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法与幼儿养成教育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儿园 尹燕艳 摘要: 认识接受五常法并理解运用,到引入幼儿园常规管理机制,从结合青幼具体实际,到制定审核标准和具体要求,大大规范了幼儿常规管理模式,无疑是幼儿园管理成功的范例,为同行提供可行性经验。
关键词: 五常法 管理 秩序感 习惯 生活环境 什么是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 习惯是成就非凡事业的基本功;习惯决定着人的一切;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人说习惯造就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什多德就提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教育也把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每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个人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而这一切都要良好的习惯为保障。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习惯是人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要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然而社会化的内容是学习和掌握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儿童时期是做人的准备阶段,实现个体社会化应该以学习和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为基点。因此说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的属性决定习惯是一种需要,生长期的幼儿其生活和行为模式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而这种稳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实质上是秩序。幼儿期是秩序感的敏感期,他们对秩序有了强烈的要求。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其中之一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从属于儿童对他本身与自己环境的关系的感知。另一个是内部的,这使儿童意识到对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这种敏感称之为“内部定向”。要求有一种特殊的记忆,称之为肌肉记忆,而且肌肉记忆要在多次重复活动过程中完成,我们理解为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秩序的程度决定智能发展的基本结构及未来的可能。幼儿园生活的丰富性决定其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最终实现着对世界基本结构与秩序的认识与把握。 从认识“客观实体的物质世界背后隐藏的秩序”的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五常
- 五常管理法——让班级面貌日新月异 2012/10/23
- 五常法与幼儿园日常管理 2008/01/07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