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三则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奠定了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体系,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陈鹤琴继承发展了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张扬了教育的人文性,其主要表现是他创立的“活教育”以教人做人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陈鹤琴对此有着深刻的阐述,指出“为什么要讲做人呢?……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应当努力来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得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在这里,他论述了教育应当肩负教人做人任务的根本原因在于,要使人由一般的动物,变成一个社会的动物,即由一个自然的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不然人就很难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这意味着教育具有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作用。“活教育”对传统的“教人做人”有所发展,他要求培养的人,是具体国家的人,是现代世界的人。并且将教人做人的教育着眼于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活教育”关于做人的内涵,及其学会做人的出发点与归宿,既张扬了教育的人文精神,又避免陷入抽象“人性论”的窠臼。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陈鹤琴还以为“人自生至死,在他的面前一直摆着一个做人的问题”。这是指人一生待人接物、处事谋生,每时每刻都应当考虑是否合乎做人的要求,希望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终身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这是一个多么崇高的教育理想!     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科学主义的局限,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就我国而论,对科学与人文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拨乱反正时期,社会各界最爱引用的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近年来,人们开始质疑,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知识能直接产生力量吗?”第二个问题是:“是否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第三个问题是:“即使知识能够形成力量,那它到底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还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三个问题都突现了人的价值和人对知识的驾驭作用,这是社会对人的认识的再一次觉醒。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政策上,则是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与“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   二、“做中国人”与“做世界人”相统一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起,教育界有人开始提出“教育国际化”的命题,引起人们对培养目标的重新思考。陈鹤琴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明确提出了“做中国人”与“做世界人”相统一的培养目标,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正确解释“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很有现实意义。     陈鹤琴认为:“人生在世界上,由于自然的及人为的环境之不同,在人类中就有以世界为范围的世界人与以国家为范围的国家人。”就人的这两种属性而论,每个人客观上是属于生于斯养于斯的国家人,作为生在中国的儿童,当然必须首先做一个“中国人”。他进一步指出:“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别的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质,“因而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及其意向便自然受此特质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儿童必须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陈鹤琴不无动情地说,我们应当培养儿童“要爱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光荣历史,爱我们国家的前途,爱我们国家的人民,从而担负起我们的历史任务,使我们国家进步繁荣,日新月异”。在民族危机极端严峻的抗日战争时期,陈鹤琴先生这种爱国情怀,曾经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以强凌弱、无视世界人民意志的事件屡屡发生,尤应关注的是,在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中,逐渐形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这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问题。有识之士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第二疆域,决不能掉以轻心。世界上日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本土化的问题,关注人类生存的根系,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文化传统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教育应当重视文化根基的民族性,像陈鹤琴先生教导的那样,认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活教育”不但要求儿童“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儿童“做世界人”,因为“中国是世界的一环”。在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已经具有面向世界的宽阔的教育视野,令人感佩!那么,他又是怎样阐述“做世界人”内涵的?他认为,第一,“必须有世界的眼光。所谓世界的眼光,就是对世界的看法,我们要有对世界的正确的看法,必须了解世界的事事物物,大自然是怎样在运动着,大社会是怎样在发展着”。这就要求培养儿童全面认识整个世界,既包括认识人类社会,也包括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趋势。认识社会的基本走向,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认识自然的运动变化,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教育内容,在今天都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第二,“我们要做世界人,便要爱全世界的人类”。陈鹤琴认为:“做一个真正的人,他必须热爱人类,不论国籍、种族、阶级或宗教。他必须热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当真理受损时,他必须不惜一切来捍卫真理。他应该以‘世界一家’的思想作为人类最终目标。”将爱人类、爱真理作为“世界人”的内涵,体现了鲜明的“人类本位的价值观”。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危机,世界精英们开始倡导“人类本位的价值观”。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保护人类的整体目标必须高于一切目标。”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同样认为:“我们需要一种以人类作为终极关怀目标的智慧。”他们倡导的“人类本位的价值观”与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做世界人”的价值取向,何等的相似!这种价值观,正是当今世界人民用以揭露、抵制霸权主义,构建世界新秩序,并用以防止科学技术异化的重要思想武器。   三、注重实效性的德育观    “活教育”高度重视德育,陈鹤琴明确地指出“人格重于知识”,沉痛批评“中国教育的弊病确在于我们只顾到教书上课,注重知识的灌输。人格的培养,竟加以忽略”。这种批评,在今天仍然具有警示作用。陈鹤琴作为一个教育大家,他深知德育的艰难,所谓“训育难于教育”。