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摘要]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哲学意义上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学习方式的本体价值、方法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匀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申之重予以塑造。
[关键词]学习方式;儿童成长;意义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在这一乐章中,有很多崭新的观念、全新的做法,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所谓学习方式就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对于儿童而言,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题中之义,也是他们成长的方式之一,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因此,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理解这种意义,将有利于我们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中之重予以塑造。然而过去,人们多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认识学习方式,把学习方式仅仅视为儿童“致知之法”,也就是仅仅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的“方法”。其实,从本质上讲,学习方式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学习方式首先是人类基本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体现,即人之为人的主要体现,也是人的主体性、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学习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探究事物本质、不断展开人的理想生活之域、不断升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同样,学习方式也就不仅仅是人“致知”的一种手段,更是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体现:就人的“类”而言,学习方式是人类生存方式、实践方式、思维方式在学习倾向方面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学习方式背后是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的差异的反应,改变学习方式,意味着改变思维方式、生存方式与实践方式;就个人而言,儿童学习方式的习得和运用是否科学,结构(不同学习方式的分配和组合)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其后思维方式的习得和运用,从而影响其实践方式,影响其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程度,并影响其生存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的高度,在哲学意义上重新认识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的价值。
一、学习方式的本体价值:有助于改变儿童的思维方式,改善儿童的生存方式;促进儿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独立意识和健全人格,提升其生命价值和意义
儿童的学习所要面对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不是冷冰冰的、外在于自我的“科学世界”,而是充满温馨的、富有人性与意义的、主体能够体悟的生活世界。这一世界所导引的学习方式所建构的学习情境中,儿童与他者的关系是物我交融,“我―你”共生的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充满了对话、互动与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中久久浸润,儿童的思维方式就会从在单纯的“科学世界”中形成的主客分离、只关注入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世界与人生意义的思维方式逐步改变成不仅关心世界的本源、彼岸世界的理性,而且更关注人本身、理性本身、经验本身以及意义本身等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儿童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原先“科学世界”中所提倡的分析的、归纳的、个体化的、知性的、客观的、普遍化的、概念化的思维,而且还要关注甚至更关注儿童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灵感与顿悟,关注学习情境中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久而久之,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将相辅相成,生成、积淀为新的生存方式,而这种基于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了的生存方式将十分稳固,会影响人的一生,到那时,成长为一个人的儿童不仅将诗性地、而且将知性地栖息在大地上。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学习方式熏陶下的儿童的内在精神气质也将得以根本改变。传统的科学世界中学习方式追寻的是“片面的、异化的理性”,探求的是外在于儿童自我、在主体之外所预设的“真理”,它关注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所谓科学精神(失缺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儿童在学习之前,由于他们不认识客观真理而处于被奴役地位;在学习之中,他们又必须按照“真理”所要求的内在规定性和标准进行学习,所以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真理”之后,由于他们所学的“真理”是“离我远去”的“真理”,没有真正理解“真理”的价值和意义,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为“真理”找到“家的归宿”,这样,他们还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主客二分、理论理性等思想被彻底贯彻至学习方式之中。
而“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理性其完整的结构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追求真理,一是实现价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实际上,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最初是把科学视为一种人文,即自由的学问,自由的理念的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只是后来科学和理性逐步“功利化”“实用化”,丧失了人文精神。如果我们完整地理解理性,那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实质上是融为一体的,是整合的。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亦即自由精神,它是一种建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和批判,积极进取,不断变革,坚信科学能引领人类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转变了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儿童这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关注儿童在学习情境中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健全的人格。众所周知,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的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和元认知监控的方式,这些都是儿童个体独特个性之所在。儿童的这些个性差异,反映到现代学习方式上就是不同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与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智慧类型都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元认知监控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以及学习风格也都不相同,教育就是要使儿童的心灵得以充分发展,籍由多种智慧的拓展,丰富每一个人的人生,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达到生命的极致。