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坚持公平性价值取向,推动幼儿教育均衡化发展——保障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从1998年到目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动德清县的幼儿教育均衡化。各级政府共筹措资金 3102 万元,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目前,所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都有了自己的独立园所;达到市等级标准的幼儿园占94%;村教学点已完成达标建设的占25%,2007年可全部完成。农村幼儿教育的大力建设,推动了全县幼教的均衡发展,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已经达到98.49%,教师的合格学历达到94.5%。全县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涌现出5所省市级示范园。     在管理实践中,全县逐步形成 了“政府办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 的办园格局。就农村而言,乡镇中心幼儿园、村教学点100%由政府举办(没有其他性质的幼教机构)。城镇幼教则是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多元化体制办园格局。之所以实行这样的办园格局是基于以下认识。     在社会转型的时期,公平性价值取向曾经有所忽视,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情况比较突出,尤其是农村和城市贫困人群的受教育水准持续处于低水准。这种状况长期存在,容易导致社会正义感、平等感日渐耗失,引起群众的不满。为此必须重点加强农村幼教建设,关注城镇 经济 困难家庭儿童,推动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化管理的五项原则,实施阶段性的八个专项行动。       一、坚持五项原则,体现教育公平     体现教育公平性,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管理举措,我们将此归纳为五项管理原则。具体如下:     (一)坚持农村幼儿园政府举办的原则     我县的农村幼教曾经比较落后,与城镇的差距越拉越大。改变这种现实,需要认清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途径。农村幼教的直接管理机构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他们是我们工作的依托,但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却与我们县政府的追求未必完全一致。在没有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时,他们容易受到经济利益诉求的影响,或看重经济项目的建设,淡漠幼教事业的重要性,以致管理行为缺位,危房不修、师资待遇不问;或忽视幼教事业的公益性,将托幼机构看作牟取经济效益的工具,出现管理越位,默许、甚至帮助一些办园者争抢生源、降价降格、恶性竞争。听任各种办园体制的农村幼教机构无序竞争、自生自灭,出现经济利益至上的局面。1998年以前,我县的农村幼儿教育呈现如下图景:入园幼儿仅占全县入园幼儿总数的71.3%。81%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没有单独的园舍,91%的园舍不达标,81%的幼儿园没有独立建制(附设在小学)。绝大多数的园舍破旧、低矮、潮湿,没有流水盥洗设施,没有适合低幼儿童的便厕,师资人均待遇200元~400元,没有医疗、养老保险。在这样的现实环境当中,自然谈不上适宜的教育教学水准。     如果,不把农村幼教纳入政府主办的轨道,会使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焦渴的境遇。政府直接举办农村幼儿园,提供基本的房舍设施,可以有效地实施管理,使幼儿园收取的经费主要用于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条件的改善。     从现实情况来讲,由县财政包办解决所有的农村园舍改造和师资待遇,以取代无序竞争、以赢利为目的的各种体制办的幼儿园,是不可能的。把村级幼教的建设任务都压到基层,也是不可行的。现实的解决途径是:让乡镇和村一级的领导在与我们共同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我们的意图,并看到明显成效;从而,与我们的价值取向渐趋一致,形成合力,主动来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一级的教学点。     我们首先从政府管理的合法职能入手,理顺农村幼教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我们明确:农村幼儿园必须由政府举办。由政府下派、任命园长,由乡、村政府提供园舍;原有的农村公办幼儿园坚持不转制、不变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履行应有职能,逐步建好达标幼儿园。     在明确管理体制的同时,我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 急需 的地方,县财政拿出15余万元,一举使77个村的幼教点解决了改水改厕问题。随后不断加大投入,给兴建新园舍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同等标准的)补助;改建旧园舍的,补助总经费的三分之一。 [1] 达到标准的村教学点每班奖励4000元~10000元。园舍新建和改造后,县教育局及时组织示范幼儿园教师下乡,帮助他们用“本土”材料设计和布置园舍。一处处农村幼教的园舍变得安全、实用、童趣、美观,直观生动地展现幼儿教育的意味,成为夺人眼目的农村新景观。乡镇政府和村委领导看到这一举措的实效,听到社会各方面的肯定,认识到幼教事业是花钱少、回报大的民心工程。于是,主动加大对幼教的投入,有条件的地方新建园舍,条件困难的改建园舍。乡镇政府出土地,出建设资金的大头,临近的受益的村也出部分建设资金,幼儿园只出少量资金 。教师的基本工资则由各地村委负担。这样的做法符合现实,能够调动各级积极性,很快筹集了3102万元,完成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单门独院建设,使之成为该辖区管理、示范、教研的基地。由于村级教学点全部收归乡镇中心园管理,乡村教师的待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由当初的200元~400元提高到 800 元以上,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现在,许多乡镇政府和村委把建设农村幼儿园(教学点)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绩来抓,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农村群众真切地看到,学前教育的公共性和平等性正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     (二)坚持乡镇撤并,不撤并中心幼儿园的原则     在行政乡镇撤并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打算转制、合并或变卖一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如果这样实施,不但那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质量会下降,其下属的村级教学点也会处于失控状态。     