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的研究
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的研究
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幼儿园 赵菊
一、研究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幼儿教育是以3-6岁幼儿作为对象的教育,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多年来的幼儿教育实践,开阔了幼儿教师的眼界,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视野,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幼儿园的教育过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让幼儿经历探究过程,这就导致有的教师为了让孩子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采用简单化的方法向幼儿灌输知识,试图让幼儿记住一些甚至超越他们理解能力的知识,以上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幼儿教育实践,背离了幼儿教育所应具有的特质:启蒙性、趣味性。
二、理性思考
主题活动,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顺应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把尊重幼儿发展规律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从综合性入手合理地选择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科学地组织教育过程,使幼儿园的教育更有效地发挥整体功能,它具体落实到以“主题”的形式建构,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他认为“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做”是获得直接经验,获得真知的最好途径,要“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极有见地的,也是符合皮亚杰发展理论的“活动”“操作”观点的。因此,我认为,新的教学观应当是:教学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机会是什么呢?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三、研究目的
1、通过幼儿亲身的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
2、充分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和探索,注重培
养幼儿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内容:
(1)研究如何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或自主开发设计具有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分两类:综合主题活动和“做中学”科学实践主题活动。
(2)研究在主题活动中,如何为幼儿提供大量能与之发生交互影响作用的环境、材料,启发幼儿通过自主性探究,获得经验。
(3)研究如何体现“做中学”思想,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儿童动手动脑的“做”和“玩”的过程。
2、方法:行动研究法、观察记录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3、途径:
(1)宽松的心理环境。
(2)体现自主参与的主题墙饰、区角环境、日常生活、游戏。
(3)在“做”中学,可自主参与的操作。
(4)充分发挥家庭、社区资源的作用,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五、研究实施
1、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8月)
(1)制定本学期课题活动计划,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国内外与课题有关的研究现状。
(2)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培训。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
(1)研究自主性探究主题活动的内容、结构、特点。
(2)自主性探究活动的现场开放、观摩活动。
(3)阶段性小结,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
(1)全面总结,收集资料、照片。
(2)撰写有关论文。
2、预期成果
(1)自主探究性主题活动案例或论文多篇。
(2)有成功的公开观摩活动。
手工材料
关键词:自主探究
- 运用“激励—发现”模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2013/02/06
- 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究的环境 2013/01/12
- 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2008/03/15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