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朱家雄: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九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 课程改革 的反思之九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虽然起始于“自下而上”的试验,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则是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通过政策法规以及行政途径大规模推行的。

我国不少学者认为,这场迄今仍在进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存在着教育理念和教育决策的改革与教育实践的改革严重脱节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更是不可避免。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和障碍就是幼儿园教师不会将先进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这句当今广泛流传的话似乎解释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改革脱节的原因。但是,这句话没有起到保护广大幼儿园教师改革热情的作用,也不尊重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而且在道理上也是说不通的。

从“课程编制的模式”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改革的脱节

教育理念和教育决策的改革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出现脱节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先例的。

在美国,每一次课程改革多半只是接受某一种理论,由改革的推进者高喊改革的口号,全面“扫荡式地”更新课程。在上世纪 60 、 70 年代,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 (Schwab , J . J . ) 对当时正处于危机中的课程原理作了诊断,批评了将一些理论直接拿来加以运用的现象,认为只有通过择宜或折中,这些理论才能成为课程的理论依据,并指出课程领域的再生之路是从盲目追求理论转向对实践情景的关注。据此,施瓦布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

施瓦布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目的与对象、所需解决问题的来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课程编制中盲目地依赖理论,会使课程处于危机之中。

施瓦布指出,理论关注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知识,追求真理性、可证实性、广泛性等;实践关注的则是可行性,因为实践是具体的、特定的,是受情景影响的。实践要对各种可能的行动作出抉择,而作出抉择的主要依据是这种行动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这种行动本身是否具有真理性。而且,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行动一般是不会有持久性和广泛性的。施瓦布认为,理论的问题来源于心态,产生于已经确定的或公认的理论体系;而实践的问题总是来自与当事人休戚相关的事态。施瓦布还认为,理论研究的方法是受与理论一致的指导性原理控制的,这个原理决定了问题的提出和形成,也决定了材料的搜集和解释;实践研究的方法则没有这样的指导性原理,采用的是“审议”的方式。

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在课程编制中加入课程审议的过程,以解决那些对课程编制造成障碍的、不确定的实际问题。课程审议的对象是具体的教育个案,其目的并非形成共识或概括出某些结论,而是在特定教育情景中作出行动的决策。因此,开展课程审议的基本条件是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在课程审议中运用的是实践语言,依赖的是实践智慧,进行的是实践判断,实施的是一种实践的逻辑过程,而不是形式的逻辑过程。课程审议是一种集体审议,审议过程要求多方代表参加,需要参与者相互启发,共同作出行动抉择。课程审议的加入改变了课程编制从理论到实践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确立了“自下而上”的课程编制模式。这种课程编制模式的难点就在于要创造一场对话,并提供能引起这场对话的方法。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对在课程编制中过分依赖理论,特别是过分依赖某一种理论的倾向提出了批判,认定课程问题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归纳或演绎这类逻辑推理,而是实践的推理。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如何解决在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之间,在科学性与艺术性、课程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课程内容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课程评价的终结性与形成性之间存在的沟壑问题。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所建立的“自下而上”的课程审议运行方式。在有些条件下对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是有益的,但并非在任伺条件下都有效。这是因为: (1)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过于强调实际情景的独特性,缺乏对理论的关注,在运行中容易滑入相对主义的轨道。 (2) 在课程审议过程中,参与者有不同的背景,各自持有的理论不同,各自看问题的视角也不同,如果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课程审议机制,容易产生思路上的混乱。 (3) 课程编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等因素会对课程产生重大影响。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至少告诉我们,自上而下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式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带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但是,这种课程编制的模式也并非开启各种门锁的万能钥匙,其适用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教育理论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民主氛围不理想、社会对教育价值的评定以标准化的测量为基础、社会文化对个体价值的认同度较低等条件下,其适用性更为有限。

例如,当今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园本课程”和“园本教研”等,多少借用了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的一些基本思路。在一定条件下 ( 例如,幼儿园资源丰富、师资质量高、有研究资源和能力、社区和家长认同度高,等等 ) ,它们可能对解决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起作用,但是,其适用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下更不可能普遍适用,全民地、运动式地去倡导和推进,一定会适得其反。