县政府及时下发文件阻止了这一倾向,明确要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个乡镇(或集镇)办一所中心幼儿园,一个村办一个教学点。由于处置及时,有效阻止了合并、变卖、擅自办园的趋向。有一处刚变卖就被收回,有4处刚有意向就被制止。我县原有行政乡镇减少了10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没有一所撤并、转制 。 投入也没有减少,而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稳定不但保证了其自身的办园水准,更重要的是村教学点的管理和指导继续得到了有效保障。 目前,我县乡镇中心幼儿园中的12所新建了园舍,5所进行了改建、扩建。村级教学点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单门独院的达到69.2%,有午睡室的达到92%以上,配备大型玩具的占80%。有的还配备了电视机、空调、音像设备、铺设了地板,个别的买了钢琴。新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村教学点都享受同等的建设补助。在加强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县教育局选派公办教师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园长,还给各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1~3名公办教师,以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三)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     只要有需求,就会有适应这种需求的行为产生。一些幼教比较薄弱的地方、社区经常会有一些机构或个人办起幼儿班,以低价来吸引家长。对此,我们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对于经过整改能够合格的,给予发证,纳入规范的管理和指导体系。整改之后仍不能通过的,则坚决予以取缔。近几年,先后撤消15所“非法举办”的幼儿园,遏制了非法办园的苗头。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加强公办园所的建设和质量提高,监管其收费和支出,确保合理收费、明白支出。公办园的吸引力大了,更多的家长自愿选择送孩子入公办园,那些无证幼儿园自然没有了生存空间。目前,全县无一所“非法举办”的幼儿园,保持了良好的办园秩序,保证了办园质量。     (四)坚持城镇幼儿园多元化办园的原则     政府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农村幼教之中,并不意味着城镇幼儿教育的发展应该迟缓。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是限制的、平均的、短期的过程,不应该把高水平的城镇幼儿教育拖下来,搞平均主义的,低水平、低层次的均衡划一发展。为此,我们分析了城镇的需求和群众承受能力,采取“多元化”的办园方式来满足群众需要。     城镇居住人口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一部分经济能力较强的,要求接受当地的高质量、高水准的幼教;一部分希望得到不低于一般水平的幼教服务;还有一部分则属于城市中的贫困人群,他们希望得到的是自己能够负担的、起码的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城镇的各部门、各行业以及个人,也有办园的积极性。与农村不同的是,城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信息反馈比较敏感、迅捷,容易受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采用多元主体办园的方式,形成有序竞争,不容易失控。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下发文件,明确“多元体制办园”的管理原则,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单位或个人举办幼儿园。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县举办了4所个体办幼儿园,1所民工子女幼儿园, 1所教育局办的中挡收费的幼儿园,坚持了部门办的2所幼儿园和1所国有企业办的幼儿园不转制、不变卖。“多元化办园”的措施比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城镇群众的需要。     在鼓励“多元化”办园的过程中,我们既敢于尝试,又坚持把办园水准放在第一位。有些示范幼儿园在体制改变过程中,出现了办园困难,影响了示范作用的发挥。分析原因之后,我们及时将实行“国有民营”和“股份制”的两所公办园恢复原有体制,确保公办示范园的示范性不会削弱。     (五)坚持评估制度,不断提高办园水平。     推进均衡化发展,不能以牺牲办园质量为代价。我们严格考核制度,保证均衡化过程中的办园质量。幼儿教育的考核与义务教育考核同样对待,都实行双轨责任制——乡镇教育目标责任制和幼儿园工作目标责任制。乡镇政府和幼儿园各有各的职责要求,都给予明确界定。为突出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幼教的考核评估单独立项,考核分值高于成人教育考核的分值。 考核目标的制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差异。关键性的基本目标具有连续性,坚持数年持续考核。根据不同阶段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又制定不同重点的考核目标,引导幼教机构逐步提高办园水准。不同阶段曾经突出强调的考评重点是:乡镇中心园、村教学点收归政府管理、园舍建设与资产明晰、卫生保健、安全措施、乡土化教育教学等。目前,我县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村教学点的工作水准均达到市、县的考核要求。     考核过程中,重结果,更重过程。年初下达考核目标,使考核对象明确自己这一阶段的职责,平时加强监督指导,年终评定等级。幼教工作的考核与乡镇政府、乡镇分管负责人、园长的年度考核业绩及其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明确而又切合实际的考核措施,使乡镇领导和村级领导以及幼教机构负责人有方向、不茫然,有目标、可操作。只要努力去实施,就能得到肯定和激励。       二、实施专项行动,逐步推进教育均衡化    教育均衡化不仅需要原则性的制度化管理,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一些阶段性行动,以解决突出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一)“解决特困”行动     我县经济在浙江省尚属中等发展水平,仍有相当数量的困难家庭。对此,幼儿园一直给予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每学期100至650元的不同程度减免。截至今年上半年,58%的低保户、特困户家庭的幼儿已经入园。但是,还有42%的困难家庭幼儿没能入园。