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进食中的教育心理问题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作者: 店口一幼 孟旦可 感谢 店口一幼 孟旦可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进食中的教育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安静吃饭有利于健康。通过进食活动来探讨幼儿进食中存在的教育与心理问题.首先从幼儿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个性培养等方面剖析这种传统做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提出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民主、宽容的就餐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常常可以听到都是这样善意的提醒:你怎么还说呀?聊得那么起劲啊?好好吃,别说话”……因此,进餐时间幼儿总是保持安静,这是一贯性的规矩。许多老师、家长也十分认同。一些幼教专家也认为幼儿吃饭不专心偶有不慎,呼吸不得法,在吞咽中就会发生厌食。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也有益于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曾听到一个幼儿老师说:让孩子边吃边玩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吃饭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安排饭后的游戏活动,还可以清理卫生工作。由此,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的这一项保育制度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长期贯彻的规定重新修正。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要节约粮食保持桌面的干净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要做到一心两用,边记规矩边吃饭,造成了一种压力。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兴奋与抑制是相冲突的。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一开始就催促吃得慢的幼儿。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与紧张。
教师为每个孩子盛饭菜,总会提醒幼儿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能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老师就会说:吃饭专心的的小朋友肯定是个健康的乖宝宝。这些话往往会激发一些幼儿。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这些都是比较危险的问题。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们去玩雪花片。”“好啊,我要拼很漂亮的图形。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幼儿不能十分安静地坐着吃饭。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教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碰巧其他老师同该老师说话,幼儿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出异常兴奋。如果老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时,他们还常伴有攻击性或发泄行为的产生。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有一位幼儿,平时比较文静内向,但当老师走开时,他却大吵大闹,与平常的性格截然不同。进食中,幼儿紧紧地并排坐着,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之间的小摩擦仅仅表现为瞪一眼或是不理睬,又几位幼儿甚至用脚做动作。如果老师有所松懈,孩子们就便有机可乘,大声说笑、指责、踢闹,有些大孩子则凭借力量强占更大的桌面或欺负小孩子。这是上课总有的现象,有这样一位男孩子,跟女孩子一起坐。这位女孩子碰巧是比较懦弱胆怯的,因此,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总是霸占整张桌子。
其次,不利于幼儿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进餐活动中,小朋友们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全班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强化了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不说话加快吃饭的速度,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育者于被教育者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吃得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他活动中发泄出来,幼儿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或是公然违抗。作为被影响者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必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容易使幼儿情绪低落,消极被动,处处依赖成人,缺乏活动的兴趣,思维求同性高,有从众心理倾向。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保护有加,生怕幼儿受到伤害。如吃鱼,教师要挑鱼刺;吃饭时,老师要主动添饭加汤;吃得慢的,教师便会亲自喂饭。幼儿无须解决活动中的一切困难,甚至在困难未出现前,教师已将之化解。幼儿之间无须互相学习,交流吃饭的心得。在家里更是如此,家长或许是害怕幼儿吃不来,或是幼儿吃得慢焦躁不安,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多数幼儿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吃完饭。幼儿没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处处依赖成人。在严格的膳食制度下,幼儿如同被人操作的木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不能享受到进步的愉快。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着各式各样的规矩。幼儿被人为地剥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其中之一。在进食期间,幼儿只有一件事可做--专心吃饭。而这种习惯是否因此形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生活中也不例外,尽管许多人受过幼儿教育,但人们往往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甚至一些重要的事往往是在饭桌上决定的。边吃边聊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幼儿园老师在用食时也经常在一块交谈。因此,教师不应该强制幼儿去做一些事情,那样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起着逆反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进餐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有时可以顺着他们一些,规矩太多束缚着他们,幼儿也得到快乐。至少,老师要让他们在幼儿园学得开心、玩得高兴、吃得顺心、睡得舒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力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