为了化难为易,陈鹤琴注重研究德育的规律,建立了注重实效性的德育观。     1.  着力进行道德基础教育。     一般而论,实施道德教育,往往容易追求崇高的目标,例如倡导“舍己为人”。“舍己为人”是应当提倡的,中国历史上和今天社会上都曾涌现许多“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以其高尚的道德榜样,净化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培育了举世瞩目的中华道德文明。不过,还应看到,道德范畴具有层次性,儿童的道德认知也有特定的发展轨迹。作为幼儿阶段的德育,必须注重夯实道德教育的基础,这才有可能保证德育的实效性。陈鹤琴既深谙道德范畴的层次,又把握了儿童道德认知的规律,对儿童德育的主张十分务实,他说:“‘舍己为人’原是做人的最高理想,这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能做到,自古以来,有不少大圣古贤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普通的人能够做到‘互助’也已经很不错了。”他正是从大多数普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出发,将“互助”确定为德育的基本目标。对于儿童的道德修养来说.“互助”尽管比“舍己为人”低一个档次,但它是对儿童自发的“自我中心”的超越,使儿童确立“互助”的观念,意味着他们在与个人中心诀别,儿童一旦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下走出来,才可能理解他人的需要,才可能逐渐培养服务的精神,形成做人的合作态度,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活教育”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确定了“训育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养成学生‘互助’的习惯,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到,就可以说训育没有做好”,因而获得了德育的显著实效。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市场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互赢”。“互赢”的本质就是利益上的“互助”。陈鹤琴要求德育“从自我到互助”,抓住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道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良好习惯与创造力的养成。     “活教育”重视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认为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人之后方能“减少许多问题”,所谓“慎始则善终”。陈鹤琴是“知”“行”统一论者。他认为对儿童来说“行”的结果就是习惯的养成。即“从知到行……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体都不会成功。”这正应了我国优秀传统德育的基本经验:从知行统一着手,实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养成性目标。     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中国的教育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19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德也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但是,还应看到,习惯如同蛛网,虽然微不可视,它对人的束缚可以形成巨型钢缆般的力量。拘泥于陈旧落后的习惯势力,也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同时,必须使他们具有超越落后保守习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创造的习惯和能力。陈鹤琴在“活教育”目的论中指出,做中国人必须做现代的中国人,而现代的中国人必须具有“创造的能力”“反对因循苟且,故步自封”。他认为儿童天生喜欢创造,具有创造的能力,关键在于教育要得当,“要加以适当的训练”。这就“要从做中学,做中求创造”,“要有科学的头脑……手脑并用,才能创造”。这就是说,习惯的培养,必须有所选择,既需要培育儿童良好的品行,还需要促进他们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应当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3.  面向人生的德育。     反省我们的德育,为何实效性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不注意教人做人,道德教育较多关照人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人的人生价值。这种人生教育的缺失,使道德教育缺乏亲和力和实用性,儿童从小就不懂如何待人接物,久而久之必然降低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准。1947年陈鹤琴发表了《生活的哲学》一文,树立了德育面向人生、贴近学生生活的典范。人生日用之常,被列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十分实际。《生活的哲学》告诫学生,从小应该养成十个“经常”,一个“假如”,三个“当”。     十个“经常”是指:“1.经常记住别人是对的;2.经常保持乐观;3.经常善于运用你拥有的东西;4.经常注意去交好朋友;5.经常保持满足;6.随时准备为人服务;7.经常注意鼓励;8.要尽其职责;9.经常要自我克制;lo.经常以礼待人。”做到这十个“经常”,必然会改变人的心智状况,使人乐观,自信、有克制力,尊重他人,善于交友,文明礼貌,人际关系良好。而且富有责任心。     一个“假如”是指:“假如我是你。”陈鹤琴以其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教诲学生学会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这有助于使儿童理解他人,走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的思维方式,逐渐养成善解人意的意识和心智,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人性的良知,知道同情他人,从而帮助他人。     三个“当”是指:”1.当你发怒时有制怒能力;2.当你对待别人时要注意公正不偏;3.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尽力帮助之。”这里列举的第一条,是情绪和情感教育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教育,属于自我认识的范畴,而且是儿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它应该是道德教育关注的问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将情感问题列为教育的手段,而未列为教育的内容。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的就是调动情感以完成思想教育任务的道理。但是,陈鹤琴却教育儿童从小必须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制喜、制怒”的能力,成为一个理智的人,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贻误大事。实际上,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或情感,是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三个‘当’”的第二第三条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的意识、合作的能力,不仅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对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外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未来的发展。不仅多元智能理论持上述观点,而且情商理论家丹尼尔·戈尔曼也说:“通向幸福与成功的捷径在哪里?……显然,单凭学校那些‘标准’课程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关,那就是人们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能力的大小,亦即情感智商的高低。”陈鹤琴面向人生的德育,恰恰抓住了“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两大能力的培养。     以上三则,尽管只是管窥之见,似已使我们初步领略到陈鹤琴“活教育”坚挺的科学性,正是这种科学性,使其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具有现代的价值。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面对老师的告状,家长该怎么办?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