建构和重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新知识经验时,个体已有的知识、信念、个性、情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其中,而不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或相同的背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建构主义观点看,学习的本质应该具有六个特征,即:(1)学习应该是积极的, (2)学习是建构性的,(3)学习是累积性的,(4)学习是目标指引的,(5)学习是诊断性的(6)学习是反思性的.
四. 什么是学习,幼儿学习的特点,举例说明。
学习定义为: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表现出来。
特点:首先,幼儿的学习具有活动——游戏性, 其次,幼儿的学习具有直观——操作性,再次,幼儿的学习具有指导——模仿性,
五.试述教师幼儿指导角色游戏的特点
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开展游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有兴致、毫不勉强地、努力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而不是将教师自己的意图或设计强加于幼儿。教师对该类游戏的指导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扩大游戏的构思范围、充实游戏的内容
2.为幼儿提供时间、场地和玩具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进行游戏
4.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
5.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6.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7.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
8.根据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对游戏作简要评价
六. 什么是角色游戏,其主要特征和作用如何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角色游戏的特点:(1)印象性。(2)自主性。(3)想象性。
角色游戏的作用:角色游戏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它不仅对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还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经验、练习手脑共同活动、发展语言和认识能力,对学习认识社会、家庭、集体和社会成员,体验各种社会人物和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合作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七. 什么是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幼儿使用多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实际的创造行为,构造建筑物或建筑形象的游戏活动。
八. 游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一些特点主要有:1.自由性2.趣味性3.虚构性4.社会性   5.实践性
游戏的作用:1.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游戏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4.游戏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5.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九.学习动机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学习动机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学习动机也可以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十.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既有来自幼儿自身的,如成功的满足感等,也有来自外部的,教师的赞赏或奖励等。
学习任务的特点:首先,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有关。其次,与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有关。
再次,与学习任务的明确性有关。
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3.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
十一.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1.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
2.设置问题情境
3.制定具体、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4.给予积极反馈,使幼儿有成功体验
十二.幼儿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
一般来讲,要经过定向、模仿、整合与熟练四个阶段。
十三. 促进幼儿运动技能形成的措施
1.保教合一,科学养育幼儿
2.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1.示范与讲解2.练习3.及时反馈与强化
十四.简述幼儿应形成的认知基本能力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认知活动的水平即认知能力。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婴幼儿时期。皮亚杰认为,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它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会省略。对于每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们发展的速度和高度是不一样的,但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
十五.举例说明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但比较浮浅,容易变化,且大多数幼儿的兴趣是直接兴趣。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幼儿的直接兴趣向间接的有意兴趣发展,提高兴趣的稳定性,为日后树立定向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具体可考虑以下措施与方法:
第一,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第二,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第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第四,提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
十六.简述说明培养幼儿智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幼儿期生长发育迅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以及脑机能的不断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时期的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成为显著的年龄特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要选择有效途径,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第一,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第二,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第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第四,提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感知观察力
第一意保护和及早训练幼儿的感官。第二,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三,要有目的、有条理的进行观察。第四,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特征观察,分解观察,比较观察,追踪观察,探索性观察。
三、培养幼儿注意力。第一,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第二,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第三,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的集中注意。
第四,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四、培养幼儿记忆力 。第一,重复性训练,第二,形象性训练,第三,归类训练,第四,语言训练,第五、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是流畅性,二是新颖性,三是灵活性,四是精密性,(一)建立自由创造的环境(二)爱护幼儿的创造萌芽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应答环境,热情、科学地回答幼儿的问题。其次,是要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再次,要赞赏幼儿的创造成果,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萌芽,热情地给以肯定、赞扬,不要指责幼儿创造的失败。(三)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首先,是运用启发性提问的方式。教师的问题,应当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启发性。其次,运用故事,激发联想。再次,通过艺术教育如音乐、美术等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最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四)应用多种训练方法: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组合扩散事物的颜色、味道、气味等的形态扩散;解决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扩散;根据起因推测各种结果的因果扩散;以及设想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有各种关系的关系扩散等
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十七.社会规范的意义
1.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2.有助于幼儿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3.有助于幼儿将来健全人格的构建
十八.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根据幼儿道德发展的有关理论以及相关的实验研究,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服从阶段(1).盲目、被动性(2).工具性(3).情境性
2.模仿阶段(1).主动性 (2).模糊性(3).次稳定性
十九.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所谓他律,即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一般来讲,幼儿的道德判断基本处于这一水平。  所谓自律,即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二十.德育的措施
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或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的品行施予有目的的影响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
1.讲明道理,提出要求(1)有效的讲解与说服(2)适时提出具体、合理且一致的行为要求。
2.参与活动、反复实践(1)家庭实践活动(2)幼儿园实践活动
3.合理应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总的原则是:以表扬为主,批评适度;塑造为主,纠偏为辅。(1)奖励(2)惩罚
4.营造良好环境,树立良好榜样(1)营造环境(2)树立榜样
5.培养健康情感,发挥幼儿的主体性(1)尊重幼儿的感受,丰富情绪与情感体验(2)充分发挥、利用幼儿的主动性
二十一.试以实际事例分析幼儿美感的特点
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成人的教育影响和幼儿本身的认识能力提高所决定的。
幼儿美感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情绪性2.差异性4.多样性5.表面性6.行动性
7.直率性
二十二.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措施
1.训练感知觉2.丰富表象和联想3.加深情感体验
二十三.迁移的含义与种类以及影响迁移的条件和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学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正迁移与负迁移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影响迁移的条件:1.相似性2.已有认知结构的特性3.学习的定势4.教育与教学指导
二十四.教学设计的含义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指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进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安排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1.教学大纲的拟定(1)适当性原则(2)顺序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2.教学方案的设计(1)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3)教具与教学环境(4)教学评估
二十五.幼儿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
1.幼儿教师的品德(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2)团结互勉,善于合作
2.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1)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2)积极而稳定的情绪(3)坚强的意志(4)健全的性格
3.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1)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2)坚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4.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1)观察能力(2)与幼儿沟通的能力(3)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a.正确的教育观念b.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4)教育科研能力
二十六.什么是师幼互动,促进教师与幼儿关系的良好措施
      师幼互动即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教师以幼儿的合作者、游戏伙伴、支持者等角色出现,从而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呈现动态的、多样化的形态。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关系是具体活动中各种关系形态的基础。教师在所有的角色中都必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
促进教师与幼儿良好关系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
2.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3.掌握沟通的技巧(1)使用适当的言语(2)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3)进行有效的提问注:这些内容仅做参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音乐活动:大鼓和小鼓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