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也谈幼儿园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

来源: 06abc.com 作者: 潘晓虹 感谢 潘晓虹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课程从原先的分科教学发展为如今的主题教育活动。改革的基本导向已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化为重视幼儿能力的获得与发展,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逐步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发展和实施的多元化和自主性。它为幼儿教育打开了一扇扇希望之门,也为广大幼儿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为研究型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出现了许多困惑:①用以往分科的教学理念去实施主题教学,很难体现主题的完整性和连贯性;②有些活动无法在集体教学中很好地开展;③新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有明显的地域性,有些活动不能照本宣科;④新教材比以往更注重环境的教育功能;⑤新教材中各领域教学内容偏颇且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如音乐、数学等……可见,我们的一些教师教了这么多年,还似乎总停留于一个执行、操作定位,走不出分科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对主题教学究竟怎么教,一直是一个瓶颈口,觉得难以真正把握和突破新课程的实质。为此,本文试着以幼儿园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为切入口谈谈我们的点滴经验。

一、主题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目前,我们使用的幼儿园现行课程,就主题内容而言,已经选择了对幼儿发展有利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理念和要求都和我们的新《纲要》相吻合。主题也一般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围绕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社会生活事件、文学作品,或者将一些现象、过程、原因等形成主题,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但由于地域、生活环境、接触的事物等的不同,完全照搬是不可行的。最好的课程也有其不适合和不完善的一面,它需要教师去调整、去补充,去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特定的需要灵活地组织实施。

因此,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选择主题时经常会思考一些具体性的问题,如:这个主题孩子会喜欢吗?符合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吗?有什么价值?该达成哪些目标?涵盖了哪些内容?能引起哪些学习兴趣?可提供给幼儿什么学习经验?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没有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一)整合多种优秀幼儿教育课程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灵活执行。”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的最大发展,是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在提高有效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以现行的建构式课程为主、以幼儿园课程指导、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为辅,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题内容,加上师幼共同构建的主题活动,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些优秀幼儿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使我们使用的课程更具广阔的背景和多元观点的支持,让“新教材与教师、幼儿之间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磨合”、“教材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出入”、“教材的地区差异性”、“雷同或重复教材内容的取舍”、“抽象的教材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冲突”、“各领域教学内容的偏颇”、“教材与幼儿及实际教学环境有明显的出入”等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就拿小班上册的“甜甜蜜蜜”这一主题来说,选题是可行的,因为甜甜蜜蜜的糖果、饼干及各类食物,小班幼儿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但综观教材中本主题的各类活动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原教材内容整合不当,有些教材在领域或内容上比较牵强,如:妈妈爱我,我爱妈妈;某些活动的操作层面太多,不利学习掌握和检测,如:长满牙的大嘴巴;有些则对刚入学的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如:云朵棉花糖等。于是,经过仔细分析与整合,我们对原有主题内容进行了删选:保留了“开心跳跳糖”、“甜蜜蜜的聚会”、“糖果一家”、“咕噜噜”、“棒棒糖一家”、“吃饼干”、“甜嘴巴”;删除了“棒棒糖集合”、“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云朵棉花糖”、“漱口歌”、“多和少”、“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增加了“五彩糖果”、“棒棒糖饮料”、“小熊糖罐”、“咚咚的牙齿”、“牙蛀虫”;改编了“超级糖果屋”、“糖果爸爸”、“我是棉花糖”、“长满牙的大嘴巴”、“好朋友加心饼干”等,以求达到我们预计的主题教育活动效果。

 

(二)把握各种教育契机

《纲要》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在观察幼儿、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1、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确定主题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聆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衍生出有意义的主题。如:中一班的朱老师怀孕了,挺着大肚子。班上有几个孩子对她挺起的肚子很感兴趣,经常有人会上去轻轻地摸一摸,拍一拍,还围着朱老师问长问短,有的说:“朱老师,你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呀?里面是不是有小宝宝了?”有的说:“小宝宝会动吗?”还有的说:“肚子这么大肯定很不方便,走路、吃饭是不是很累呀?”更有几个好模仿的小女孩也挺起了肚子学朱老师的样子。看到幼儿当前的兴趣点,我们决定开展“我来当妈妈”这一主题活动。请朱老师给大家讲讲自己的体会,组织幼儿到妇产科观看妈妈与宝宝的生活情境,还让幼儿把小枕头塞进衣服里当一回“准妈妈”,挺着大肚子走路、吃饭、睡觉、做事(见下图),


亲身感受当妈妈的辛苦。还在娃娃家内增加布娃娃的数量,让更多的幼儿当妈妈照顾宝宝,给宝宝喂奶、吃饭、洗澡等,体验母子情真,感悟母爱的伟大。由于主题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的,活动内容切合了幼儿的需要和探究欲望,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2、结合节日、季节的变换确定主题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节日和季节里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离“端午节”这一传统的节日还有一段时间,可粽子的芳香老早在村子上空回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在谈论端午节的有关事宜,幼儿对粽子、香袋、香包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过端午”这一主题活动,请村子里的老奶奶来园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教孩子包粽子、做香包。孩子们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

子,脖子上套着同伴互送的香包,还将多余的香包装扮教室(见左图),其乐融融。同样,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圣诞节等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都相应地生成了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再有,一年四季,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像美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都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3、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确定主题

主题选择的内容应该是资源比较丰富,孩子熟悉的、容易接触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这样,教师就容易利用这种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果活动内容跟幼儿生活相距甚远,他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又何来拓展经验和视野之谈呢?就像“甜甜蜜蜜”这一主题,甜甜蜜蜜的糖果、饼干及各类食物,这些东西因为都是幼儿非常熟悉和喜欢吃的,所以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小班幼儿在“吃”字当前的情感驱动下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容易忽略,只能从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兴趣和好奇心,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等发展目标来考虑,基于这两点,这个主题在小班开展非常适合。

