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吸收·融合·发展——学习与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探索历程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2000年7月,我园开始了学习与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探索。八年来,我园坚持“以我为主,他为我用”的基本思路,走吸收、融合、发展之路,经过启动、调整和突破三个阶段,历经多次尝试、修正和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在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了专业上的成长,幼儿也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培育下更加富有个性地成长和发展。       一、启动阶段:在景仰与激情中平稳起步——吸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转变日常教育行为       1.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2000年7月,在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探索启动之前,我园选派四名骨干教师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蒙台梭利教育法培训。他们一边理解、吸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一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思考相关问题。通过200课时的体验式、参与式培训,他们在获得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框架和要点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我园启动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2.开设蒙台梭利实验班       2000年9月,我园承担教育部“九五”课题“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我园两个蒙台梭利实验班如期开设。我们在暑期精心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同时着力转变教师角色,将教师的主要任务落在“引起兴趣、支持探究、观察研究和为成功喝彩”上,使教师成为,儿童的引导者、支持者、研究者和喝彩者。为了有效地开展个别教育和小组活动,我们在实验班实行“三教制”,即每个班配备三名教师。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混龄编班的形式给实验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们迎难而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建立蒙台梭利混龄斑一日常规,实现个别、小组和集体活动形式的有机整合。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幼儿开始在我们精心提供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探究与学习。         3.在专家指引下驶入正轨       虽然我园教师全力以赴,但仍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导师”要引导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工作”,这与以往以教师为主讲授和组织活动的直接教学方式不同。教师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在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时,在准备幼儿的“工作材料”时,在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时,在一对一指导幼儿“工作”时,仍会不自觉地偏离。甚至越是优秀教师,越是急于把“正确答案”告诉探究中的幼儿。这时,专家持续深入课程实施现场,一方面作为“内部人员”亲身体验实验班教师面临的困难,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厌其烦地为实验班教师示范并帮助教师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专家作为“外部来客”客观分析、解答实验班教师的疑问,帮助教师将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引导我园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工作驶入正轨。       二、调整阶段:在困惑与思辨中艰难孕育——以蒙台梭利教育法为根基,融合其他优秀教育模式       1.充实、扩展活动区域       在启动阶段,我们设置了日常生活、感官、语言、数学、科学与文化、历史与地理以及艺术表现七大活动区,其中科学与文化、历史与地理以及艺术表现这三大活动区相对较弱。在调整阶段,我们着力充实上述三个区域的探究材料,特别融入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深圳地域特色的元素。2003年,我们开始学习和吸收多元智能理论,其多彩光谱方案将儿童学习领域分为八大中心,分别是运动、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理解、视觉艺术、音乐和机械建构。对照原有的活动区域,我们发现社会理解和机械建构领域的活动正是我园所欠缺的。由此,我们在幼儿园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公共区域里开辟了机械建构区和社会理解区,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社会性发展和相关探究经验。       2.丰富、发展活动区工作材料       进入调整阶段,我园始终紧扣《纲要》精神,以蒙台梭利教育法为基础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研究。2001年暑假,我园请国际认可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师带领全园教师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了20天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是如何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以及如何丰富、发展活动区工作材料。在启动阶段,我们偏重于对经典工作材料的模仿和拓展,思路不够开阔,提供的材料范围窄、数量少。在20天的参与式、演练式培训后,我们和专家一起在课程实施中分析现有的每一种工作材料,从材料的探究性、引导性、层次性与丰富性等方面去发展创新……几年下来,我园教师已经基本能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特点、年龄特征、发展层次和学习节奏提供相应的工作材料,有效推动了幼儿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批研究型、反思型教师脱颖而出,教师从模仿走向创新,课程在借鉴中创出了特色。       3.尝试以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我园在实践探索中曾偏重区域活动而忽视主题活动,也曾对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怎样结合产生困惑。面对困惑,我们邀请专家来到课程实施现场,引导实验班教师围绕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进行深度剖析和重新规划。经过多次碰撞,反复琢磨,不断实践,我们认为,主题活动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幼儿并和幼儿合作进行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探究活动,让幼儿和教师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合作探究,让幼儿的情绪情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得到有效发展。在对主题活动本质及其实现形式的讨论与实践中,在对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规划、衔接和搭配过程中,我园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审议”,通过设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基本消除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割裂的局面。       三、突破阶段:在忐忑与喜悦中不断成长——发展新的教育策略,实现新的教育突破       1.提供三个层次的工作材料       幼儿在兴趣爱好、擅长领域、工作风格、学习节奏、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纲要》要求我们“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我园自2005年就开始思考如何为幼儿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探究材料。我们尝试将活动区和工作材料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基本区,提供符合大多数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并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基本材料,这是幼儿的“必修区”。二是拓展区,为部分幼儿提供满足其发展水平、学习节奏和兴趣爱好需要,难度高于基本材料的拓展材料,这是幼儿的“选修区”。三是特别研究区,这是幼儿针对自己生成的、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区域,是幼儿的“个性化探究区域”。       2.实现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紧密连接       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尝试从探究性、操作性、生活性出发,实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真正对接。一方面,我们努力实现从主题活动到区域活动的延续,如在开展“我和幼儿园”“我爱我家”“神奇的身体”“美的世界”等主题活动时,我们分别在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与历史区提供相应材料;在开展“车”“快乐的夏天”等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满足部分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开辟了拓展区和特别研究区,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模型车和扇子,实现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结合。另一方面,我们也努力尝试从区域活动到主题活动的延续,如由一份地理区“世界地图嵌板”引发“世界真奇妙”的主题活动,并由此延伸出“世界知多少”“周游列国”“七大洲之旅”“世界大巡游”等系列主题活动。       3.实现发展过程可视化       为了研究每个幼儿学习租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我们力求将幼儿学习和发展过程转化为“可视化”的“工作记录”,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能看到反映幼儿成长轨迹的“工作成果”。此外,我们为每个幼儿建立成长档案袋,将幼儿的“工作成果”收藏其中。我们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过程中加深了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状况的了解,为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教学策略以及进行有效的家园沟通收集依据;幼儿也在参与制作、收藏和展示档案袋的过程中向同伴和家长展示自己的经验,由此引发的回忆、联想和反思能使他们产生新的理解并萌发新的学习欲望;家长也可以从档案袋中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为幼儿的发展、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以及家园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八年的探索历程中,我们不断产生困惑,又不断觉悟和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每一次困惑都是一次改革的契机。走到今天,我们的体会是:只有真正吸收一种教育模式的精髓,并融合其他优秀的教育模式,加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创造出最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教育模式。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吸收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反思:天冷我不怕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