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追踪---婷婷变了
徐梦婷,3岁,女孩,气质属于胆汁质,神经活动反映强而不稳定,容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与同伴游戏中疆场出现争夺行为,不会谦让;对事物敏感,情绪强烈,动作敏捷,容易激动,爱发脾气。
针对这个孩子的性格和行为表现,我制定的个案教育目标是:能和同伴一起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体验分享才快乐的愉快情感,逐步增强自控能力,培养坚持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案例一:抢玩具(九月份)
入园第一天,徐梦婷对幼儿园的环境十分感兴趣,一会儿到娃娃家烧饭、一会儿去“小房子”抱娃娃,过了一会儿,她又去抢别人带来的玩具,史康利小朋友“呜呜呜”哭着:“老师,她抢我的汽车……”。
分析:
徐梦婷的争抢行为是因为她对玩具产生的兴趣和急于求玩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这与婴幼儿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有关,他们往往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想相处。
对策:
1、托班幼儿的游戏主要以‘平行游戏“为主,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玩汽车,因此我们应增添足量的汽车,满足多数孩子的需求,从环境与材料提供上避免婴幼儿在游戏中争抢行为。
2、通过故事《大家一起玩》,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强让,不争抢玩具,逐步体验分享才快乐的愉快情感。
案例二:打人(十月份)
一天,婷婷看见王锦妮和李娜在争抢玩具,就走过去打了李娜,离园的时候,班上的小朋友告诉婷婷的爷爷说:“今天,婷婷打了李娜。”婷婷爷爷听了火冒三丈,立即走到婷婷身边:“啪啪”两下屁股,婷婷放声大哭……。
分析:
从这个例子中看出婷婷有帮助同伴的良好意愿,但是缺乏帮助同伴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如果家长在家庭中习惯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当孩子和同伴有矛盾时,也会自然地学会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对策:
1、肯定婷婷帮助同伴的愿望,改善婷婷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用游戏,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教婷婷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商量和求助,引导她不打人、不骂人,学做“乖宝宝”。
2、重视家园共育,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达成共识。我向婷婷的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要求他们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和激励婷婷。并强调对于胆汁质、外向型孩子,家长不能采取偏激的教育方式,而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为孩子们设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案例三:破坏玩具(十一月份)
一天来园,婷婷看到龚子熠妈妈送她来幼儿园时亲热的样子,她呆呆地望了很长时间。这一天,她的情绪产生了很大变化;她走到娃娃家,用力撕扯玩具“妈妈”的衣服。我问她为什么将“妈妈”玩具拉坏,她说:“我不喜欢妈妈”,我又追问婷婷为什么,婷婷说:“因为妈妈不要我,她一直不陪我玩,我也不要她了。”随后就将玩具“妈妈”扔在一边地上走开了。
分析:
婷婷的行为使我感到,她在家中可能得不到她需要的关注和情感满足,未满足要求使她看到龚子熠和妈妈亲热的瞬间受到伤害,所以便将对妈妈的“恨”发泄在玩具“妈妈”身上。
对策:
1、运用情感迁移法和情绪感染法增加教师和妈妈与她交往的频率,使她感到我和妈妈,对她的爱护和关心,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求。
2运用情景表演法,通过大带小活动,如,让婷婷参加姐姐扮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关心小宝宝,从而养成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案例四:婷婷变了(十二月份)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研究,婷婷渐渐地变了。今天,婷婷对建构区的搭积木活动很感兴趣,她安静而专注地用心搭出好几个作品,如“公园里的花”和“动物房子”等,还高兴地帮助旁边的同伴一起动脑筋搭出了“幼儿园”。看到婷婷的进步,讲评时我把徐梦婷搭出的新作品展示给同伴,并表扬了她的聪明和乐于助人,大家拍手表扬她并说跟婷婷姐姐学习。婷婷难为情地低下头,并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离园前,班上小朋友指出婷婷拼搭的“花”及“动物房子”抢着对婷婷爷爷说:“这是婷婷搭的。”“老师还表扬她的”。爷爷高兴地抱起婷婷亲了她一下。
分析:
婷婷在游戏中,初步学会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到大家一起玩的快乐,初步学会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帮助同伴。
对策:
1、展示幼儿作品,让爷爷、家人体会到孩子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我和家长都要坚持科学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关注和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的成长。
2、通过主题《我喜欢的动物》活动,激发幼儿的情感,有愿做好宝宝的愿望,使她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思:
通过一个阶段的个案跟踪研究,婷婷渐渐地变了,逐渐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现在她乐意与同伴一起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喜欢在活动中主动帮助同伴。在幼儿共同生活游戏中,她能以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影响集体,并热心为同伴服务,成了大家的“好伙伴”。渐渐地,她在同伴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威信,同伴们都愿意接纳她,亲近她,还经常表扬她。
通过对徐梦婷的研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要善于以内用师爱及教育机智,架设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1、情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核心,因此,婴幼儿必须要做到“以情动情”“因人施教”。
2、教师要把观察放在首位,走近婴幼儿,关注婴幼儿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要不断观察婴幼儿的行为,不断分析和解读婴幼儿行为的原因,并思考有效的教育策略。
手工材料
关键词:个案
- 个案分析与思考:承诺莫“夭折” 2012/10/22
- 幼儿园个案及思考:让抑郁消散 2012/10/19
- 托班幼儿入园 行为表现个案分析 2012/07/28
- 小班幼儿交往个案的分析与指导 2012/07/17
- 个案分析:结构游戏中的观察与分析 2012/01/03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