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 摘要 ]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索幼儿园 自由玩耍 对幼儿 创造性思维 发展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自由玩耍有助于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独创性的促进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 关键词 ] 幼儿;自由玩耍;创造性思维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已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多数幼教工作者忽略了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自由游戏或自由玩耍。 其实,这种游戏形式能更好地体现幼儿思维活动的自发性,对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 一 )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实验幼儿园中班 4 周岁幼儿。该实验园共有两个中班,研究者把其中一个中班定为实验班,另一个中班定为对照班。实验班有 27 名被试,其中男孩 11 名,女孩 16 名;对照班有 26 名被试,其中男孩 12 名,女孩 14 名。 ( 二 )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进行,对照班按照原定教学计划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验班则在开展相同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在实验进行的三个月内每天都有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和机会。为此,研究者为实验班重新设置和布置了区域活动。 具体来说,在区域设置上,研究者为实验班增设了游戏区域。除了对照班有的集中教育区、角色游戏区、美工区、计算区、积木区、图书角外,实验班还增设了表演区、娱乐区、插塑区、大型积木区、科学角、动物角和植物角。 在区域布局上,研究者用与幼儿同等身高的玩具橱作为划分屏障对实验班的活动区进行划分。其中,集中教育区设在活动室主题墙饰旁,不摆放桌椅,而是铺设多彩的塑沫地毯,供教师、幼儿席地而坐;与集中教育区整合的是大型积木区,幼儿可坐在地毯上进行大型积木的建构游戏;插塑区设在大型积木区旁;美术区设在靠近水源、月.贴有白色磁砖的墙壁旁,以便幼儿作画、粘贴及欣赏作品;表演区与娱乐区靠近;计算区与图书角、科学角相连,设在活动室采光良好且安静的窗旁,窗台上摆放的花卉盆景成了幼儿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植物角;动物角设在活动室后门露天处;角色游戏区被建成娃娃城,设在活动室前门的大片屋檐下。对照班的所有活动区则都是靠墙布置,并且活动室中间摆放着桌椅。 在材料投放上,实验班的角色游戏区除了有同对照班的娃娃家,如布娃娃、小床、小沙发、小茶几,以及手工制作的小电视等,还有“娃娃超市”“娃娃医院”“麦当劳餐厅”“中国工商银行”“邮政局”等,将其扩展成了娃娃城。实验班的计算区可同时容纳 10 名幼儿玩耍,并提供人手,一份的活动材料,如铅笔、多维直尺、三角尺、半圆尺、橡皮、纸张等,这些材料均放在幼儿桌上,供他们随意取用;而对照班的计算区只放置了几张课桌,具体活动材料如尺子、铅笔、纸张等均放在教师的工作柜里,开展活动时由教师统一分发。研究者在实验班的插塑区放置了多种益智桌面玩具,在其大型积木区放置了多种颜色、多种造型的大型积木;而对照班的插塑区与积木区则是整合在一起的,只放置了几种插塑玩具及小积木,供幼儿在桌面上玩耍。实验班的图书角也比对照班的丰富,而且幼儿可以随意取阅。在实验班独有的表演区,研究者为幼儿提供了全身镜,墙上挂着多种民族服装、演出服装,玩橱里放有丝巾、项链、手镯等装饰品和多种款式的鞋,供幼儿在镜前快乐装扮,即兴表演。在实验班独有的娱乐区,研究者提供了儿童桌球、跳棋、钓鱼盘等多种益智娱乐玩具,让幼儿开心玩耍。在实验班独有的科学角,研究者放置了望花筒、放大镜、望远镜等简易的科学实验操作器材,供儿童进行自主的科学发现。 此外,教师会根据每周教学主题,及时更新实验班的材料,并让幼儿在晨间活动时自由玩耍。而对照班的材料只在开学时更新一部分,一直用到学期结束,其间不会增加任何新的玩具。 ( 三 )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美国托兰斯幼儿创造性思维测验,通过开展四项测试活动,分别测试被试创造性思维的三个方面,即流畅性、独创性及想像性。 (Torrance,1981)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ll . 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比较前测结果显示,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幼儿在创造性思维上没有显著差异,见表 1 。 表 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平均数比较 ( 二 )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后测差值平均数总体比较 如表 2 所示,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超过对照班,且有显著差异 (t=2.905,p ;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与想像性平均数超过对照班,但没有显著差异。 表 2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后测差值平均数总体比较 ( 三 )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后测差值平均数的性别比较 如表 3 所示,实验班男孩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均超过对照班,且有较显著差异 ( 前者 t=3.069 , P ;后者 t=2.797,P ;实验班男孩创造性思维的想像差值平均数超过对照班,但没有显著差异。 表 3 实验班男孩与对照班男孩前测、后测差值平均数比较 ( 注:, **p=0.006 ; *p=0.011) 如表 4 所示,实验班女孩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以及想像性的差值平均数均超过对照班,但没有显著差异。 表 4 实验班女孩与对照班女孩前测、后测差值平均数比较 四、讨论 ( 一 ) 自由玩耍有助于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心智活动流畅无阻,能在较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和设想,反应迅速。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超过对照班,并有显著差异,证明自由玩耍的确有助于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这是因为自由玩耍具有很强的自发性、自主性与兴趣性,儿童在自由玩耍时,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并在探索、玩耍的过程中,自主生成新知识。