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我心目中的好课——观摩园本教研活动有感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反思的一个问题。对此,有人认为,环节紧凑,层次清晰,教学流畅就是好课;有人认为,真实、自然,不加任何修饰就是好课;有人则把教案设计有创意,师幼互动积极有效作为成功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是以“新”制胜还是以“实”见长,都说明教师的观念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从注重形式的追求到注重内涵的挖掘和提升。前不久,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实验幼儿园的一次题为《心目中的好课大家谈》的 园本教研 活动。别开生面的组织形式,热烈活泼的互动氛围,充满智慧的教师们的热情感染了现场每一位与会者。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新课改背景下衡量教学活动成功的标准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实录

开始部分: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热身”中拉开序幕

主持人:说到好课,你心目中首先会想到什么词 ?

教师:精彩、合理、和谐、清晰、生动、顺畅、创新、感染力、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不加思索中,教师们敞开心扉,说出了对好课评判的第一感觉。其实把这些词归纳起来不难发现:教师已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开始摒弃那些形式多样却内容空洞、嚼之无味的“花架子”课。他们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教学活动,虽然是点滴、零碎的,却足以透露出每位教师的价值取向。在话筒的不断传递中,也在实现着理念的传递。

基本部分:结合象征物,交流对于好课的诠释

1 .主持人出示三幅象征物图片:

象征物一:乒乓球。画面描述的是一场扣人心弦的乒乓球赛场景。

象征物二:项链。画面描述的是一串晶莹夺目、以珍珠相串的项链。

象征物三:菜肴。画面描述的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主持人:哪样东西最能诠释你的好课标准,用你选的象征物来诠释你的好课标准。

2 .教师按意愿选择象征物,并根据象征物的不同随机组成三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式的讨论交流,汇总意见后推荐代表发言阐述。

乒乓球小组

师 A :   “抛接球”艺术正好体现了一堂好课中的生成调整策略。一堂质量高的教学活动,不仅体现在预设的精彩上,更体现在随机调整的机智上。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具有弹性的活动空间,要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察觉他们的需要,不断调整、设定出新的内容,创设新的环境。

师 B :乒乓球比赛是一项公平竞争的体育游戏,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运动员在此过程中更多享受的是比赛的过程,而不是比赛的结果。一节好课也如此。首先师幼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其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看幼儿“学会了多少”,有多少显性成果,而是要让幼儿在愉快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学习”。

师 C :乒乓球赛中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堂好课中的提问艺术。一堂好课离不开有效的质疑和回应。正如打乒乓球,提问是双向的,既包括幼儿“发现问题”,也包括教师从幼儿的问题中“设计问题”。

在案例“手机”的探索中,幼儿对于“手机”上的那些特殊功能键产生了兴趣。

  “这些键有什么用 ? ”教师接过幼儿抛出的“球”——手机有哪些功能 ? 以回应球反推给幼儿——手机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利弊。幼儿在接过教师“球”的同时,又抛给教师一个“球”——飞机上为什么不能使用手机 ? 结果引发了查找资料等一连串探索活动。正是在这一推一打的回应中,主题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幼儿也进发出了更多的能量和创造力。

反思:随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思想的传播,教师对“抛接球”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当主持人刚一出示画面,多数教师就自觉站在了这一边。“接过孩子抛过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非易事。在现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为了匆匆赶过程而无视幼儿的反应,即使关注到了也显得回应贫乏、语言单一。对于幼儿有价值的行为,教师只会用“真棒”、“真不错”之类的语言来回应,缺乏实质性的引导。教师在与幼儿相互“发球”、“接球”的过程中,要注意技巧的运用。有时面对幼儿的问题,可“正面发球”,直接告知;有时可以打个“擦边球”,采用侧面引导的方式。总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研究“球艺”,才能使教学活动犹如乒乓比赛一般起伏不断,扣人心弦、精彩无限 !

项链小组

师 A :这是一串精心制作的珍珠项链,串珠人肯定精挑细选花了一番功夫。这种“求真”、   “求精”的精神正是一堂好课中所折射出来的。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材,精心设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细心琢磨,一句指导语、一个眼神都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

师 B :虽然珍珠在众多华丽的装饰品中只是普通的一种,但它身上折射出的光芒却是纯洁自然、独一无二的,正是它的光芒成就了它的价值。一堂好课,它的价值就在于活动中的某个亮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再由点及面,把它提炼成整个活动的亮点。师 C :项链的环状就如一堂好课中的知识网,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刚开始,幼儿获得的经验是点滴、零碎的。经过教师的归纳梳理、启发引导,幼儿的认知结构慢慢发生变化,知识体系逐步趋向系统、完整。

反思:也许是项链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华而不实,所以这组选择的人数相对较少。然而,经过几位教师的阐述,使我们从另一侧面由衷体会到了那份华丽背后的真实:求真求精、系统严谨。是啊,教师是串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师主导性的穿针引线中,每位幼儿找寻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自的潜能。这不正是一节好课所追求的吗 ?

菜肴小组

师 A :我喜欢做菜,因为在做菜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与家人分享美味时的那份和乐融融的感觉。而我心目中的好课,就是要有这份感觉,那就是幼儿在和谐、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在师幼平等的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获得发展。

师 B :一节好课是耐人寻味的,就象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平淡的课就如一杯白开水容易让人遗忘,而一节精彩的课总是能给人启迪与深思,越嚼越有味。这“味道”就体现在活动背后的深层观念以及教师的价值追求上。如究竟哪些教育技能、教育行为是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是符合课改的主流精神的 ? 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学习起了哪些推动作用 ? 活动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哪里 ? 等等。

师 C :这是一盘以蔬菜为主料的青菜里面蕴涵着大量的膳食纤维素。菜有的提供迎合幼儿的生理需求.引申到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来选材,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那么活动就成功了一半,离好课的标准也就不远了。

反思:以上几位教师从烧菜、品菜、评菜的角度对好课的标准展开了阐述。其实,从色、香、味以及荤菜、蔬菜品种的搭配上,我们还可联想到一堂好课所必备的整合意识。我们心目中的一堂好课正象图上所描述的那样有主料、配料的合理搭配,但绝不是多种领域简单相加拼凑的大杂烩式的拼盘。回想以往的教学,我们在整合问题上曾有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多个领域的简单相加就是整合,于是出现领域与领域之间、目标与内容之间缺乏联系性。其实,一堂好课中的整合就如一盘菜肴,既要有主要领域的凸显,又要有不同领域间的有机融合,更要有共同目标的追求。让品菜的人、让求知的孩子吸取更多的营养。总之,整合需要正确地寻找课程之间的联系点,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

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衡量一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是上述的三种象征物加起来也无法体现它的全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节好课应该是真实自然,以幼儿为本位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   “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不要追求虚假的完美”。取决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成功,而在于它的实质性内涵。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能从不同角度给人以启迪和借鉴,那就是一节好课的核心价值所在。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说课语言活动-秋天的颜色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