从“课程实践的取向”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改革的脱节

讲到教育理念和教育决策的改革与教育实践的改革脱节的问题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课程理念的传播与课程的实施并不是一回事。课程实施是课程的“再调整”活动,它是课程编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关注的是课程计划在教育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对课程实施的研究,有益于课程编制者了解、分析和评定课程计划与教育实际之间的契合度,以及导致契合度高低的原因,理解课程变革失败或成功的原因,从而及时调整课程计划,完善课程编制的过程。

美国课程专家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 (Snyder , J ., Bolin , F . & Zumwalt , K . ) 将课程实施归纳为三个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这三个取向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的角色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看法是不同的。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即教师的教学要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从而达成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之间通过协商而相互适应的过程,即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作出最为适当的选择。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实施者自身创造的过程,即教师的教学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而课程计划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平台。

其实,课程实施远非“应该怎样做,就要这样做”的事情。课程实施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幼儿园课程与社会文化的适切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和支持、园长和教师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及原课程计划的状况、幼儿园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沟通、幼儿园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家长和社会的可接受程度,等等。

例如,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往往会习惯于运用自己已能熟练使用的课程,这种“惯性”会导致他们在教育、教学上的“惰性”,使他们有意无意地对新课程的实施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不能将课程改革的需要变成教师自身的需要,不能实现课程编制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那么课程改革就会落空。

很显然,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期望幼儿园教师能改变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而采用“相互适应取向”,甚至是“创生取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达成一致。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思考问题,那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出现脱节是在所难免的。

填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沟壑

事实上,选择课程编制模式和课程实施取向的依据是其适合性。权衡课程实施生态环境中各种影响课程实施的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是选择课程编制模式和课程实施取向的基本出发点。以这样的方式去思维和行动,才有可能缩短幼儿园课程的理念改革、决策改革与教育实践改革之间的距离。

例如,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解释,更要善于根据具体情景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并要求幼儿也成为课程的主体。“这种取向对实践界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推行的范围是有限的。”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视期,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行和支持,教育评估机构的检查和督导,各种传播途径的宣传和鼓动,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改革热忱,或者是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人们会从追求忠实取向发展到追求相互适应取向,甚至还会发展到追求创生取向,并认定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发现这样的课程实施取向与他们自身的状况和条件存在距离,甚至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权衡利弊得失以后,他们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就会从追求相互适应取向 ( 或者创生取向 ) 回归到追求忠实取向。

对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和定位,往往会因课程改革的需要而阶段性地发生变化。任何课程改革都是特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课程需要修改,甚至重新设置。事物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发展的,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形”上升。

例如,当幼儿园课程过度强调让幼儿学习教材和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过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不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时,人们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就会从追求忠实取向发展到追求相互适应取向,甚至还会发展到追求创生取向,并认定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相反,当幼儿园课程过度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甚至达到“一切为了儿童发展”的极端,过度强调幼儿自己生成的学习任务,而不太在意让幼儿学习教材和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不太在意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时,人们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又会从追求相互适应取向 ( 或者创生取向 ) 发展到追求忠实取向。

又如,如果人们优先关注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么对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往往会从追求忠实取向发展到追求相互适应取向,甚至还会发展到追求创生取向,并认定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相反,如果人们优先关注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强调让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机会获得幼儿教育的机会,而教育资源又相对匮乏,那么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人们往往会坚持忠实取向,或会从追求相互适应取向 ( 或者创生取向 ) 发展到追求忠实取向,并认定这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再如,从较长的时间看,幼儿园课程改革往往会有反复。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人们从追求忠实取向发展到追求相互适应取向,甚至发展到追求创生取向,虽然局部地解决了课程改革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 如不关注幼儿的自身发展和需要、没有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等等 ) ,但是由此也带来了另一些问题 ( 如课程的随意性、教师的水平难以达到要求,等等 ) 。在权衡利弊得失以后,人们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还有可能从追求相互适应取向 ( 或者创生取向 ) 向追求忠实取向回归。

与其他任何改革一样,幼儿园课程改革也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之初,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朝着一个方向进行,为的是有冲击力。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我们就要开始反思和权衡,就要进行协调和调整,否则我们就会尝到不愿意尝到的恶果。

参考文献:

[1]Schwab J T . The practical :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M] . School Review , 1970 : 78 .

[2] 艾伦· C ·奥恩斯坦,等.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M] .柯森,主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

[4] 薛烨, 朱家雄 .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编辑: cicy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申办民办幼儿园的程序和手续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