任何外界的干扰如教师的言语干预、玩具的短缺、空间的拦阻以及时间的,限制等都有可能影响其思维的流畅性,因此教师应尽量为幼儿创造自由自在玩耍的空间与时间。 ( 二 ) 自由玩耍对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有性别差异 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对事物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虽然在前测、后测中的差值平均数都超过对照班,但都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如果分性别比较,就会发现,实验班男孩显著超过对照班男孩,而实验班女孩与对照班女孩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自由玩耍对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存在性别差异。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研究者从观察可知,男孩多喜欢参与插塑区、大型积木区、娱乐区以及科学角的玩耍,而女孩多参与角色游戏区与表演区的玩耍,不同的玩耍所激发的探索程度不同,由此可能导致本实验中出现的这种性别差异。 ( 三 )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想像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实验效果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想像性在实验前测、后测中的差值平均数虽然超过对照班,但没有显著差异。即使分性别比较,也没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测试题本身。美国托兰斯幼儿创造性思维测验对想像性的测量全部由测试题的第二部分决定,而第二部分大多数测试题都在我国幼儿动物模仿操中有所体现,因此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想像性方面没有出现明显的实验效果,可能是幼儿这种先前经验的干扰,而与实验本身无关。 ( 四 ) 自由玩耍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男孩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均超过对照班,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班女孩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却未显著超过对照班,这说明自由玩耍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促进存在性别差异。玩耍是幼儿主动探索环境的过程,从实验观察来看,男孩在开始玩耍时,通常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而多数女孩在开始玩耍时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教师的依赖;在玩耍过程中,男孩对玩耍的投入也要超过女孩,他们通常根本没有注意研究者及其他旁观者是否在场,而女孩一般会与研究者或旁观者进行过多的言语交流,在玩耍过程中的思维集中程度不及男孩,从而影响了她们在玩中学的效果。 ( 五 ) 幼儿园应大力扩展活动区的功能 本次实验排除了教师的言语启发指导,完全让幼儿在活动区自由玩耍,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成了本实验惟一的自变量。实验结果证明,丰富、自由的活动区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玩耍,并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此,幼儿园应大力扩展活动区的功能,以让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从本研究来看,活动区至少应当能够发挥以下功能: 第一,知识功能。创造性思维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或为人们带来具有社会价值的首创产品。要培养儿童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积累环境。在本次实验中,活动区如图书角、动物角、植物角等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信息,有助于幼儿建立越来越多的思维图式,从而为其思维的再创造奠定基础。 第二,体验功能。自主式体验学习是求学的有效途径,因为经过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直接经验能深深贮藏在脑海里,留下牢固的记忆。本次实验的活动区如角色游戏区、表演区等的创设为幼儿充分体验生活情景、协调与他人的关系、获取生活经验、实现游戏教学生活化提供了有效环境。 第三,操作功能。动手操作能活跃大脑,从某种意义而言,幼儿学习是动手学习的过程,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手促进大脑思维,从而生成思维表象,再带动手的操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实验大部分活动区都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其中美工区、插塑区及大型积木区在此方面的功能更是明显。 第四,探索功能。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探索环境中所生成的图式最丰富,这种图式并不是靠教师或家长的传授而形成,而是儿童直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创设活动区无疑是为儿童的主动探索创造机会。本实验在创设活动区时,着重探索功能,即使是幼儿在表演区的玩耍,从选择服饰、装扮自己到镜前表演,都由幼儿自主选择和决定,从而有助于激发其进行探索和思考。 第五,再发现功能。创造是一种在已有发现的基础上实现再发现的过程。在本次实验中,幼儿通过在插塑区、大型积木区等区域的玩耍,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设计与建构;在科学角,通过操作简易的科学实验器材,进行科学发现。这些活动都为他们提供了再发现的机会,有助于推动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培养
- 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015/04/19
- 培养幼儿5种重要品质 2013/06/01
- 培养幼儿快乐情绪的点滴体会 2013/06/01
- 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劳动意识 2013/03/04
-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013/02/2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