今年下半年,县教育局、县财政局联合发文,采用政府买单的“幼儿教育券”形式,免除特困户、低保户家庭幼儿的托幼费、代管费的全部费用。同时规定,这些幼儿在就近的公办幼儿园入园,使他们受教育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改水改厕”行动     2003年,我们会同乡镇政府对所有的村教学点进行地毯式检查。检查发现,有77个村幼儿教学点的厕所是适合成人的高座坑。幼儿坐厕很不卫生,还非常容易摔落粪坑,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没有流水洗漱设施的教学点33个,危房7处,围墙有裂缝13处。安全和卫生隐患十分严重。检查后,我们督促各村在10天内完成危房点的搬迁和围墙的修复。 2004年上半年,全县村教学点全部完成改水改厕。通过验收的教学点,由县财政专项拨款奖励2000元。全县共拨款15.4万元。“改水改厕”行动彻底消除了农村幼儿园中的安全、卫生隐患,保障了农村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三)“以奖代补”行动     为了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的房舍和设施简陋、狭小、黑暗、潮湿等问题。2002年起,陆续选择乡镇中心幼儿园已经完成创建等级的地区,开展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尝试。取得明显效果之后,2005年启动了全县村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工程,并且作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划。县财政补助标准化建设点4000元到1万元。今年上半年我县已首批验收通过26个村幼儿教学点标准化建设。 [2] 规划2007年底完成全县村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     (四)“山区资助”行动     我县有不少山区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幼教基础差,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困难。由于规模小,人数少,最少的每班只有6到7个幼儿,教师工资只能维持在300元~400元之间,师资队伍很不稳定。这些教学点原来都是个体举办,房舍和设施十分简陋。转为公办之后,乡镇政府没有财力包办条件的改善。     为此,县教育行政部门给于专项资助,先后拨款8万元,用于改造园舍,添置设备和解决教师工资问题。县教育局还组织有条件的幼儿园和社会团体,给山区幼儿园赠送电视机、VCD、电脑、消毒柜、玩具、寝具、床、桌椅等,折合金额5万元。通过财政资助和社会捐赠,山区的村幼儿园(教学点)有了明显改观。有些评上了市一级幼儿园,有些通过了达标评估。     2006年起,县政府制定政策,将“山区资助”作为每年的固定行动,以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形式来保障山区幼教的条件改善。     (五)“上挂下派”行动     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文化程度低、专业水平不高。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向农村下派公办教师17名,其中10名任园长。今年,学前教育大专应届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幼儿园3名,编制都放入小学,工资由县财政拨款。这样,既为农村幼儿教育输入高质量的专业教师,又注入了人头经费。     2005年,开展“上挂下派”行动,即县示范幼儿园教师和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互换岗位。共“下派上挂” 46对教师,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了经常性、系统性的指导和培训。     (六)“田野课堂”行动     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需要防止“富贵病”、“花钱病”。我们对农村教师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行为大力宣传,加强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田野课堂”以及 “本土化”玩教具制作活动。     (七)“实验幼儿园”办园行动     在城镇当中,交费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接受幼儿教育质量的优劣。为了让城镇的中低收入家庭儿童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抓住契机,以每年18万的价格租赁了蓝色港湾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命名为“实验幼儿园”。教育局承担装修费、开办费、任命园长,配备了50%的公办幼儿教师。收费定位在公办市示范标准(每月托幼费180元,与个体办的中低档幼儿园收费接近)。办成了一所“低收费高质量”的公办幼儿园。这所幼儿园为中低收入家庭幼儿接受高质量教育提供了可能,现在该园有 70.3%的幼儿来自中低收入家庭。      “实验幼儿园”开办以后,邻近的个体办幼儿园立刻意识到生存危机,为其本园教师提高了人均200元的待遇,选聘了更有经验的业务园长。这一举措实现了教育均衡化向高质量迈进的意图——以政府的点上示范行动,促进面上的更多个体幼儿园的办园水准提高。     (八)扶持“民工幼儿园”行动     德清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2006年我县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儿童特批了一所民工幼儿园。县教育局拨专款 3 万元,示范幼儿园无偿赠送玩教具。目前,该幼儿园规模达到6个班,班班有电视机、空调、安装了木地板,成为一所初具规模、有良好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该幼儿园收费低,广大民工乐意接受,使民工家庭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节日期间,各级领导专程看望这些孩子,并送去慰问金和礼物。为了提高民工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保教质量,县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对该园进行调研,还组织示范幼儿园教师定期指导。 现在,实现均衡化已经成为领导和群众的共识,公正、公平的幼儿教育氛围正在全县形成。 [1] 只有改建能力的,经济状况更差一些,所以补助得多一些。 [2] 这些教学点均要求达到单门独院,配备良好的保教设施。有条件的还添置了空调、钢琴、铺设了地板。为村幼儿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学习环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坚持公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一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教案:四季的叶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