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游戏对孩子的价值

来源: 06abc.com 作者: chuicy 感谢 chuicy 上传 0人参与

现象1
我儿子4岁了,特别好动,反应能力很强,但不能专心于某件事情,不知该怎么办?
现象2
我家女儿今年5岁了,性格很内向,不会主动与同伴交往,作为家长还真是有些担心,会不会被别人欺负呢?
面对孩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不知所措。孩子在游戏中是否可以专注呢?不善于交往的孩子,当获得成功感时如何与人分享呢?出现的种种问题,游戏是否可以帮到孩子呢?家长疑问多多。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儿童在游戏中才能显示出“真我”。
游戏对孩子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游戏让孩子孩子学会独立
一个4岁的小女孩本来已经和妈妈商量好,自己独立参加智力闯关比赛,但是到了现场,孩子变卦了,哭着闹着非要让妈妈陪着自己,说什么都不行。最后,妈妈带着孩子离开了赛场,让孩子慢慢调整情绪。
孩子再次来到了赛场,尽管眼神不时地关注门外的妈妈。
对弈游戏开始了,孩子渐渐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棋盘上。面对对方的局势,孩子紧锁眉头,思考每一步自己的应对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与对方交往,一个曾经害怕离开妈妈的孩子在游戏中竟有如此大的变化。
或许我们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孩子的潜能才能显现。
游戏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一个曾被看做是调皮的男孩,但在“青蛙跳”游戏中却判若两人,他能够在15分钟闯过17关。或许成人值得反思,为何孩子有如此的表现呢?不是孩子不能专注,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游戏让孩子学会了关注他人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中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儿童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一个社会人。儿童如何步入社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社会规则、合作意识、交往意识怎样让儿童得到内化呢?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材料即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载体,玩具的价值在于它的趣味性,能够引导它与儿童产生互动。
“三子棋”是适合3-4岁儿童的一种双人游戏,双方在九方格的棋盘上展开对弈。每个游戏者在关注自己的棋局的同时,也要及时察觉对方的局势。 3-4的儿童正处在“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表现了孩子的发展的不完善,很少关注他人,仅仅以自己的情绪变化为出发点。而“三子棋”游戏给孩子创造了关注他人的机会,也为自己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关注对方、关注他人,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够关注对方。
游戏更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与生活打成一片,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因此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思维方式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国王棋”是一个适合7-8岁儿童的双人游戏,其中“智慧树”的思维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两难问题。
例如:小朋友过马路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走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人行横道等几种方式。
利用“智慧树”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各种情况,选择一种最佳的过马路方式。在与孩子的交流与探讨中,贴近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思维方式游戏化、思维方式生活化。
总之,游戏给孩子带来情感体验的同时,它更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
赛前握手――他学会了与人交往;
遵守规则――他学会了控制自己;
时间控制――他学会了专注;
亲子协作――他懂得了亲情与合作;
双人对弈――他学会了思维策略;
比赛失败――他学会了面对挫折;
从哭到笑――他学会了情绪调整;
比赛成功一一他学会了与人分享……
游戏将使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教育应以德育为首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