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美国幼儿灾难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aiyun 感谢 baiyun 上传 0人参与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因自然环境和能源危机所导致的各类灾难频繁发生。由于当今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准确、有效地预测和应对灾难,因而灾难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已经拥有了一套全面、系统、成熟的灾难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幼儿阶段针对如何开展灾难教育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笔者于2009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曾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和总结,以供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一.美国幼儿灾难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灾难一般可划分为两大类: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等;重大人为事故,如火灾、瘟疫等。因此,灾难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指为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人为事故所接受的一系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在美国,灾难教育受到政府和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仅起步早,而且连续性强。每个公民的毕生发展阶段,都从不间断地接受着来自国家、,社会和学校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相关培训,并且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呈现出许多规律性的特点。

    1.教学内容全面,课程结构科学

    在美国,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的课程里都必然会包含灾难教育的内容,而且涉及面很广,不仅涵盖了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水、雷雨、暴风雪、火灾、恐怖袭击等不同灾难类别,而且细化到对这些灾难的概念解释、前兆、具体表现、带来的危害、发生的原因、逃生的具体方法等,甚至还涉及如何保持镇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心理和道德层面。而且,所有这些涉及灾难教育的技能和知识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而是依据幼儿的生理、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等,分步骤、分阶段地由浅入深,并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个儿童。举例而言,对于3~4岁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们认识到灾难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理解自我保护的必要性等。教师主要是通过幼儿一日生活帮助他们获得灾难的基本知识和一些自救的最基本的方法。而对于4~5岁的儿童,则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有所延伸。教师会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邀请专业人员来园讲座和演示,参观消防队和灾难预防中心,在社区地图上标出容易发生灾难的地域等。此外,灾难教育的内容还常常与学科课程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儿童对灾难的理解,而且能够在具体的体验中帮助他们巩固所获得的相关知识和逃生技能。

    2.教学方法有趣、多样,教育渠道多方位    美国幼儿灾难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并没有统一或固定的模式,主要是根据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有时也会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使用。总的来看,包括歌曲、歌谣,电影、动画片,听故事、讲述并回答问题,涂色、绘画,手偶游戏,角色扮演,师生对话,模拟体验等不同形式。但不论是哪种方法,教师都非常重视其教学效果,即强调个体知识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强调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培养。记得刚来美国不久,3岁的儿子冒出的第一个英语单词既不是“早上好”,也不是“再见”,而是“消防车”。不久,老师又送给他一顶制作逼真的消防头盔和一些有关消防知识的小贴纸和涂色书,他爱不释手,而且喜欢和我一起玩灭火和逃生的游戏。一次,他用稚嫩的口气告诉我,他将来要当一名消防员。当我问他原因时,他一连串地讲出了有关消防员叔叔抱着他上消防车,使用喷水枪练习灭火的经历。    除了方法上的趣味性和多样化,美国幼儿灾难教育的渠道和资源也是多方位的。从政府、社会到学校和家庭,呈现出立体交叉型合作的特点和格局。具体而言,在由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和开发灾难教育课程的同时,也积极提倡州立教育部门与消防局、公共危机部门进行长期合作,同时支持非政府组织或私立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和开发灾难教育资源,如为教师和家长举办相关内容的研讨会,在网上面向教师和家长提供有关灾难和逃生的知识。作为教师和家长,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的不断进步无疑是对幼儿灾难教育的有力保障和支持。

    3.重视幼儿灾难心理素质的培养

    美国幼儿灾难教育中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注重基本知识和应对技能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对幼儿进行心理引导。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一是心理准备阶段,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认识和了解灾难,逐渐从心理上做好接受灾难的准备。这样不仅能够在灾难来临和发生之前预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而且也为儿童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心理应对阶段,即在灾难发生时应具备的沉着心理。很多人认为,幼儿太小,在灾难发生时无法做到沉着冷静。其实不然。幼儿的身心发育虽然还很不成熟,但是他们具备着巨大的潜力。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一个获救的3岁男孩给营救他的叔叔们微笑地敬了一个礼;美国的一个5岁男孩,在家中为他的妈妈紧急接生,从而挽救了两个亲人的生命。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幼儿完全可以做好面对灾难的心理准备,从而在灾难发生时减少恐惧,获得更多的自救和他救的机会。三是心理疏导阶段,即在灾难过后,面对巨大的痛苦而具有的自我疏导和接受疏导的心理能力。灾难过后,面对灾难的痛苦记忆,失去亲人的悲伤,很多人心理异常脆弱,尤其是生长和发育还远未成熟的幼儿。如果平时他们有这些方面的训练和准备,那将对其灾后恢复正常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出于上述理念,美国灾难教育非常重视从娃娃抓起,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内,不论从教学内容,还是课时量以及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灾难教育都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并已经形成模式化和制度化。

    4.充分体现地域特点    美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不同地区所受到的自然灾害也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反映在其灾难教育体系中,则逐步形成了地域性特点。即在强调全方位、多角度教育的同时,针对地区性频发灾难的现实和需要,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比如西部的加州地区时有地震发生,因此,在加州地区幼儿灾难教育中就非常重视地震知识和应对技能的学习;堪萨斯州经常遭受龙卷风的袭击,因此该州除了要求儿童接受基本知识和自救方法的教育外,还要求各类学校和社区尽可能地为儿童修建高科技水平的龙卷风避难所,以此从客观上提高应对灾难的水平;北卡罗来纳州是一个飓风多发的地区,该地区的幼儿园对飓风这种灾难的概念、发生前兆、原因及预警知识的介绍非常详细,最大限度地让幼儿理解并在实践中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二,对我国幼儿灾难教育的启示 

   美国幼儿灾难教育的特点以及相关经验对提高我国幼儿灾难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必须树立灾难教育早开展、早进行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幼儿阶段灾难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尽管我国的灾难教育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与美国相比,仍起点低、起步晚。从近年来发生的较大灾难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对灾难知识和应对技能的了解和掌握都极其匮乏。这不得不引起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反思。个体自出生伊始,便面临各种灾难的考验,这种考验将伴随其一生。因此,应当将灾难教育视为个体生存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对待,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在强调“早”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灾难教育的“持久性”,必须认识到灾难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而幼儿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灾难教育从决策到实施,都应把幼儿阶段包含进去,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全民教育。

    其次,应当尽快总结和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幼儿灾难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教材中关于灾难教育的内容十分匮乏,仅限于交通安全、火灾等题材,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与现实要求相差甚远。与之相对应,灾难教育的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更多的是被动灌输、纸上谈兵,如通过播放电影、展示灾难图片来传授知识,忽略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严格来看,灾难教育是一个内容与方法高度结合的科学体系,对其基本概念、相关知识、应对技能和灾难心理等不同知识的传授,需要根据个体不同生理和年龄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这就需要在确立教育目标和内容时,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从而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因此,应当在借鉴美国幼儿灾难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尽快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幼儿特点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地将灾难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挖掘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各种资源,多方合作,努力做到以幼儿园教育为核心,以家园合作、社区教育为辅助,形成幼儿灾难教育的有机循环,为幼儿灾难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应当重视幼儿灾难心理素质的早期培养。在全球环境危机加剧、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对灾难心理素质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汶川大地震后,心理疏导工作曾经异常艰巨,许多身体残疾和失去亲人的儿童长期处于恐惧、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而无法自拔。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思考应当如何以积极和健康的心理面对灾难。如何在我国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加强幼儿阶段的灾难心理教育,帮助儿童尽早建立起正确的灾难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   张磊)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灾难教育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师幼互动:正确对待调皮的孩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