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表演游戏中应用程序教学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在幼儿 表演游戏 中应用程序教学
一、表演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意义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 表演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有人曾在实验研究游戏与智力的关系时,把 3~5 岁幼儿分成四组,进行不同内容的活动。第一组是表演游戏组,幼儿按童话故事《三只山羊》和《三只小猪》进行表演游戏。第二组是想象讨论组,幼儿听了《三只山羊》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后。结合自己的想象来讨论故事。第三组是角色游戏组,幼儿按日常生活经验玩游戏,如“医院”游戏、“幼儿园”游戏。第四组是控制组,幼儿进行传统的剪纸、粘贴等活动。实验六七个月后,所有幼儿经过同一内容的测验,结果表演游戏组和角色游戏组在四组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中,表演游戏组得分高于角色游戏组。这一实验表明,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而表演游戏比角色游戏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幼儿园应更加重视表演游戏的开展。 ( 二 ) 幼儿表演游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曾对幼儿园表演游戏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实施表演游戏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一刀切”现象较严重。幼儿照搬文学作品的内容,表演游戏成为故事理解与记忆的工具,成为故事教学的附属品。二是教师对表演游戏的理解不够深刻。大多数教师将表演游戏与歌舞表演、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混为一谈,这就导致教师将表演游戏的内容扩大或转移。三是教师强调表演游戏内容生动形象性.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属性。四是对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上,多数教师是以幼儿园所订阅的语言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或教师选择、改编的文学作品为主要来源,很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故事,作为表演游戏的材料。五是教师的干预过多,幼儿游戏被动化。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统一指挥进行表演游戏。 由此可见,幼儿园实施表演游戏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自己的设想 ( 臆断 ) 实施教学,未对所教内容做深入研究。 二、幼儿表演游戏中应用程序教学的必要性 ( 一 ) 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词汇量的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第一,幼儿在词汇方面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般来说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 ~ 4 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内容的涉及也非常广泛。在词汇数量逐渐增加和所涉及内容逐渐广泛的情况下,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过于抽象的、离幼儿生活较远的词,幼儿很难正确使用。教师在选择表演游戏内容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第二,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幼儿的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常常有“告诉”的需要,即把他们的各种体验、体会、印象、意愿等告诉成人。教师可以在表演游戏中抓住幼儿“告诉”的需要,让幼儿将听到的故事先告诉教师或其他幼儿。第三,幼儿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幼儿思维的具体化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选择表演游戏的内容时要尽量选择能让幼儿展开想象的故事或童话。 ( 二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是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理论基础 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把幼儿表演游戏的内容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即若干小块,尤其是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内容较复杂,更需要把表演游戏内容分成若干小块。在程序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幼儿所要表演的情况做出积极的反应。例如,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对动物进行大胆夸张的假想,教师要即时表扬或鼓励。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反馈或强化。例如,幼儿对小猫变成大老虎很感兴趣,教师可根据此种情况做出大老虎的样子与幼儿嬉戏。 三、表演游戏与程序教学 这里提出的“程序教学”是指能让幼儿展开想象的故事或童话中前后内容互相联系,与幼儿表演游戏紧密相关,对幼儿发展有一定影响,能体现教师指导游戏的技能技巧与水平,能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较短的一个故事情节。 ( 一 ) 幼儿表演游戏中程序教学的特性 第一,问题性。问题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二是幼儿对故事或童话的质疑。 第二.启发性。这里的启发性是指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思考故事或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或幼儿感兴趣的地方,增强幼儿对故事或童话的理解。启发幼儿创造性地对角色及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加以渲染、补充。第三,集中性。这里的集中性是指幼儿可以对故事或童话中的一个片段进行理解,发挥想象。第四,变异性。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故事或童话不应成为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固定蓝本。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表演他们经过想象或加工后的故事或童话。即幼儿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蓝本中的角色对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语句拓展蓝本的内容情节。 第五,连续性。教师要组织幼儿把想象或加工过的每个片段连接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进行表演,这样可以训练幼儿逻辑,整合思维,避免零散的思维方式。 ( 二 ) 幼儿表演游戏中程序教学的原则 在运用程序教学开展表演游戏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小步骤内容不宜过多,以 1 ~ 2 分钟内完成为宜;第二,故事或童话的内容易理解;第三,语言要简短,朗朗上口;第三,故事或童话中的场景不要太复杂;第四,人物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能提供幼儿展开丰富想象的基础;第五,允许幼儿对故事或童话中的角色进行增减。 ( 三 ) 幼儿表演游戏中程序教学的应用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在表演游戏中实施程序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听、想、说、演、议。 听即幼儿听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地讲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要引导幼儿专心听。要求幼儿边听边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应该怎么做。例如,教师在讲《小马过河》的故事中,小马遇到困难——河太深,不敢过河,心里很着急。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小马着急的心情。然后引导幼儿想象自己过河时着急的情形。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来讲故事。这样,幼儿才会听得仔细,才会理解得更深刻。 想即根据故事做一些假想,让幼儿置身于故事情境中去。以情境为依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小猴请客》故事中的角色有小猴、小狗、小猪。扮演主人的任何一个幼儿,可以邀请别的客人到家里做客。例如,小猴可以邀请老虎、狮子到家里做客。老虎、狮子到小猴家做客后会发生什么呢 ? 教师可引导幼儿大胆地展开想象。说即把想到的说出来。幼儿也可以把看到的一只小手想象成一朵花、一只鸟或一棵树。让幼儿把想到的东西具体地说出来。幼儿对一只小小的香蕉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 面对香蕉,幼儿是漠然,还是激动的 ? 香蕉在幼儿的眼中是不变的还是千变万化的 ? 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演即把想到的、说出来的内容用行动演出来。教师对幼儿的表演,不应太苛刻,可以让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内容随意表演,允许幼儿夸张地去表演故事内容。 议即表演游戏结束时,教师要幼儿开展“议”的活动。“议”其他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表现,如在表演游戏中谁玩得最开心 ? 谁演得最好 ? 议幼儿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如你在这次的表演游戏中高兴吗 ? 为什么 ? 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每个幼儿都能在表演中进行自我表现,分别在与同伴的比照中认识自我、他人和周围世界,在体验中获得个人发展的意义。教师最后可作出小结性的谈论。教师的小结性语言是对幼儿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梳理的表述,应有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教师在评价时不应以既定的同一目标为依据,应视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是否进步。 五、幼儿表演游戏中应用程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一 ) 教师应帮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内容 教师要为幼儿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思想健康;表演性强;故事情节性较强,角色对话易于用动作表演;能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 ( 二 ) 教师要提高教育机智,灵活应对幼儿的回答和行为 教师的回应要善于及时捕捉幼儿言行中有意义的信息,并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使活动过程体现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 三 ) 教师要合理引导幼儿展开表演游戏,防止出现无序、散漫的现象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表演游戏时必须明确自己是游戏的指导者,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这样一种较理想的关系。在这种师幼关系中,教师指导的特征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帮助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幼儿行为的特征是积极的、主动的。 ( 四 ) 教师要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 幼儿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得到快乐。反复用同样的内容来表达故事,会削弱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实游戏的内容,允许幼儿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对话和表演。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在幼
- 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2013/02/26
- 在幼儿生活中播撒平安的种子 2013/02/15
- 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 2013/02/05
-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开发儿童智力 2013/02/03
- 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2013/02/0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