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概括了舞蹈与音乐的紧密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在幼儿舞蹈活动中,培养幼儿鲜明、生动、灵活的节奏感;培养幼儿运用动作造型以及运用动作的速度、力度变化去传情达意,领悟舞蹈的内涵,这就是舞蹈的目的。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 发展幼儿 的听觉能力、发展幼儿身体运动机能,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舞蹈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跳舞;要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听觉形象不像视觉形象那么具体可见,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首先要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音乐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在幼儿舞蹈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 舞蹈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多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活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幼儿经常参加有计划、有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增加抵抗力,减少得病的可能。 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与活动。如,在新疆舞蹈《尝葡萄》中,手腕花的动作可以促进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肌肉的协调发展;踏点步、三步一抬、进退步、动脖子等动作,既可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又可促进颈部肌肉和全身的协调。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舞蹈表演需要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要夸张一些。在表演动作时需要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幼儿自己来选择、自己来设计、自己来表演。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表演中去,这既可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又可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可使平常比较内向、体会不到自己表现能力的幼儿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幼儿要记住动作的顺序及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这样在表演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 民族优秀舞蹈中有些活动需要合作完成,如,集体舞、双人舞等,这就要把个体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在整体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并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的喜悦。舞蹈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用前倾、低位置、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清晰的语言对幼儿说话,可使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多变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愉快、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幼儿;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对幼儿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 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幼儿成才的关键。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幼儿舞蹈中,幼儿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用身心去感受音乐形象,陶冶情操。幼儿园开设良好的舞蹈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幼儿学习舞蹈的过程也是对意志力的锻炼过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动作稍难时、感觉不好时或感觉有些累时,就需要幼儿克服这些困难。幼儿在克服了这些困难的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增强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谈舞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