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发展探析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infen 感谢 binfen 上传 0人参与

     80年代末以来,我国心理学界及幼儿教育界,开始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并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成果。如:冯晓霞(1991)在《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中,提出了婴儿早期的社会性情绪的积极性表现;周宗奎(1992)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揭示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在《婴儿心理学》中阐述了“社会情感“亲子交往“同伴交往”自我系统”等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庞丽娟(1994)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幼儿教育》中谈到了“儿童依恋的发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移情的研究”和“幼儿教师的期望与幼儿发展”等问题;由陈会昌主持全国协作研究的《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历时3年,于1994年发表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的总结报告及17篇儿童社会性研究的子课题报告。这些是当今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标志。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被认识,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面、准确的把握。儿童发展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理发展,二是心理发展,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缺一。而儿童心理发展本身又一分为二;一是认知方面的发展,二是非认知(即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等重要而且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一、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的论述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989)对社会性含义的解释:“广义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其中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同其他社会关系有密切的关联。就个人的社会性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募榷ɡ诽跫蜕缁峁叵?SPAN lang=EN-US>(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狭义含义有:(1)在形式社会学中,指人的社交与群居愤向,与‘社交性’近义,被视为社会的本质,(2)在社会计量学中,用来表示群体内个人对他人选择和拒绝的情绪倾向,(3)在微观社会学中指社会交往形态,系最最基本的分析单位。”
《心理学大辞典》(朱智贤主编,1989)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解释:“有时也称作儿童的社会化。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和重现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儿童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是
个多方面的过程,;其中包括掌握参加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自我调节、掌握交往技能等。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有依恋、模仿和认同。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劳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也包括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教师及有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周宗奎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1992)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括相同的内容。”
白爱宝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评价》(1994)中对社会性概念的解释为:“1.社会性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与结果,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等心理特征。2.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并提出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框架内容:“1.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与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2.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3.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4.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
陈会昌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1994)中提出了对社会性最新见解:“广义的社会性指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特征的总和,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性、政治特性、道德特性、经济特性、审美特性、哲学特性等等,它是和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相对而言的。狭义的社会性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性,它们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别人交往,接受别人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别人,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个体形成和发展这些社会心理特征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性强调人的社会特性发展和演变的结果,而社会化强调人的社会特性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笔者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是交往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及与其它人的社会交往等,二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年龄角色、性别角色、社会角色、交往规则、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自我意识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尊、自信及自我能力等。上述三个方面基本上可涵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我们常谈的依恋、情绪、亲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性别化、同伴关系、自我意识、行为规则等,均可分属于以上三个不同的方面。
二、学前儿童品德发生与发展的基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即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心理学大词典》,1989),品德反映了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品德表现于人的道德行为中,(2)由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所构成,(3)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作为个体心理现象的品德,自儿童出世逐步萌发产生,到6、7岁品德迅速形成和发展,但未达到成熟,而具有自身发展的特点。
儿童品德是在与成人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成人与婴儿的交往中,不断以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儿童种种道德的知识,帮助儿童了解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还经常以表情、动作和语言对儿童的行为给以不同的强化。在儿童与他人交往中渐渐意识到主体与客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对他人发生的影响,并逐渐依成人的评价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着最初的交往态度、交往技能及行为的定势。所以学前儿童是在社会性发生和自我意识发生的基础上出现最雏型的品德行为。儿童经历了社会性发生(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以后)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但3岁前只是品德的萌芽与产生时期,如懂得简单的好与不好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时有表现,但又时常违反,这年龄段的儿童品德具有适应性(儿童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人的行为相一致)、两义性(将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简单地分为两类,即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从他性(儿童判断行为的标准随从成人的赞许或批评)等特征。4、5岁儿童的品德发展继续保持了从他性的特点,晚期向自律性转化,出现一些自控行为的能力;随着儿童认识发展、经验的积累和接受成人的评价,儿童的道德认识在3岁以后有着明显的发展,但认识是表层的,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即从一个个具体的行为情境理解(解释)某种行为,情境变化或消失,儿童的行为亦将随之改变,所以学前儿童尚未能形成自觉的、稳定的品德。
