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美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美国 社区 课程资源 开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 摘要 ] 社区是美国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儿童学习的“第二课堂”。我国因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疏离、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社区文化欠发展等原因,社区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利用。唤醒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意识、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转化机制是我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 关键词 ] 美国社区与学校;社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意识

众所周知,以往教师上课只需要有课本,最多再加上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了。由国家统编统用的教材几乎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根本不需要去开发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大力开发课程资源,这是因为一方面实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必须由地方和学校来开发;另一方面即使是国家课程,教材也不再是惟一的教学材料,要求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立足教材,开发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课程资源。对幼儿园来说,由于没有通用的教材,儿童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更是取决于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要么觉得没有资源可供开发,要么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流于形式化。在此意义上,学习和借鉴美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一、社区是美国儿童学习的“第二课堂”

美国教师金•蔡斯 (KimChase) 曾教过一个九年级的语文课,学年的主题是“忍耐力”。蔡斯认为纳粹大屠杀的材料对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可能会有帮助,于是决定让学生们读《安妮日记》,但是读过这本书的学生对大屠杀和安妮并没有很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切地理解大屠杀的情况,她给自己曾参观过的华盛顿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很快他们就寄来了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都记录着一个受害者的故事,她的学生每人可以得到一张。

从蔡斯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美国学校很善于开发与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因为他们深知成功的教育不只是学校自身的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才能实现。那么,美国的学校究竟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社区资源的呢 ?

美国学校从社区获得课程资源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将课堂延伸到社区中去,一是把社区融入学校中来。把课堂延伸到社区,主要是指学校与所在社区政府或民间团体、文化团体、服务机构、工商企业等建立相对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可以组织孩子们到当地的工厂、农场、商店、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科学馆等参观访问,实地考察,或者利用社区各种机构的设施、场地进行教学;把社区融入学校是指基于学校和社区的友好关系,将社区的人士、资金、收藏等吸纳到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中来,以丰富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以美国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为例,学生可以走进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与实习,在真实情境中接触到法律专业人员,直接观察或参与社区的政治和法律活动;学校也会邀请社区的法官、律师或其他可以在法治教育中提供服务的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作讲座。

在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美国学校特别注意发挥博物馆和图书馆的教育价值。美国许多博物馆在创建之初就带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如朱立亚•罗森华创办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以娱乐和教育民众为宗旨”。在美国,教师可以利用博物馆中的实物或表演装置以加强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有些科技馆还专门给一些对科技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成立了短期学习班。博物馆免费提供的收藏品也是中小学丰富课程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早在 1911 年,仅芝加哥科学馆借给 44 所学校的收藏品就达到 279 套,约 2 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社区的图书馆更是孩子们获得图书资料的主要来源,许多学生“放学之后不直接回家,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

二、中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比较

与美国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有效利用相比,我国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却不尽人意。有调查发现,在目前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严重缺乏,如对“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回答中, 44 . 2 %的教师选择缺少课程资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中国社区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而是教师没有充分而有效地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笔者认为,中美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的差距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性质来看,美国公立学校由各级政府拨款办学,学校经费直接与州和地方学区纳税人的税款挂钩。作为一个公众资助的机构,学校就像民众共有的“股份制教育企业”,社区居民是学校的股东,他们的红利就是让自己和子女享受正规教育,社区居民和学校管理者一样拥有管理学校的责任,来自社区的公共舆论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美国学校栅艮重视良好公共关系的建立,对社区居民开放自己的体育、娱乐设施,社区也非常乐意为学校发展服务,由此学校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模式。而我国中小学经费与所在地居民关系不大,学校既少有接受社区监督的观念,也少有与社区沟通的愿望,更说不上向社区的机构、民众寻求理解和帮助。这种相互隔离的关系使学校很难从社区获取更多的动力和资源。

其次,中美课程目标和课程类型的不同对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深刻影响。与美国多元的课程目标不同,我国学校课程长期以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目标,这种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对课程资源的需求非常简单,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各种最基本的教具和器材,再加上教室、实验室,便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了。有些资源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许是有益的,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却看不出更高的效率。因此,在以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评价标准的情况下,教师满足于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而舍弃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却“效率”不高的资源,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中美社区为学校提供课程资源的能力也有差异。美国的社区文化相当发达,每个社区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各种机构、团体、设施都比较健全,一个社区中可能存在各种团体——公民团体、文化团体、经济团体、友爱团体、宗教团体、政府机构、政治组织、退休者组织、福利组织、青年组织等。这种发展成熟的社区有能力从人员、物资到场地、素材为学校提供帮助。而我国大多数社区都是结构比较松散的生活区域,这样的社区显然难以为学校提供太多的条件,即使存在丰富的潜在课程资源,也很难便利地进入到学校课程中来。当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文化机构也开始对青少年的参观和学习实行优惠或免费政策,并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但是如何将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资源有意识地整合到学校课程中去,仍需更多的努力。

三、美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概括地说,目前,我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二是学校与社区之间没有建立起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借鉴美国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转变。

( 一 ) 唤醒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意识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且是最有生产力的课程资源,一个有强烈资源开发意识的教师队伍将给学校创造无穷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本身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而且还是其他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首先,教师是教材的“选用者”和“驾驭者”,他们决定着与课程内容相关素材的识别、积累、选择和利用,能够将自己接触到的各种思想、观念、事件、文化等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课程内容中来,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其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人员与物资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态度与能力。

( 二 ) 建立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充分开发地方和社区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既包括校内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课程资源。但学校一般都集中于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外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排除在外。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校内与校外资源之间缺乏一种转化的机制。就资源共享而言,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合理发掘和利用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但是长期以来,各学校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开展各项工作,缺乏一种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交流、沟通的机制,使得课程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利用校外资源,首先是要善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各种活动设施、教育设备等,这些都为社区教育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学校可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以参观、调查、访问的形式,亲身去观察和体验自己所在社区的生活,把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学校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请一些在有关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士来学校讲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丰富他们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责任,“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诚如《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所言:“在社区层次上,将需要我们大家——校长、教师、学生、商业界、政府官员、新闻媒体、医务和社会服务团体、民众和宗教团体、执法机构、热心的成年人和慈善的邻里街坊一起推动这个规划并贯彻到底。”只有这样,优质教育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唐老鸭减肥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