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论文: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06abc.com  0人参与

[内容摘要]:本文在阐述自由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在自由活动中为了确保幼儿的自主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环境创设上,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心理氛围的营造和活动内容的丰富;二是要给幼儿参与与选择的权利;三是教师合理的指导作用,要做到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评价讲究自主性。另外,培养幼儿自主性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是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其次是坚持幼儿主体性与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关 键 词]:自由活动  自主性  培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性探索后,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在自由活动中得以更充分的发展,也希望能为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实践经验。
一、正确认识幼儿自主性的概念
为了能更有效的发展幼儿自主性,所以有必要先要对“幼儿自主性”的概念作一正确的认识。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 
儿童最初的自主性萌芽能否得到保持和发展,取决于成人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孩子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合胃口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转变成自己身体能利用的养分。因此,在教育中,不但教师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反应也在影响教师,我们应该把教育看成是双向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育者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了解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思路和方案,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 
二、对自由活动的重新认识
教育者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后,对自由活动的也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往我们把自由活动看作幼儿活动之余的休息时间,虽说是自由活动,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设计”之中,向着我们预先设计的目标前进。于是我们在开始的探索阶段,精力都放在“如何在一次自由活动中,让孩子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开始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都是沿着老师的“设计”进行着,孩子们并不快乐,一阶段的实践后我们发现这种兴趣渐渐消退了。
于是我们展开研讨,了解到自由活动是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意愿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为了满足各种层次幼儿的要求,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我们重新调整计划。我们在活动开始时作一些安全的要求,其他的如玩什么,怎么玩……都让孩子们自己去分配。幼儿的兴趣一下子高起来了,但是由于还是跟着教师“要求”这根指挥棒,幼儿的兴趣氛围忽隐忽现。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翻阅有关资料,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到自由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学习活动;是让幼儿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探索,掌握知识,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边教边玩。我们要把活动看作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和机会,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项活动,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三、开展自由活动的若干策略
1.环境创设
蒙台梭利说过:“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所以不管在任何教育过程中,环境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环节,在自由活动中也不例外。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①物质环境的创设
创设简洁、动态的物质环境,营造温暖而轻松的氛围,使幼儿乐于参与其中,产生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在自由活动中,我们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并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在运动区域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②心理氛围的营造
心理自由的环境是指创设一种使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速度、活动时间的氛围;心理安全的环境是指建立一种没有批评、指责,种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幼儿只有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才能充分展现自我、发展个性,激发出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他们说话时能蹲下来,尊重他们,慢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产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内部动力定型,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并让他们享受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
③活动内容的丰富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幼儿园的各种设施也相应提升:铺满塑胶的大操场、现代味十足的大型运动架、颜色鲜艳、质量考究的玩具、幼儿园都会想方设法的为幼儿创设。表面看来,似乎应有尽有,但殊不知城市中的孩子,月月日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很容易使他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与接近生活的自然事物逐渐脱节。因此,我们尝试为孩子提供具有野趣的材料与空间,用来激发幼儿活动的乐趣。轮胎、布袋、报纸、黄沙、纸板箱、可乐瓶、蛇皮袋等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原始的东西汇聚到了这里,使都市生活留下的一些废旧物也成了幼儿运动内容中的一部分。
我国历史悠久,民间游戏种类更是繁多,所以我巧妙的将民间游戏引入自由活动中,“跳皮筋”“荷花荷花几时开”、“跳路肩”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抓沙包”“跳房子”“踢毽子”等游戏,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不仅促进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也给了孩子们接受悠久文化遗产的机会。
2.给幼儿参与与选择的权利
①在自由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要设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幼儿参与的权利。
大班幼儿在组织能力及活动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对与中小班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给他们。如活动中,我虽然提供了很多的材料给他们,但他们有时还是表现出无所事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材料不是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所以我更多的支持孩子通过广泛的途径去取得材料,对自己需要的材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收集、分析和归类,因为这些材料是幼儿自己获得的,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同时由于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自主地位,因而积极性很高,参与性较强。另外我们还主张让孩子参与活动室物品的搬运、摆放、与收拾;让孩子参与活动环境的布置;让孩子参与活动方案的讨论、设计、尝试、与体验。
②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也曾提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是在自由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因此尊重幼儿自主的活动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基本。为了更好的适应和满足幼儿的个性特点与需要,使每个孩子获得体能的真正提高和发展,基于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幼儿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状况进行实践,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
3.教师合理的指导作用
①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
激发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的自主性的实践过程中,自由活动中的聊天活动是孩子们自发的活动,他们在这活动中能畅所欲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几个平日里不善言谈的孩子也不再缩在一边,而是大胆地表达自己看法,话讲流利了,脸上一种满足油然而升。从这种聊天活动,我想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愿的机会,让幼儿的心理能量也有了自由渲汇的机会。这不就是符合了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吗?愉快教育就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种聊天活动正是孩子喜欢而且教师该重视起来的一种愉快教育形式。另外,我发现这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师生感情,让孩子的语言交往得以满足,而且能让孩子多关心社会、国家之事,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积极性。
②评价讲究自主性
   正如《纲要》指出: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评价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活动的所有人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时间、评价的程度都会对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面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我们应该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纲要》还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在自由活动中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四、培养幼儿自主性应注意的问题
1.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合作玩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与本班幼儿及其他班幼儿交往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游戏伙伴,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幼儿大胆说、大胆问给予表扬,注重幼儿社会化技能的培养。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们成为处理问题的主角,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2.坚持幼儿主体性与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宗旨,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为幼儿提供操作、思考、交流与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实现把活动内容和对象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能力和习惯;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求锻炼的全面性。
总之,幼儿真正需要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操作,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愉快的体验,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了的,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潜能才会自由释放和充分开发。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心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更要关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获得的使其终生受益的东西——即自主性得到真正的发展。我们要成为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导师”。只有教师成了幼儿活动的“导师”,通过活动让幼儿自主发长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丁祖荫主编,《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卢乐珍主编,《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家教育委员会第25号令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5.唐淑主编,《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听书MP3:易经04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