二、主题内容的拓展

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拓展主题。在拓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要注重老师的支持、帮助及引导作用。这时,我们拓展主题内容的途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


 
 
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去引导、关注、帮助幼儿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找到发展幼儿能力的切入点。秋天到了,草地上的昆虫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师由此在“秋天”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开展观察比较、制作标本、区分益虫害虫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幼儿有关昆虫方面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如:一年一度的杨梅节就要到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来,各种宣传广告铺天盖地,孩子们也因此而兴奋不已,每天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于是,“我爱我家——仙居”这一主题活动就此而产生。教师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拓展了话(画)“仙梅”,制作“馒头干”和“无骨花灯”、唱“永安溪水长又长”、观赏“神仙居”等系列主题活动内容,左下图就是孩子们在做馒头干时的认真样儿,右下图是孩子笔下的“仙梅”。

 

在两周的时间里,孩子们在和同伴、父母、老师的共同参与中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家乡的特产和美味小吃等。

(二)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孩子在走廊上拣到了一塑料袋,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谁的塑料袋乱扔。”是呀,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况且塑料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对塑料袋的处理和利用是生活中一个实实在在有意义的问题。教师马上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从“绿色家园”主题中派生出“漫话塑料袋”这个主题内容,引导幼儿从走近塑料袋→可怕的塑料袋→少用塑料袋→妙用塑料袋这几个有机递进的层次,让幼儿在全面了解塑料袋的基础上,深刻感知塑料袋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去探究、尝试解决减少污染的方法。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一个假期原本干净的玩具落满了尘土,泄了气的皮球不管怎样拍不见离地。教师也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清理玩具、给皮球打气。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了皮球打气的要领,懂得了劳动的辛劳。《我的玩具我整理》系列主题活动就这样开展了起来。

(三)幼儿身边的本土资源                                                   

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强调了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了当地社区文化历史场所和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让幼儿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此,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或身边的本土资源,来丰富幼儿园的主题内容。


 
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真实的小河、石头、泥沙、田野、山坡、庄稼、树木、竹林。农村的孩子整天与自家的鸡、狗、猪一起游玩,出门可见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是幼儿熟悉的庄稼:长长的丝瓜、红红的杨梅、黄澄澄的桔子、沉甸甸的稻谷等,我们何必要放弃这现成的教育资源,而拼命地去模仿大城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替代物呢?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天然资源,确保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内容的拓展。如:我们在生成的主题“有用的麦秆”系列活动时,不仅带幼儿来到田野观察小麦、捡麦穗、拾麦秆,还利用麦秆让幼儿自由尝试并创造出麦秆的多种玩法,像做哨子、编辫子、吹豆子、拼图画等。在“有用的稻草”系列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做稻草人,搓稻草绳,利用稻草绳玩跳绳、抓尾巴等游戏。在“好玩的石头”这一主题中,有的教师还组织幼儿取小溪边的鹅卵石,当乐器敲节奏或作投掷的工具往山下投远、投准,把捡来的石头作为民间游戏“抓石子”、“造房子”的主要玩具(见下

图)。

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城市孩子感受不到的乐趣,获得了城市孩子所没有的知识经验。

 

 

 

 

三、实施过程中的感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也走向“以目标的发展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的实践性”为特征的多元、开放的改革之路,幼儿不再是课程的受体,而是课程的主体。所以,我们在选择和拓展主题时要把握好两点:

(一)处理好主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各有其优势。预设的主题活动教师考虑得较为周密,活动组织的计划性、针对性较强,能按预设内容有条不紊地落实目标。生成的主题活动,教师能较好地尊重幼儿的意愿,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同时,生成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孩子,幼儿学习兴趣高,能多方面多渠道获取生成活动的相关内容,积极专注地投入到生成活动探索之中。因此,教师不能因预先的主题设计而限定幼儿,而是在交互主体的互动中,根据教育情境和生成不断调整预设活动。

由于生成活动创造空间余地很大,强调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的弹性计划,对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很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灵活而有弹性的计划,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主题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所以,我们要从本地、本园的课程实际出发,对预设和生成的主题活动作适宜性分析,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选择和拓展主题,并将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处理好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关系

兴趣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确定有生成主题活动的可能性。但在关注兴趣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即时兴趣是否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和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值得我们去生成和挖掘。

孩子因受年龄的限制,常常会有成人意想不到的念头与离奇的行为,他们的兴趣点也是五彩缤纷的。如:走进恐龙世界、幻想太空、想象奥特曼、变成怪兽、武功飞侠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兴趣点或有价值或需要摈弃,或现实或想象而不可及,或有很强的时代感或缺乏生命力。为达到课程的目的及社会对幼儿的发展要求,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要有意义,有实现的可能性,还要具有发展的价值。

总之,在实施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身边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以促进幼儿的最大发展,是我们选择与拓展幼儿园主题内容的宗旨和前提。但同时也要慎重行事,切忌牵强附会。主题内容的选择、改编和拓展要立足于促进幼儿最大发展,获得最大教学效能。

当然,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更好的课程。在今后的实施中,我们将继续寻找现行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契合点、连接点、联系点,使课程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编著:《幼儿园课程论》,新时代出版社,2005年4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2002年版

    4、张博主编:《现代幼儿教育观念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刘金桂等编著:《幼儿园主题活动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整合活动:有趣的柚子皮(联想)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