综上,笔者对儿童品德发展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有如下表述:儿童品德是儿童社会性发生与发展的产物,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结果;儿童品德的萌发,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开始。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即品德发展;品德发展伴随人的发展终生,贯穿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的社会性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中。
三、品德教育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导向与促进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既应包含促进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应包含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本文已简介了近年儿童心理研究进入儿童社会性发展这一新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探明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些心理规律,如:3—9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其中4—5岁和7—8岁是发展的关键期,在9岁以前自我意识发展无男女儿童的性别差异(冉乃彦《3—9岁儿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性发展》,1994);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发生于新生儿期,是社会性情绪的最初表现,是积极性情绪,婴儿社会性情绪的表现特征是有相互性和主动性,婴儿对人的声音面貌及与人的接触交往表现出特殊的注意和兴趣,胜过于其他的新异刺激物(左其沛等《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对早期德育的启示》,1994);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且这种发展的关键年龄在3—5岁之间,但自我控制的各个因素的情况有差异,如情绪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6—7岁、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6—7岁、自制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在3—4岁和6—7岁、独立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3—4岁和7—8岁、动机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3—5岁,儿童自控能力发展还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童分数高于男童(谢军《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1994)。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探索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教育的正确实施提供了卓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一些研究者指出,儿童社会性发展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荷兰]科恩斯塔姆),父母、同伴、教师和其它社会因素对儿童社会化过程起影响作用(陈会昌),因此,儿童社会性发展除有其自身成熟因素影响外,更有决定意义的是依据心理学研究提供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创设适宜的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环境,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训练和组织方法等,这便是学前教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新课题。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方面,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即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影响渗透于儿童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中。品德教育的作用在于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方向,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导向作用。在我国现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正确地向学前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可引导儿童社会性朝向适应社会的需求与选择、有助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发展轨道,成为心理健康发展的、可爱的、快乐的儿童。为此,品德教育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与促进的重要作用。如若排除品德教育于学前教育之外,儿童社会性发展必将无推助力,无章无序,亲社会行为(向社会行为)不能大量出现,导致社会性发展走向异端。应该指出,包含品德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推助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将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学前儿童品德教育面临的改革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不容忽视、不容取消,但欲发挥其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必须进行改革。改革那些无助于促进(反而妨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品德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要重视品德教育的早期开始
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呈现社会性的情绪反映,已对接触的人发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乐趣,在1岁之后自我意识已在萌芽,2岁的婴儿在成人的影响下有了最初的分辨力,品德萌芽。婴儿早期表现的这些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说明了品德教育此时已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在婴儿的社会交往中(与成人或与儿童)可以养成好的心理素质和早期经验,如等待、忍让、控制、友好、守规则、独立、不抢别人手中的东西,等等,也可以养成不好的、较差的心理素质和经验,如爱哭、侵犯人、发脾气、依赖……等。早期品德教育,不在于、也不可能形成某些道德品质,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早期经验,为日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奠定基础(参考左其沛{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早期德育的启示》,1994)
2.学前儿童品德教育要重视社会性道德情感的培养
婴幼儿与人的接触交往是直接的、亲近的,对情绪与情感的感受是较容易获得的,而且易受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要满足儿童对情感的需求——被关怀、被爱,更要同时发展与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在我国大量的独生子女的存在和家长不当的宠爱观存在的当代,爱的教育尤其重要。情感是行为的内在动力,自幼富有同情心与爱人的情感是利他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力。对5—6岁儿童移情训练的实验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可大量提升。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中惯用的外部强化手段,如大量使用奖惩,用纪律、管束等高压手段,用严厉的冷面孔等。加强社会性情感教育与培养,增进儿童内部的情感动力,以儿童爱人之心唤起他对人的关心、帮助。奖惩手段的使用务求合理、适度。
3.在儿童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品德
“德育的基础是实践活动”(左其沛,1994),学前儿童德育也应遵循。在儿童与成人交往、与小朋友游戏、独自游戏、集体游戏或在盥洗、进餐、娱乐等等实践活动中,儿童接受教导,相互影响学习,积累个人成功与失败体验,受感化,受训练,受奖励等。我们必须改变说教式的德育,改变成人单向灌输式的德育,改变孤立的德育活动。将有目的、有计划的品德教育融于多种实践活动中,增强多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教育性、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4.重视品德教育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儿童是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受到品德锻炼与培养的,儿童的实践活动必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才能顺利进行,儿童要和成人及同伴在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满足、友好、平等的关系中进行活动。为此,教育要弓I导儿童逐渐认识、理解与体会上述关系,据此进行培养。 
5.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儿童主体性功能
婴儿在摇篮中的社会性情绪发生便是儿童主体性的最初表现,可以说儿童社会性发生即包含了主体性发生。随着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也随之发展,它以更多样的方式,在丰富、深刻的领域中表现着。传统以灌输方法实施的德育、事发后再教育与惩处的方式以及由成人做判官等都是无视儿童主动性的表现。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可从儿童的实际能力与心理水平出发,为儿童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最近我们实验研究的一些幼儿品德教育技术,如体验尝试法、讨论法、价值澄清法、评价法、练习法的运用,都充分给予儿童自主抉择的机会,在儿童相互交往中,鼓励儿童自己解决疑难和纠纷等。
6.学前儿童品德、教育要切实可行,务求实效
品德教育要改变大而空、高而深、不切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的内容,宜以情感和行为培养为主线,拟定浅显、具体、为儿童切实可行、适应各年龄组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培养要求,从小处着眼,点点滴滴实施教育,务求实效,促使儿童社会性良的发展,为日后发展奠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童话故事FLASH欣赏:狮子王 第四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