而“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由于关注了儿童在学习情境中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能够引发指向个性培养的学习。这种指向个性培养的学习,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丰富其在学习情境中的体验,激活其正处于沉睡中的情感,唤醒他们的精神意识,培育其独立学习的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为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总之,“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引领下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儿童知识与能力增长的过程,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其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更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提升过程。
二、学习方式的方法论价值: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过程的充分展开,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由于整合了“知性”与“意义”,从而能不仅有外在的要求,更能激发内在的需要,而且能把外在要求转化成内在需要,它与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内在的学习需要,即“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是一致的。儿童的内在学习需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自我的学习兴趣,二是自我的学习责任感。学习兴趣又可分为指向学习过程的直接学习兴趣和指向学习结果的间接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儿童就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从而能激发一种积极的体验与享受;反过来,这种积极的体验与享受又能够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如此往复将能够产生学习中的“乘数效应”。而“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外在的知识体系(科学世界),而且关注人本身的需求、意愿、取向(生活世界),这有助于改变儿童在传统学习方式下被压抑的状态,从而使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由厌学、怕学、恨学转变为愿学、肯学、好学。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还关注儿童学习责任感的培养。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儿童处于被动的,受奴役的地位,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外在的要求,是任务。儿童在这种学习观的指导下,当面对学习的困境时,必然采取逃避的方式。这既是对学习不负责任,更是对自我不负责任。相反,“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下,儿童在学习情境中处于自主地位,“我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我自己就是自我学习的主宰者”。持有这种学习观的人,就更能增强其责任意识,无论是处于顺境之中,还是处于逆境之时,时刻都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使命和学习的意义,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学习处境,从而做一个对学习负责,对自我负责的人,乃至于对他者和社会负责的人。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与意义建构,使儿童自主地参与和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对话、合作、交流、倾听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与特定的个体或群体互动中完成的。这就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下的学习。
问题是完整学习过程的起点,传统学习方式引领下的学习,虽然往往也是从问题出发,但是它割裂了问题产生的情境,割裂了问题与学习主体深层次的“我―你”关系,阉割了具体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同时它又压缩了问题的学习过程,“体验”的或缺与“经历”的单薄使得儿童不可能真正理解问题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问题是一切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源泉,是思想、方法和知识得以积累的逻辑力量,更是推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在“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学习方式中,儿童不仅要关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情境和条件,从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注重过程性的特征。这样就能够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得以展开,充分培养儿童对问题进行处理的各方面能力,从而真正使问题转化为儿童自我的问题,使问题的解决转化为他们自我的解决,提升其对问题生成与处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方式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成为生活世界的主体,建构学习化社会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学习方式不像传统科学世界中的学习方式那样,仅仅把若干知识、理论作为学习活动所捕捉的“原点”,把对这些“原点”的成功捕捉和驾驭作为学习的终点,而是在这些基础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对学习理念加以提升,指向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关注入的生存方式和生成过程。人的生活是一个动态的、川流不息的发展过程,人的生活世界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展开过程,是“流”与“变”相统一的、逐步向人们展开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生成不是一劳永逸、不可改变的;相反,人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种展开既有时间维度的纵向展开,又有空间维度的横向展开。从纵向上来说,就是人的终身学习,而不仅仅限于学生时期的学习;从横向上来说,就是延拓人们现实的生活世界――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化社会。
“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学习方式引领下的学习,更关注儿童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自我的再生成。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注重个体的体验与情感,关注个体差异,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具有独立意识和能力,又乐于学习、更有能力学习的千人千面的个体。并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倡导的是关系思维,即倡导物我共融,“我一你”共生的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愿意而且能够与他者合作的人。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里,有着这样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精神觉醒的群体,彼此之间能够进行很好地互动、对话与交流。这种互动、对话与交流本质上就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它有利于建构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化社会,有利于建构以学习为主体的现实的生活世界。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