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模拟小社会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guizi 感谢 guizi 上传 0人参与

中国有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并非容易。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自控能力弱,十分需要成人的正确指导。本学期,我们尝试通过开设模拟小社会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扮演不同角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从中获得了许多体会。


培养幼儿懂得礼貌用语


游戏为幼儿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互动创造了机会。在模拟小社会的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表现角色,实现角色转换,进而习得他人的行为,体验他人的情感,积累社会的经验。我们根据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求,组织“娃娃家”“乐乐超市”“奶茶铺”“美容院”“甜甜点心店”等模拟小社会游戏,这些游戏的开展,对幼儿学会并使用礼貌用语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在模拟小社会游戏开始前,我们首先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如模仿超市里的营业员和顾客的对话,回忆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别人家做客时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然后要求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时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如在“娃娃家”游戏中,要求幼儿见到客人要说:“请进,请坐,请喝饮料”;招待客人吃饭要热情介绍菜谱并学会招待用语。在“乐乐超市”中,扮演营业员的邢真榕面带微笑热情接待顾客,她看见客人便说:“你好,请问你想买什么?”扮演顾客的丁宁说:“我想买两盒光明牌牛奶,你们超市里有吗?”邢真榕边用手势示意边说:“有啊,在那边饮料柜里。”丁宁说:“谢谢你!”。可见,幼儿在游戏中完全模拟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对于幼儿表现出的良好的游戏行为,我及时用语言、眼神或动作给予表扬和鼓励。游戏结束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幼儿的体验,分享幼儿的经验,我再次要求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是怎样使用礼貌用语的,让大家对他们的言行给予认可和积极的评价,强化幼儿对礼貌用语的认识和掌握,促进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模拟小社会游戏活动在幼儿学习和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培养幼儿掌握行为规则


幼儿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对集体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大多难以一下子做到。于是,我利用模拟小社会游戏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并掌握行为规则。一次,我发现在模拟小社会“宝宝医院”的游戏即将结束时,幼儿扮演的医生脱下身上的白衣服和白帽子就往筐里一塞,听诊器、注射器、药棉、药盒等玩具不是乱七八糟扔了一地,就是胡乱地堆在筐里,幼儿不知道应该如何收拾和整理玩具。对此,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随便叫上几个幼儿,让他们在教师的指挥下收拾“残局”,而是故意悄悄地把这些东西藏了起来。第二天,游戏活动又开始了,幼儿很快发现游戏材料没有了,就着急地来告诉我:“老师,白衣服、帽子、听诊器、注射器都没有了,我们怎么玩呀?”我又故意皱着眉头对他们说:“昨天大一班的老师告诉我,说‘宝宝医院’的玩具都哭着跑到他们的‘乐乐超市’里去了。因为咱们班的小朋友都不爱惜它们,不知道做完游戏要把玩具送回家,而是扔了一地。所以,玩具们很伤心,不想回到‘宝宝医院’了”。幼儿们听了,都很着急,七嘴八舌地开始想办法。我便趁势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游戏结束后应该怎么做?”最后,我和幼儿一起制定了一条规则:游戏活动结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整理或收拾进橱柜和篮筐)。由于这条规则来源于幼儿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幼儿对这条规则有高度的认同度,因而很自然就由“知道”变成了“做到”。果然,在以后的游戏中,幼儿大多都能够主动自觉地去遵守这条规则。


培养幼儿学会友好相处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途径。在开展模拟小社会游戏中,幼儿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如何面对这些矛盾,学会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和互助合作,模拟小社会游戏是很好的平台。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大多会通过协商来分配角色,并学着各尽其责,但也有部分幼儿在分配角色时会出现一些摩擦。一次,庄嘉怡和凤菲非都想扮演“妈妈”这个角色,两个人争执着互不相让。我见了,便以客人的身份问她们:“你们两个都想当妈妈,可‘娃娃家’只能有一个妈妈,怎么办呢?”当爸爸的丁宁说:“让她们两人都当妈妈。”凤菲非说:“不行!因为我家里只有一个妈妈。”庄嘉怡也说:“是的,我家里也只有一个妈妈。”这时,庄嘉怡想了想对凤菲非说:“那我们两人猜拳吧,谁赢谁今天当妈妈,谁输谁明天当妈妈,行吗?”凤菲非却说:“这样吧,今天我们就轮流来当妈妈,我先当,你再当,怎样?”庄嘉怡高兴地点点头说:“这办法还可以,那我就先当姐姐吧!”结果,两个女孩经过协商,很快地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而在接下来的游戏活动中,庄嘉怡扮演的妈妈在厨房里和丁宁扮演的爸爸一起烧饭做菜,然后又邀请凤菲非扮演的姐姐抱着娃娃到餐厅用餐。庄嘉怡对凤菲非说:“你看,我今天烧了你最喜欢吃的牛排。”凤菲非闻了闻牛排说;“哦!真香啊!”凤菲非对庄嘉怡说:“你来抱娃娃,我喂娃娃吃饭。”然后就有模有样地喂起了娃娃。吃完饭后,庄嘉怡对丁宁说:“你在家里等待客人,我们两人去超市买东西。”然后也不征求另外两个幼儿的意见,就抱起娃娃,背上包,提着小篮子,拉着凤菲非去逛超市了。由此可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常常只在意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因此,相互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因为有矛盾,就给了幼儿尝试通过协商去解决矛盾,并改变自己言行的机会,也给了教师启发和引导幼儿的可能。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协商与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和互助合作的意识,还可以发展伴之间的关系。我的经验是,教师面对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矛盾,不要急于参与,主观处理,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幼儿,而应该尊重幼儿,冷静观察择时介入,适当启发,以求妥善解决。


培养幼儿学会自主自控


社会犹如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担当不同的角色,并按照社会要求和规则,履行自己的职责。模拟小社会游戏让幼儿模仿社会角色,体验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和情感。但事实是受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是无法真正扮演和体验社会角色的行为和情感的。在幼儿社会化教育中幼儿充其量只能做到模仿和预演,由此感知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体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模拟小社会游戏“宝宝医院”“娃娃家”“美容院”“甜甜点心店”“小舞台”等,就起到了如上的作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轮流扮演他们所喜欢的角色,如有的幼儿喜欢医生,就把白帽子往自己的头上一戴,穿上白大褂一本正经地给“病人”看病;有的幼儿把围裙往身前一系,拿起锅铲烧饭做菜,像爸爸妈妈一样照顾家人、招待客人;有的幼儿喜欢演员,便穿上漂亮服装在“小舞台”上和着乐曲跳舞唱歌……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幼儿没有压力,因为他们总能找到适合的角色去扮演。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模拟小社会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和主动的地位。此外,在模拟小社会游戏中幼儿也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与别人的交往和沟通,并通过了解别人的想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学着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着把社会要求纳入自我概念,初步体验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社会成员的约束,这些,都对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主独立意识和自控自我约束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立足于眼下,其意义在未来。因此,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尤其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才能使信念变成习性,使思想化为行动,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和行为,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内在素养。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讲故事带来的惊喜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