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心理及行为偏常的及时矫正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及行为问题也称心理及行为偏异或偏常。主要发生于儿童期,常表现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或不恰当行为。虽然这些问题多为暂时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但如果不能及时矫正,也会对幼儿的心理及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幼儿的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成年后的心理缺陷和适应不良,甚至影响家庭的幸福、集体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国内外调查表明,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在其群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且种类多、分布不均。1998年11月,本研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河南省2000多名4-6岁幼儿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92份。调查发现:幼儿行为问题在同年龄儿童中发现率为30%,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为一致。
对于幼儿期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及医疗工作者给予了较为充分的关注,分别以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出了种类繁多的矫治方法。其中较具影响的有游戏治疗法和行为治疗法。但这两种方法对治疗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专业性较强,如游戏治疗需要设置特殊的游戏室,提供特殊的玩具、材料,治疗者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训练;行为治疗以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设计矫治刺激反应系列,治疗者也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训练。特殊的环境和专业的治疗将对儿童产生精神上的压力,并伴随非同一般的心理过程,难以发挥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在幼儿园及家庭中推广使用。在现有文献资料中,也未能发现自然环境下的矫正方法。
为使幼儿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得到广泛的矫正乃至预防,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矫正,心理及行为问题逐步消退。
二、基本的假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心理及行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当前,独生子女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现实,由于家庭结构、社会环境和幼儿园教育价值取向及各方面影响的不足或不良,使得这些孩子的心理、行为方面产生了诸多问题,如焦虑过度、社交退缩、多动性、攻击性等等。环境和教育不良造成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必须通过改变和重新组合环境的影响来解决,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状态,训练幼儿的良好行为,替代其不良心理及问题行为。然而幼儿年龄尚小,对于成人的要求、语言尚不理解,他们也很难讲出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因而许多技术无法实施。
在选择干预策略时,游戏方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幼儿不仅乐于参与游戏,而且多数在游戏中表现得积极主动、开朗活泼、友好善良。其中游戏的情节和玩具对幼儿极具吸引力,而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又是一种幼儿乐于接受的约束,同时游戏中宽松的心理氛围和幼儿对游戏的专注也有利于缓解幼儿的紧张和焦虑,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我们认为:游戏的这些特点对于矫正幼儿的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提出:以游戏方法对幼儿问题行为进行游戏矫正,以期以一种非强制性、非严格性、非专业化的方法矫正幼儿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使其回归正常,并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身心健康基础。这种方法符合认知调整、社会学习以及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确定游戏干预的主要策略如下:
1.按照行为塑造和系统脱敏的原理将需要矫正或培养的心理品质与游戏的角色、规则、玩法、玩具结合起来,以逐步调整认知、去除不良行为和培养良好的替代行为为序列编制幼儿乐于参与的系列游戏。
2.以游戏情节和玩具的趣味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吸引幼儿参与游戏,并乐于接受游戏角色和规则的约束。
3.以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和规则要求、玩法,对幼儿的特定行为给予限制或促进,以减少不良行为,形成良好行为。
4.以幼儿对玩具的操作和使用刺激幼儿的感官,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增进其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启发思维,促进幼儿的智能发展。
5.以游戏中的情节、对话及动作序列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发展其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6.以游戏中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缓解幼儿的紧张、焦虑、恐惧,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替代不良的情感,进而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三、方法与变量控制
(一)实验方法由于幼儿问题行为的多样性,我们考虑应有针对性地编制系列矫正游戏,在认真选择被试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A1B1A2B2的倒返实验。
实验步骤包括:
1.确定幼儿问题行为
以前述测试调查为基础,结合教师的观察,确定20名幼儿作为实验被试,其中10名被试完成实验(社会退缩行为3人,攻击性行为3人,多动行为2人,违纪行为1人,习惯性阴部摩擦1人)。
问题行为指标的确定分别为:
|
|
|
|
|
|
|
|
|
|
2.进行基线观察阶段1(A1)
为保证观察材料的可靠性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我们首先考察了实验者的观察信度。我们使用的信度粗略计算公式为:
较少次数(乙观察员的观察结果)/较多次数(甲观察员的观察结果)x100%
当信度达到80%以上时,我们方允许实验者参加实验。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开始的观察信度一般在70-80%之间,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教师从各方面查找信度不理想的原因,结果发现,大多数是因为对幼儿问题行为的认识和界定不清而造成的。经过对问题行为定义的重新认识、界定,观察信度一般都达到了90%以上。
然后,我们在没有任何实验干预的基础上,对每一位被试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有规律的观察和记录。这是第一基线观察。当幼儿问题行为的表现趋于稳定时,我们进入游戏矫正的第一个阶段。
3.实施矫正游戏1(B1)
在一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日安排一段时间的矫正游戏。在固定的观察时间内继续有规律地观察记录。当幼儿的问题行为趋于稳定时进入第二个观察阶段。
4.进行基线观察阶段2(A2)
同基线观察阶段1。
5.实施矫正游戏阶段2(B2)
同实施矫正游戏阶段1。
(二)变量控制
我们对实验中可能的变量进行了如下的控制:
1.教师的期待
为避免教师关注带来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要求实验者不要对幼儿有任何期待和关注,以尽量自然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所有孩子。80%的幼儿园实验者先用录像机将幼儿的行为拍摄下来,下班以后再记录分析。
2.教师的注意
在观察中,尽量不让孩子知道教师在注意他。
3.为避免家长态度的影响,努力使家长对实验毫不察觉。
四、结果和分析
10名幼儿经过游戏矫正倒返实验之后,问题行为基本消失。其中一名幼儿数据缺失,我们对其余9名幼儿的实验数据采用Games―Howell多重均值比较和方差检验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见表)
统计结果表明,9名被试方差分析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矫正游戏可以矫正被试的问题行为。
Games―Howell多重均值比较的结果显示,第一个基线阶段(A1)与第二个实验阶段(B2)的行为变化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经过矫正,所有被试的问题行为都有了明显改善。为了更好地判断矫正游戏的效果,我们将被试在倒返实验中的行为表现绘成曲线,结果显示,2名社会退缩被试,2名攻击性行为被试,1名多动行为被试,1名习惯性阴部摩擦被试等被试的行为表现存在这样的共同趋势:在基线阶段1(A1)的行为表现比较严重,第一次矫正游戏介入(趴)后,问题行为经过一定的反复,逐渐改善,矫正游戏撤销后(A2),问题行为渐趋恶化,矫正游戏再度介入(B2),问题行为逐渐减轻或逐渐消失。被试行为的改变主要是矫正游戏的作用。这些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相吻合。
1名攻击性行为被试,1名多动行为被试,1名违纪行为被试的行为表现与上述趋势基本相似,只是在矫正游戏撤销后(A2),问题行为没有恶化趋势,处于稳定状态。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1)问题行为经过游戏的矫正,已经有显著效果,不再反复,如果是这样,就不太适合单独做倒返实验,应改成被试问的多重基线实验;(2)问题行为减少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游戏对幼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改变是有作用的,基本达到了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改变问题行为的目标。此外,部分实验基地幼儿园在实验观察中发现,矫正游戏对心理及行为问题不明显的幼儿也有预防和矫正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了矫正游戏的作用。
表:Games―Howell多重均值比较和方差检验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儿童期心理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