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深入了解幼儿需要,切实推进园本教研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层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幼儿教师在谈起幼教理念时,也能娓娓道来。然而,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实践层面改变了多少 ? 我们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主动发展了吗 ? 可以说,幼教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受传统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难将观念的东西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这对幼教改革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园在园本教研建设中,以“深入了解幼儿需要”为突破口,以理论为先导,用措施跟进,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一、为了深入了解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需要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观察能力

了解幼儿是教育幼儿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幼儿,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老师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观察孩子在不少老师看来是一件最自然、最普通的事了。然而事实上,正确地观察孩子、准确地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观察方法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

为了提高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我们请来幼教专家,专门就此进行培训。幼教专家先从理论上给教师们讲解各种观察的方法,并手把手指导教师进行观察技能培训。我们将教师划分为年轻教师、经验教师和骨干教师三个层次。根据三个层次中教师的实际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如年轻教师通过对各年龄段幼儿心理、生理及对各领域学习特点的培训和相关学习,了解观察的基本要素;经验教师通过个案观察,掌握观察的要领,探索记录的方式方法;骨干教师主要通过反思性教学,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纪录反思,快速提高教师的观察敏感度。

为鼓励教师们根据本班实际不断研究观察方法、创新观察方法、掌握观察方法,我们开展了“观察孩子”专项竞赛。各班根据本班实际选择一个重点,既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选择某一环节作为观察基点,也可以和本班原有教研结合,如蒙氏实验班老师以区域活动为观察基点、语言实验班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等。在竞赛活动中发现闪光点,探索准确了解孩子的规律,并及时组织交流分享,评比奖励简单易行、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观察方法,推动观察孩子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观察,教师们能够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情绪情感,从而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要。如大三班的佳佳老师,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工作并不是非常出色,家长对她的评价也不是很高,自从参加观察培训之后,她认识到自己在观察幼儿方面存在不足,积极努力学习、积累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并在实践中注意运用。上一次,她观察到班上的嘉怡小朋友,本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近段时间却变得沉默寡言,不像以前那样主动与老师交流。佳佳老师意识到,这个孩子肯定有什么心事,于是主动找她聊天、关心她,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得知,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很显然,这件事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佳佳老师主动找到嘉怡小朋友家长,把孩子近期的变化仔细跟父母做了介绍,并且一起分析这件事对孩子现在和将来的影响,希望父母双方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争吵打骂,尽量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孩子的父母及时了解到这种情况,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出于对孩子的爱,他们明确表示,在孩子面前,还是尽量和平相处,有时间也要像以前一样,带孩子去玩,尽量给孩子家庭的爱,让孩子慢慢来适应家庭出现的裂变,减少心理伤害。事后,佳佳老师更加关注这个孩子。经过家园双方努力,灿烂的笑容重新回到孩子天真的脸上。

正是由于教师们确立了观察的意识,在工作中主动观察和了解孩子,及时发现问题,才使得工作更有成效。教师了解并尊重幼儿的需要,顺应幼儿需要来施教,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

二、为了深入了解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建设园本教研读书制度

园本教研,不能闭门造车。我们组织教师们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纲要》培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园本教研读书制度建设。有集体读书,定时定点定人定图书;也有教师个人读书,指定图书和互相推荐图书。

组织一次教师集体读书活动,就像组织一次教育活动一样,首先要把握好目标。在考虑读书教研活动的目标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培育教师读书的情感态度;二是体现读书教研活动的核心价值,即教师能够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获得能力上的提高和发展,力求从不同的角度促进教师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在读书活动中,最受教师们重视和读得最深入的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通过教师自己通读、联系实际进行研讨、写评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学习,从而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更加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之所在,为观察幼儿和教育幼儿打下理论基础。

在工作过程中,老师们也开始运用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中班的一次区域活动中,两个孩子在玩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发生了争执。原来,邢斌先拿到入区卡后,坐到医生的座位上,此时,文博没有拿入区卡,却已经先把医生的白大褂拿起来准备穿上。邢斌一看,没有别的白大褂了,就去抢文博的。于是两个人争执起来,互不相让。带班老师认为,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交往方式,在争论和冲突中,孩子们获得的是一次交往的经历、一次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刚开始没有介入并在一旁观察,然而自我中心和规则意识的模糊,使得两个孩子越吵越凶,竟撕扯起来。这时,老师认为介入时机成熟了,便上前让他们自己说理由,并且提醒他们想一想,他们原来是怎样制定入区规则的。但是文博认为,“自己先拿到白大褂,再去拿入区卡是一样的,而且邢斌本来就坐着,后来过来抢他的”;邢斌却坚持说,“文博没有拿入区卡,不应该先拿白大褂”。老师再次提醒,原来定的规则是要先拿入区卡,才能玩游戏。文博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老师并没有对争执简单地做出判断,而是在等一等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来理论,重温规则要求,从而培养了幼儿主动的规则意识。

三、为了深入了解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需要改革课程模式,革新教育行为

幼儿的主动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一些经典的幼教模式,如蒙氏教育、活动区活动、瑞吉欧教育,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同时,我们也在冷静地审视新事物,根据本园的传统与特点做出甄选。在课程上,我们选择探索型主题活动,强调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积极创设充满探索性的环境,投放幼儿感兴趣的同时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操作材料,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好活动、好游戏的心理需要。探索型主题区域活动,成为我们的特色课程。也成为幼儿的至爱。幼儿在其中,主动参加、积极投入与材料的互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展。

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我们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行为。一改以往教师意志控制教育过程的行为,改为尊重幼儿需要来施教。如活动区,由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和材料;如公开课,不再“排演”;如园际交流,尽量采用幼儿不在现场 ( 参观班级环境时幼儿户外活动 ) 或者录像观摩,减少对幼儿活动的干扰等等行为上的改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落实幼教改革的新精神,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编辑: cicy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玩纸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