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入学准备的访谈研究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 摘要 ] 本文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教师的访谈研究,对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提出 5 个基本维度,即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学习相关、言语发展、认知发展和一般知识基础,其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我国儿童在入学准备上最为不足的是自理能力和前学习技能。
[ 关键词 ] 儿童;小学教师;访谈;入学准备 一、 问题提出 儿童年满 6 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我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如独立处理各种事情、与同伴友好相处、掌握与遵守规则、在较长的课堂时间内保持注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等。但是,并非每个儿童在各方面都做好了适应学校生活的准备。国外研究指出,大约 16 % -35 %的适龄学前儿童尚未达到必需的准备状态,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 所谓“入学准备状态”,吉尔伯特 R .格瑞尔德曾将之定义为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 199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2000 年目标: 1994 美国教育法案》,设立的第一项教育目标就是“到 2000 年,所有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都已做好学习的准备。”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 (NEGP) 作为监督机构,负责的“入学准备资源小组”提出了入学准备研究的生态学观点,认为.入学准备包括三个方面:儿童发展方面的准备、学校为新人学儿童提供的条件、家庭和社区为儿童提供的支持。在儿童发展方面, NEGP 提出了五大领域模型,包括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目前国内关于“入学准备”的研究还很少,无法满足实践的需求。另外,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国外的研究结果难以直接运用于国内实践。因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在当前中国条件下: 1 .在小学教师观念中儿童入学准备应该包括哪些项目,中国教师提出的项目又是否可以纳入到 NEGP 的五大领域结构中; 2 .在小学一年级教师看来,儿童在哪些方面的入学准备还不够充分。 二、研究方法 ( 一 ) 访谈问卷的编制 我们的访谈提纲主要由两个问题组成: 1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您认为儿童在人小学时应具备哪些素质 ?2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您认为这些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哪些方面的培养不够理想 ? ( 二 ) 访谈对象 我们对吉林省 6 所小学中 67 名刚刚教过小学一年级的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的平均教龄为 4 . 5 年,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 三 ) 编码 访谈结束后,我们对访谈结果进行了编码处理,并对内部编码的一致性进行了检验。在入学准备方面的问题上,共获得 447 条信息表征,我们首先进行了试编码的工作,即把内容相似的教师表述进行集中整理,找出问题内核。如把“任性,家长也没给予帮助”“个性比较强,谁的话都不听,倔强”“过度自我,独立意识过强”“自我中心意识严重”等内容的信息表征编码为“自我中心”;把“不会穿衣服,系鞋带”“不会管理自己的物品”“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内容的信息表征编码为“自理能力”;把入学前儿童应该掌握的学习技能如“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学会听老师讲课”等信息表征编码为前学习技能;把注意力集中和活动过度表征为注意力。在去掉 42 条无效信息后,我们确定了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 28 条编码,依次为:自理能力、同伴关系、前学习技能、基础知识、表达能力、自我控制、学习兴趣、文明礼貌、注意力、理解能力、生活习惯、思维水平、规则意识、独立性、操作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中心、学习态度、坚持性、自信、。与教师沟通、情绪状态、创造性、诚实、责任心、身体健康、抗挫折能力、其他。表 1 显示了各编码表征的具体频次。 表 1 儿童入学准备表征编码及频次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儿童
- 儿童孤独症的小常识 2013/05/11
- 儿童歌舞:快乐星期天 2013/03/04
- 儿童歌曲:蚕姑娘 2013/03/03
- 儿童歌曲:白鸽 2013/03/03
- 儿童歌曲:吃饭靠自己 2013/03/03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