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教育科研就在我们身边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我们总感到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和 心理健康 教育比较困难。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虚幻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十分实在的、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的。
一位幼教专家赴台湾考察,参观了当地十一所幼儿园,印象最深的是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表情牌”。幼儿园准备了三种不同脸部表情的进园牌,称“表情牌”,分别放在三个小桶里,幼儿每天进园要在自己的名字下挂一块进园牌。幼儿今天如果很高兴,就选一个快乐的表情牌挂在自己的名字下;如果不高兴,就选一个沮丧的表情牌;心情一般,就挂一个表情一般的牌子。幼儿心地纯真,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如果发现哪个幼儿连续几天不高兴,就会和家长一起寻找原因,设法改变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心情愉快地生活。第二个活动是“赞美时刻”。幼儿园每天下午专门安排一段时间进行“赞美”,分大班、中班、小班进行,小朋友互相赞美优点,老师也一起赞美小朋友的优点。赞美的范围很广,诸如哪个小朋友会动脑筋;哪个小朋友前几天不高兴,今天高兴了;哪个小朋友画画得好;哪个小朋友有进步了。然后园长给取得进步的小朋友发奖。第三个是类似“赞美时刻”的活动,幼儿每天定期谈“今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孩子们一起谈自己最高兴的事,在活动中孩子们快乐的情结互相感染,可以调整每一个幼儿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这三个活动都非常“小”,也都非常“巧”,它们都是在幼儿园常规活动中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原理的实例,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幼儿园都可以学习的。“表情牌”实际上是引导幼儿自然地表现心理状态,它的成功之处,一是在于每天都做,十分自然;二是用适合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把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三是对每个幼儿进行心理“调查”,及时掌握每个幼儿的情况,通过挂牌引导幼儿释放不良情绪,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显然是十分有益的。事实上,内地一些幼儿园也有类似的做法。例如,上海有幼儿园开设了“心理宣泄室”,当个别幼儿遇事想不通时,可以进去击打各种沙袋或在纸上涂画,借此宣泄心中积郁的怨气、怒气,这种方式要比教师强制孩子接受说教效果来得好。还有的幼儿园开始实验“游戏治疗”,针对任性、孤僻的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创设趣味性强并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游戏活动,提供有关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的行为,疏导幼儿的心理。 当然,从总体上讲,和台湾幼教界相比,我们内地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方面存在一些差距。有位台湾幼教同行不解地问我们,幼儿园园长要求教师搞科研做课题,投入大量时间、人力、财力,究竟能解决多少问题?有多少价值?这种疑惑不无道理。我们对课程研究、游戏研究等投入比较多,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比较困难的问题有些敬而远之。像“表情牌”“游戏治疗”等这些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我们的教师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原因可能是没有把精力放在常规活动的科学化上。 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同行的做法,贴近幼儿的生活,了解幼儿的心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上多作深入思考,在实实在在的小事上下功夫,把理论与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许多原理都在教科书里,如果能够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从纸面上、论文里转化出来,从常规入手,从幼儿的心理表现入手,为幼儿创设心理表现的环境、道具、方法,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效。 更多精彩内容在资源共享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幼儿
- 幼儿园里真好玩 2024/09/29
-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 2021/01/28
- 幼儿教育中儿童民间游戏的价值 2020/07/01
- 幼儿园开展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活动 2020/07/01
- 幼儿园卫生保健检查小报道 2020/07/0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