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课程:让幼儿做活动的主人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enjoy 感谢 enjoy 上传 0人参与

内容提要:
幼儿园教育是促进孩子终身学习的,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在幼教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的学习空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仍然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根据孩子的学习需要,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
二、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充实幼儿园的课程内容。
三、遵循孩子的学习特点,改革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从物、人、环境、时间、空间等方面着手,让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拓展空间   充实内容   改革方式
正文:
陶行知先生说过:“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社会即学校),活的教科书(大自然万物即是教科书),活的教学(教、学、做合一)。”在幼教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的学习空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正如《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根据孩子的学习需要,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
大自然,大社会是大课堂,《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局限在狭小的教室里,我们要充分解放孩子的学习空间,使他们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的环抱里,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人际关系,节日氛围等等都可以是他们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在大自然、大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观察、探索、学习,不断增进经验,长进知识。
例如:在“秋天”的系列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感官,看看、听听、闻闻、摸摸、玩玩,使幼儿觉得有趣,从而产生兴趣,激发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我带着孩子们遨游在大自然的环抱里,去寻找秋天、感受秋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知道了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秋天的花有哪些;还知道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水稻成熟了;在采摘水果,拾捡稻穗的过程中更是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这个过程也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创作欲望,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述说着对秋天的感受:有蜡笔意愿画“水果丰收了”,“我们去秋游”,“金色的秋天”,棉签画“秋天的花”等等,其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树叶贴画了,他们把捡到的树叶搜集在一起,一起讨论“树叶象什么?”“可以做成什么?”然后一起动手拼拼、贴贴、画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树叶贴画作品,尽情体现了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想象与创新。另外孩子们还自编了诗歌,有:“秋天到,秋天到,树叶满天飘,就象小鸟在舞蹈。”“秋天真美丽,一串红吹着小喇叭,鸡冠花涨红了笑脸,稻谷累得弯下了腰,桂花送来阵阵香味。”……可以说,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里,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认识奶牛》这个活动中,由于孩子们对奶牛这个概念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电视等音像媒体,了解得不是很全面,正确。于是我们就争取社区的支持,与幼儿园附近的奶牛场联系,安排孩子们参观奶牛场。在参观中,有的孩子摸摸奶牛,有的孩子拿着草料去喂奶牛,有的孩子还在奶牛场的工人帮助下学习挤奶……就这样,通过看看,听听,摸摸,学学,孩子们对奶牛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小小挤奶员》这个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创编的兴趣是那么高,自编的动作更是一板一眼,可爱极了。
二、关注孩子的兴趣及需求,充实幼儿园的课程内容。
基于对陶行知先生所述“活的教科书”的思考,我认为孩子们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内容,那么就要求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需求,支持和推动他们的生成活动,通过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整理和提升,将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加以选择并充实到幼儿园的课程之中,增加教育的开放性。
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周围环境中蕴藏着大量的课程资源,生活中的教育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深入地去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他们这些行为产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诱因。那么,一些随机发生的事例都可能生成教育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支持、提升生成活动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封信,它立刻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引起了他们的热烈讨论。惠惠问:“老师,这是什么呀?”毛毛马上就说:“这是信,我妈妈也收到过的。”一旁的小朋友又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信有什么用呀?”“信是从哪里寄来的?谁寄给你的呀?”“信是怎么寄的呢?”我仔细聆听着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从中我发现,他们非常想了解信是怎么邮寄的,对这样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生成活动,我就大力支持,和他们共同探讨,一起建构了“信的旅行”的系列主题活动,安排了参观邮局,学做“小小邮递员”,收集设计邮票,认识信的另一种形式——EMALL,写信等活动。在“寄信”这个实践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给原来教过他们的陆老师写信,一起去邮局买信封,贴邮票,寄信,一切都是孩子们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这个系列活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更指向了孩子的长远发展。与《纲要》中所指出的“课程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是相吻合的!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还常常可以碰到这样的事情:在组织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做操或自由活动时,有的孩子会因为运动量大而出汗,有的孩子会因为感冒等原因流着鼻涕。这时我就将“认识手帕”这个活动渗透在这些日常教育活动中,介绍手帕的用途,讲解示范擦汗和擦鼻涕的正确方法。实践证明:这样根据孩子的突发情况而临时组织的教育活动,往往因其具有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活动的效果也比有计划组织一个教育活动效果来得好!
三、遵循孩子的学习特点,改革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未来儿童不是继承产业的人,而是创造产业的人。”因此,主张让孩子在“做中学”。“做”就是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可以得到了最直接的经验,也就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能举一反三地学。例如:在数学活动《学习二等分》这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纸、橡皮泥、线段等多种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等分。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对角折可分成两份,边对边折也可以分成两份;橡皮泥压成正方形后可平均分成两份,搓成圆柱也可以分成两份,还可以通过称重量的方法进行等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将兴趣延伸到了生活中,对饼干,水等等物体进行等分活动。他们在自己寻找等分材料,并通过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变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不仅学会了等分,还使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感性经验也大大地丰富了。
另外我们还在班级设置了幼儿游戏工作室,工作室中有各种材料供孩子们操作和探索,材料取自身边的材料——大多是一些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动手加工创造,变成有用的玩具,供孩子自己游戏使用。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学会了勤俭节约,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他们学会了创造,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探索,乐于创造。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从物、人、环境、时间、空间等几方面着手,拓展幼儿学习的空间,从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变革幼儿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在和谐、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陶行知论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英文格林童话故事(文本):Iron John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