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育论文

来源: 06abc.com 作者: pilio 感谢 pilio 上传 0人参与

孩子的天性爱游戏,这不仅是因为游戏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是因为游戏能满足幼儿模仿、交往的需要,因此游戏成了幼儿生活的第一需要。游戏的种类有许多,比如: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还有角色游戏,而在众多游戏之中,最受小班幼儿青睐的仍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和活动,它为独生子女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机会。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动脑筋、出主意,创造性地反映生活,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感情,他们体会着做“医生”解除“病人”的自豪感,当“妈妈”对“孩子”的亲切感……同时,“乘汽车”要排队,买东西要文明,“好朋友”要相亲相爱,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游戏中已成了一种约定 ,俗称的规则,每个孩子都必须遵守,否则,会受到舆论、谴责。孩子从这些准则中学会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角色游戏能促进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一、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能为幼儿创造再现生活的空间。  
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游戏内容也比较简单。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幼儿有时会用圆盘做驾驶盘,想象着在街上开车并模仿汽车喇叭声;有时幼儿又会抱着娃娃对娃娃自言自语,这些都是幼儿最初的角色意识。小班幼儿喜欢角色游戏,我们就要想办法多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使小班的角色游戏无论是内容、形式变得更丰富、更有趣味性、更有吸引力。幼儿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情绪波动较大,对外界的人或事易排挤,同时也表现出想家、念家的情感,教师的安慰话自然少不了,可一下子面对眼前这么多的幼儿,教师该如何一一应对呢?此时,我们通常的办法是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去。一个三岁孩子的生活经验可能只来自家庭和托儿所,因而娃娃家就是这个年龄阶段最喜欢玩的角色游戏。娃娃家里必备的一些玩具是娃娃、家具、餐具,常用的生活用品等。他们把对父母亲的思念转移到对娃娃的关心、照顾上,以此来体验父母亲对他们的体贴和爱抚,这也是他们对所了解的生活的再现。
  
小班幼儿入学前我们都要求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个长毛绒玩具,幼儿入园后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让幼儿做玩具娃娃的爸爸妈妈。本来会因环境的变化造成情绪变化,可是因为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幼儿忘记了自我,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有的给娃娃讲故事,有的跟娃娃说悄悄话,有的带娃娃到窗边看太阳,还有的哄娃娃睡觉。会把自己的感情在娃娃身上体现出来,虽然游戏的整个过程都是处在以幼儿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下,相互之间没有交流,看不出是游戏,但幼儿都进入了各自的角色,并按着自己的意愿进行着活动,从中得到了愉悦,教师也从中体验到了教育的快乐。  
我们在进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时,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到幼儿的性别差异。女孩子对娃娃家比较感兴趣,如果班上的女孩子较多,我们不仅要在班上多创设一些娃娃家,还要在材料的投放上多下点功夫,多备一些娃娃的衣裤(女孩子有给娃娃穿衣裤的喜好)、脸盆、饰物等;如果班上男孩子较多,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圆盘(做驾驶盘)、车票、红绿灯等男孩子喜欢的材料,这样游戏开展起来就更有意思,幼儿也更投入。 
 
二、通过角色游戏,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空间。  
角色游戏可以通过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实现角色的转换,使其进入他人的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经验,从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状况。小班幼儿已形成了初步的角色心理,这为幼儿逐步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进行多种角色的转换提高角色游戏的水平奠定了基础。  

3岁前的幼儿由于独立性差,他们的社交活动往往只限于父母、亲人、家庭范围之内,和别的儿童接触很少,即使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彼此很少交往。幼儿园使幼儿生活周围的人增加,每天能接触到许多同伴,他们会从不认识到认识,直到熟悉。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场合,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由于角色和角色的关联,角色和主题的关联,幼儿尝试着交往的多种方法,感受到交往的成功和失败,这些都促使幼儿去调节自我,理解他人,尽早走出“自我中心”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增强了幼儿的角色心理,让幼儿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学习了交往的技能。  

三、细心地观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指导空间。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发自生的游戏,必须确保幼儿有选择、交往、表现、创造的自由。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适时适宜的指导,而观察又是指导的前提,观察就如教师工作的探路器,是为了更仔细更具体地了解幼儿游戏,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缺乏观察的指导,使教师走入盲区,武断的歧路,与自由自主的角色格格不入。没有观察而对游戏所谓的指导实际上是教师中心式干预,当教师并未了解幼儿想说什么就盲目指挥,必然抑制和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小班观察是指导的重点。观察分一般观察和重点观察。一般观察是指观察幼儿每次的游戏主题,每个主题中参加游戏的人数、角色、游戏的主要情节、玩具的使用情况及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情绪等。而重点观察是对每一幼儿重点观察或对游戏要素等某一方面的观察,如对主题角色、动作语言,情节发展,交往能力,材料使用等方面较详细的观察。观察可以是短期的一般观察,也可以是长期的专题跟踪观察。因为小班幼儿所表现出的对游戏无明确目的性,游戏的不稳定性,以及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因此多以一般观察为主,可以通过一般观察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喜好内容,了解幼儿游戏的发展情况。这里举两个事例来加以说明。例:一位“妈妈”嘴里不停地对宝宝说:“噢,宝宝乖,宝宝不哭,妈妈给你吃东西”,可宝宝不理睬(“妈妈”表现出仍在哄宝宝的神态),这时一个在“妈妈”旁边驻足很久的男孩抢过“妈妈”手中的娃娃。教师没有指责男孩,而是以客人的身份去抚慰女孩,同时也在观察男孩接下来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像模像样地把娃娃抱到医院对“医生”说:“这孩子怎么一直哭,是不是生病了?”“医生”对新来的病人表现得很高兴,忙以医生的职责为娃娃看病。看到眼前的一切教师应该明白,男孩已进入“爸爸”的角色,这时客人对女孩说:“原来娃娃的‘爸爸’发现孩子生病才这样做的,等一会娃娃看好病回来,你们可要好好地照顾好娃娃啊!”女孩破涕为笑了。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不仅为幼儿明确角色的定位,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又如:一个男孩戴着家里带来的大盖帽,腰里束着皮带,在游戏时到处对别人讲:“我是‘警察’。”可是无人理睬,显然同伴们不接纳这个角色。教师见状,即以公共汽车乘客的身份上前请求“警察”援助,对男孩说:“‘警察’叔叔,不好啦!前面十字路口的交通乱透啦!车辆堵塞,请你快来指挥呀!男孩立即奔赴现场,指挥起交通来,道路畅通了,司机和乘客都对“警察”表示感谢,此时“警察”真正进入角色状态。事例告诉我们:没有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或许以上两个游戏都会因为问题的产生而终止。  

教师仔细的观察既可帮助其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明确其工作的方向,如分析正确选择游戏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如何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等,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帮助幼儿愉悦地开展游戏。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从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到适应幼儿园生活,最后到喜欢上幼儿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游戏中,角色游戏在这一年龄段,对幼儿产生的效果是功不可没的,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角色游戏强化了幼儿初步的社会文化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初步培养了幼儿平等协商、互相合作的精神。因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更要勤思考、勤分析、勤总结,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游戏材料,通过启发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想象,让幼儿展开联想的翅膀,在角色游戏这块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主题墙:环境夏天真好玩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