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春天的色彩》
来源: 06abc.com 作者: 吕斌 感谢 吕斌 上传 有0人参与
教材分析: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到处都是红色、绿色、紫色、粉色等,把春天打扮得姹紫嫣红,使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这些美丽的颜色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感染着孩子们。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正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颜色变化的机会。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操作等方式来了解红、黄、蓝三原色能混合变成许多种颜色,用反复实验的方法找到黄色+蓝色变成绿色的配方。活动能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大胆地、执着地从事简单研究的良好品质。
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探究欲望逐渐增强,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交流。他们渴望了解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加上幼儿喜欢各种美丽的色彩,现在让他们亲手用三原色变出各种颜色和配制绿色,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他们对此将会非常感兴趣。另外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提高较强,对色彩的感知有一定基础。
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引导幼儿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研究、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交流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与同伴和老师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用三原色混合能变出许多颜色,黄色+蓝色会变成绿色。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抒发幼儿对色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勤于探索、乐于发现、善于表达的科学精神。
活动准备:
1、宣纸剪好的树叶和花瓣;每组红、黄、蓝三盆已经稀释好的颜料;一棵用牛皮纸制作的大树杆;一盘音乐磁带。
2、以前幼儿有过用宣纸印染的经验。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说颜色。
这一环节要求老师以讲述童话故事的口吻,请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颜色名称。“在色彩王国里住着许多颜色,有红色、绿色、蓝色…,多得让人数都数不清。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在这些美丽的颜色里你都知道哪些颜色?”或“你能说出几种颜色呀?”使孩子的兴趣一下子集中到颜色上来,也体现出对颜色的知识点。时间在1-2分钟。
第二环节:变颜色
这一环节体现单色三原色---多种颜色的变化过程。教学时老师像变魔术一样神秘地出示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是幼儿平时常见的颜色,所以可以省略问“这是什么颜色呀?”而是直接说:“老师今天带来了三种颜色,你们能用这三种颜色变出许多种颜色吗?”小朋友最喜欢动手做了,如果老师不说他们也会偷偷地去看看、摸摸,现在老师一下子叫他们去变很多种颜色出来,他们一定会非常开心、非常感兴趣的。
因为有先前用宣纸印染的经验,所以在进行这一环节时,只要老师对剪好的宣纸树叶和花瓣稍作讲解,幼儿就能进行变色活动了。然后同伴间相互观察、交流,说说“我的树叶或花瓣变成XX颜色了。”这一环节时间在10分钟。
此时活动中的幼儿情绪由于看到了自己的变色结果出来了,而变得比较兴奋。同时这个环节中的幼儿对变色是无意识的。即小朋友是把树叶或花瓣蘸蘸这种颜色再蘸蘸另一种颜色看见变成某一种颜色了。如:变紫色了,然后就说:“哦,我的树叶或花瓣变成紫色了。”很高兴。他们不会或很少有小朋友去事先想好:我要变成什么颜色。然后他去变,也有可能他心里想变成一种〈橙〉色,但事实上他变成了绿色或别的什么颜色。
第三环节:配颜色
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这一环节要求幼儿是有意识地配颜色(但如果让孩子自由配色,结果过于分散),因此老师在这里明确提出配色要求。如给树叶配“绿色”。孩子不会或很少会一下子用黄色+蓝色变成绿色。所以,他们要进行多次地实验。这时会出现至少两种现象。一种是执着地进行实验,直到配制出绿色来。另一种是一、两次下来配不成,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时就要求老师及时地去帮助指导,使他们继续实验。还有第三种,就是聪明的孩子会偷懒。他们去看或问已经配出绿颜色来的小朋友,知道怎么配了以后,然后自己配,或干脆让那个小朋友帮他配一下。即省时又省力、一举两得,完成得又快又好。
最后,通过幼儿实验得出结论:黄色+蓝色变成绿色。
第四环节:贴颜色
这是结束环节,也是幼儿精神放松、体验实验成功带来喜悦的环节。孩子们将自己配制好的绿色树叶贴到大树干上,做成一棵春意盎然的大树。然后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幼儿自由地欣赏自己的成果或去洗手,轻松、自然地结束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在1-2分钟。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春天的色彩
- 中班散文教案:春天的色彩 2011/02/27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