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看教学策略的变革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feng 感谢 feng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在课程目标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本课程的结构是以主题为主线,并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展示出幼儿的发展是在多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是在显性和隐性的环境中诱发的;是在家园合作的影响统一的连续发展的。真正体现了新《纲要》的教育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征,以及从重静态的知识到重动态的知识、从重表征性知识到重实践性知识、从重“掌握”知识到“建构”知识的变化。回顾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较而今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策略观有了本质的变革,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许多启示,如活动教学、情景教学、互动式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整合性教学、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学…… 都是新学习观下的教学策略

  一、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就是新《纲要》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的强调,体现了让幼儿从“学”到“做”,让幼儿亲身实践的过程。它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 
  譬如:在中班第二学期“小鬼显身手”的主题活动中,一次有关于“面包哪里来的?”活动开展的比较成功。因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联系了面包房的老板和面包师,第一天让幼儿和面包师一起用小麦粉加发酵粉和面做面包,接着每人一小块带回家,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回家发酵。第二天再次来到面包房,将发酵好的面包在面包师的指点下放在烤箱里烤,随后大家一起品尝香喷喷的面包,那时,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不用老师再多说什么,自然的明白“面包哪里来的?”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变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为如今主动的操作、探索和学习。 

  二、互动性教学
  互动性教学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以及把握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和家长的互动,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例如:通过对一些平时对班级的主题开展关心较多、并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支持较多的家长,和另一些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对孩子主题探索活动支持较少的家长的比较,我发现:那些参与较多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更新得较快,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方法也更科学。同时,这一部分幼儿对主题活动及其它探索活动的兴趣也明显增强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开始积累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索方法,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因此,我们将如何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通过“家园之窗”、“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等。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后,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任务。 
  譬如:在主题活动开展以前,我们会向每位幼儿发放一张主题活动的调查表,请家长协助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通过对反馈调查表的统计再进行主题活动网络图的设计。有了这些在家长配合下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预设的活动,目的性更强了,针对性更加明显,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少走弯路。 
  又如:在“食品加工”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启发家长让孩子观看大人烧饭、烧菜的过程,并为孩子作相应的解释,指导他们进行记录,并介绍给他人等。同时,请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乐意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事,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家长园地”这一板块以往都是由老师执笔,来向家长介绍一些教学内容或育儿经验等。但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逐渐将“家长园地”由幼儿园单方构建,推向了家园共建,展开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探讨。不少家长在文章中谈到了孩子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后的变化、自己在教育观念上获得的启示,以及是如何随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的,给其他家长不少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说,教育专家和老师的介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话,那么,来自于家长自身实践和操作所积累的教育经验则更具有说服力,我们正是发现了家长的潜在资源,充分加以组织和运用,使得班级的“家长园地”形式变得更多样、互动性更强了,同时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就是新《纲要》对“寓教育于生活之中”的强调,即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曾经看到过一则“麦当劳”的公益广告,描述的是一个山区孩子,每天走的几十里山路是他的体育课,妇女们哄孩子睡觉的哼唱声成了他的音乐课…….这则广告的目的是要号召人们伸出援手,帮助那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使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到生活环境以外。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但反过来一想,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山区的孩子不走出大山,,他们的知识获得和想象力的发展走不出山的包围,而如果城市的孩子始终坐在教师里,接受被动的知识灌输,思想也同样是狭隘的,和山区的孩子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现在,随着我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走出课堂的机会。在有关“汽车”的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观看了“和平汽车城”的录像;当发现了两辆又象洒水车,又象油罐车的奇怪车辆,争论没有得出结果时,孩子们自发走访了园林公司,(当时,我们又一位家长是园林公司的)找到了洒水车”和“洒农药车”的正确答案。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新鲜的事物,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尝试着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小课堂”,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这将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四、整合性教学 
  “整合性教学”就是充分发挥不同活动之间的的互动和渗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整体效应。这也正是目前“二期课改“的理念所提倡的,这样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例如:春天到了,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感受春天小动物们的变化,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述了童话故事《春天的电话》。小朋友们被这一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了,纷纷站起来要表演。由此,我们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如通过讨论、制作、表演、故事创编、绘画等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系列活动。
  “教学”和“区角”的整和性。区域活动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是集体与区域相集合,也可以是集体与小组相集合,也可以是集体、小组、区域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灵活的方式使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使幼儿能更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并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进行自身经验的积累。因而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将它与主题活动的内容整和在其中。
  例如, 在有关水果的主题中,我们的手工区提供许多各种材料,有剪刀、图画纸、彩泥、模具等等制作水果;在棋牌角中,我们自制了许多“水果牌”和“水果掷骰子游戏棋”投放在其中,使得孩子在游戏的同时,还能进行复习。

  五、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学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的表达和表现是以语言为主要途径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表达和表现的方式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别是在孩子对活动过程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位幼儿的不同的兴趣所在。
  如在大班第一学期“变变变”的主题活动中,一次有关于“我们来变盐”的活动中,幼儿的记录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分别记录了“盐水倒进锅里——电热锅插电源——盐水开始冒泡——锅的上方出现白汽,用手感觉一下很热——锅里的水慢慢变少——有白色的小盐粒飞溅出来——水没了,白花花的盐变出来了——尝一尝,好咸好苦——大家去喝水呀!”这一系列的过程。孩子们的记录虽然不是自始至终十分完整,但是却体现出他们观察的独到之处,笔触生动,非常具有童趣。 
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就是以问激学,就是新《纲要》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比如说,幼儿期的孩子们往往分不清想像和现实的差别,他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我们对孩子们的问题稍加扩展,形成了一个大主题———“怎样去发现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在这个主题之下,我们结合和扩展了一些传统的主题。比如在认识感觉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如何综合运用感觉器官来判断物体的真假;在传统的“认识野生动物”的主题基础上加进了卡通形象、恐龙等内容来增加内容的复杂性,培养儿童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一些比较大的主题还有“物体是怎样动的”“物体是怎样变化的”“梦是真的吗”“人和动物死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些主题涉及的内容都很广泛,给我们非常大的灵活性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这些主题又都是来自孩子们的疑问,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和参与。通过这样的学习,幼儿无论从观察力、探索能力、想象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七、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国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大胆的尝试、摸索、探索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同时,它更应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普遍需求,迫使我们革新教学去顺应时代的变化。
  “研究性学习”具探究性、实践性的特征。在研究性学习中,幼儿不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去关注和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大班第一学期“亮眼看世界”的主题学习情景中,孩子们表变化着角度看世界,结果发现:站在高处看是一个样,往低处看又是一个样,翻个倒立看世界又是一个样。当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这惊奇的发现时,周思敏叫了起来:“潘老师,无论怎么看,天和地总连在一起,为什么啊?”她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孩子嚷嚷着:“是啊!潘老师!为什么呀?”顿时,我被问的一下子闷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中学的时候地理老师说过是由于地球是圆形的缘故,可我该怎么说这么深奥的答案,在说如果直接说的话,孩子能理解吗?于是我请来了教地理老师,通过做模型实验以及用故事的口吻讲述了其中的道理,孩子们嘟嚷着:“原来这样啊!”在此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使教师的角色变了,从知识的权威者变成了平等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数学教案:招待客人(7以内数的认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