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田野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一、课程背景

我园的课程研究历程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十年以来,我们以 陶行知 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发挥生活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幼儿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教育资源,让幼儿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观察、发现、讨论、操作、体验、领悟,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认识、技能、道德、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九十年代末,瑞吉欧教育方法和方案教学等一批先进的课程经验传人我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发。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生存理念,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价值进行了定位,它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依据《纲要》的精神,重塑幼儿园课程质量观,在学习、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发扬本园、本地区的文化教育特色,不断丰富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二、田野的内涵

“田野”二字是课程理念的浓缩体现,它体现了《纲要》新知识观和儿童发展观,即: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以及注重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等精神。

其内涵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生态环境中的田野,是将田野解读为其本义上的原初、自然、本真,强调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为幼儿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的环境,萌发幼儿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二是作为方法和活动现实中的田野,将田野解读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研究,其含义是进入、深入现场和情境,让幼儿在现实场景、生活情境中学习,让幼儿成为现实情境中的一员,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前者生态的田野是开放的、真实的、自然的、丰富的,体现了 田野课程 环境观和资源观。后者动态的田野是自主的、研究的、探索的、发现的,体现了田野课程的灵魂——幼儿的自主探究,既田野课程的进程观。

三、田野课程框架结构

( 一 ) 田野课程理念

“真实的、参与的、现场的、开阔的、清新的”是田野课程的理念和精髓,这五大理念是相互包容、交融互通的。

1 .田野是真实的

田野课程的参与者在课程中投入真实的情感,关注幼儿生活和发展所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幼儿学习创设真实的情境。参与者与幼儿一起在实践中研究,在教学中探索,共同解决真实问题,获得真实经验、方法和策略,共同成长为“行知一体,知情行均衡发展”的“真实的人”。

2 .田野是参与的

田野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全员参与共同建构的过程,让教职工、幼儿、家长、社区乃至其他社会团体人员都成为课程发展的共同建设者和合作者,通过开阔的视角审视课程的全过程,从而促进田野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 .田野是现场的

在田野课程中幼儿与教师共同深入到现实情境和生活场景中,促进幼儿在现实场景中有效学习,教师在现实教学情境和教学现场中有效研究。

4 .田野是开阔的

在田野课程中,管理者和教职工一起,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广阔的视野创设平等开放的物质与心理环境,吸纳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宽广接纳的文化氛围,形成“理念包容、目标整合、内容开放、形式多样、资源多元、过程动态”的田野课程开阔特质。

5 .田野是清新的

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家长、社区人员共同创建了一种鲜活的、和谐的、宁静的、美好的环境,也共同发展了田野课程鲜活的、和谐的、开阔的、真实的内容。各参与者在其中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田野课程也在其中不断吸收营养,焕发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

( 二 ) 田野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

田野课程内容以主题活动和非主题活动两种形式进行组织:

1 .主题活动:是师生共同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开展一系列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主题活动以主题网络的形式展开,主题网设计可借助要素分析法、问题分析法、活动分析法、情境分析法等来进行。主题网络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活动线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资源状况等预设出相应的基本活动和活动的展开方式,并在过程中通过观察、反思不断调整活动进程。

2 .主题活动:是课程大目标中内容体系的另一种内容组织形式,其活动间的联系是线性的,有时也有领域间的联系,是主题教学活动之外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 三 ) 田野课程实施形式

田野课程主要实施形式有:系统教学:是田野课程的集体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目标所进行的相对稳定的、集中的教育活动,每个系统教学的内容围绕主题核心经验彼此相互联系。项目活动:是一种持久的深入的小组学习活动。活动中只有预计的可能的活动线索,而不计划出活动的全过程,幼儿可以自己决定活动的进程与发展方向,教师以同伴与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其中,以适时的建议的方式进行指导。游戏活动:是幼儿情感、态度以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的学习形式。师生围绕游戏核心内容,共同确立角色分配、场地空间、材料设施等,在过程中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途径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通过交流、分享、评价,帮助幼儿寻找游戏新的发展生长点。生活活动:这是一种随机的、潜移默化的、在真实的现场中层开的活动形式。通过挖掘幼儿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在其中体验感知、发现、探究的快乐,关注幼儿创造性、自主性品质的培养,关注幼儿良好情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交往、合作等社会性能力的增强。

田野课程以教育整体观来指导课程实践,把幼儿一日生活看作一个教育整体,认为幼儿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内容实施的载体,教师根据活动的内容、形式,灵活地采用或组合不同类型的活动实施形式,并且有意识地使这些活动产生有效的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使幼儿在一个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在另一个活动中应用或提升。

( 四 ) 田野课程评价形式

田野课程在实施中强调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幼儿成长的发展性评价。

1 .教师教学档案: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幼儿代表性作品分析、教师反思日记、团体审议记录等。评价方式可以分为:

a 、过程性观察反思:教师依据主题的关键经验,对关键性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b 、阶段总反思:包括对教学中某阶段或对整个主题活动等方面的全面反思,一方面审视目前课程教学的均衡性,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活动提供依据。

2 .幼儿活动档案:其基本内容包括幼儿的作品、图表、活动代表性的图片、作品照片、教师观察记录、收集的资料等,建立较为完整的幼儿活动档案,包括主题活动和非主题活动。

主要作用在于反映每个幼儿在本阶段学习活动中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轨迹,是教师与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的窗口,并为教师调整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3 .幼儿综合性成长档案:内容包括幼儿生活、行为、认知等方面的记录与评析;其特点在于: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档案的建立,反映幼儿三年来的全面发展状况,从而进行连续性评价,使评价过程既有过程性又有阶段性。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莫让宝宝过度依赖你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