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绘画活动
小班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对绘画活动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刚从涂鸦阶段向象征阶段过渡,受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小肌肉动作的发展、简单的基本功、技能技巧的训练会使兴趣很快地转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更无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缺乏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幼儿天真活泼的绘画兴趣。
3-4岁幼儿天性就是爱玩,玩是第一需要,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画画与玩巧妙地结合起来,像做游戏一样教幼儿画画,使幼儿觉得好玩,愿意去参与,去玩,在玩中完善身体的各器官,在玩中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游戏化美术教学,在小班幼儿当中是非常可行的,通过游戏与美术活动的结合,通过游戏让幼儿有更充分的生活感受,就使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更能提高绘画的积极性。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玩色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
一幅成功的儿童作品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了色彩,孩子们无法将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表现出来,因此,色彩运用较之其他绘画技能技巧更为重要,它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
小班的孩子爱用各种颜色乱涂乱画,我们先引导他们认识几种基本颜色,再通过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掌握红、绿、黄、蓝、棕、黑等几种常见色。如:给各色片片找家、给各色油画棒找家、给小动物穿衣服等,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识和敏感性。
当孩子们对色彩有了浓厚兴趣时,再带孩子们开展一些填色、涂色活动。如:娃娃家的娃娃想吃红苹果,请小朋友帮忙给苹果涂成红色的;小娃娃的衣服不漂亮,请小朋友给她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等,来引导孩子们主动参加涂色、填色活动。
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康活泼的个性及丰富的用色手法,还尽量鼓励孩子们用鲜艳、漂亮的颜色来装饰,如:树叶是五颜六色的,雨点是七彩的、小鸟的羽毛是五彩缤纷的……
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因此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如:滚珠画,运用弹珠带着颜料的滚动,在纸上留下一条条的线,由一条条的线组成一幅漂亮的画,我们可以说是鱼网、篱笆、车轮印等,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地做了一张画。这个过程没有老师大量的说教,让孩子勉强地学习,而在弹珠滚来滚去之间一幅图画就出来了,孩子们也在愉快的心情中看到了成功的作品。
废报纸拓画,首先让幼儿撕报纸,把报纸撕出一块,团成一团,然后蘸上颜料拓印。整个过程幼儿都在愉快的情绪下活动。让幼儿觉得是在玩,而不把绘画的概念强加给孩子,使孩子在觉得好玩以后才会有兴趣,才会乐意一起活动。
棉签画,棉签的小棒上包着棉花,蘸上水粉颜料进行绘画,色彩强烈、反差大、效果好,因此孩子们都很喜欢棉签画。
印章画,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用这些印章蘸上颜料,能自主地印出各种图案。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印着印章,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
排水画,通过练习给图画平涂底色,让幼儿感受水粉颜料涂在蜡笔画上的神奇效果,使图画更漂亮,从而给幼儿带来画画的快乐。
因此,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作画,使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创设游戏情景,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绘画活动缺乏目的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会作意志上的种种努力,而完全依靠外界环境与教学中提供的各种适当的刺激去作画。所以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努力创造一个美妙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能引起幼儿情绪激动的情境与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使之亲临其境,产生追求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
1、和笔宝宝跳舞,引导幼儿喜欢绘画。基本技能练习时,先引导孩子们和油画棒宝宝做好朋友,让小朋友抱着笔宝宝一起跳舞。不要强调如何握笔、如何绘画,而是放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小朋友“抱”着油画棒在纸上跳着圆圈舞、波浪舞、点点舞……小朋友在活动中快乐地跳动,此时没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不会画”没有一个小朋友“垂头丧气”不愿画。
2、添画游戏,促进幼儿作画的兴趣。为了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作画前,会在纸上画上一些漂亮而有趣的图画,然后请幼儿继续画下去,这些添画的部分尽管很简单,但在整个画面上不可少。比如,绘画小蝌蚪时,在纸上画上青蛙,引导孩子说说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怎样的?请小朋友为青蛙妈妈找宝宝,孩子们对这种游戏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为愉快地添画小蝌蚪。
3、朗诵儿歌,学习绘画技能。幼儿学习基本技能时,如果直接告诉他们怎样画,他们会觉得很枯燥,而且不容易掌握。于是在教学时,可以一边画一边说:"圆圆圆……圆起来"。慢慢地将圆形的起点和终点合拢。画葡萄时,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个小圆,三个伙伴,许多小圆靠在一起,变成葡萄一串串"。这样可增强画圆时的感情色彩,使作画活动具有游戏意味,能够强化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圆的构成是弧形线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下到上,由右到左,顺着一个方向由起点到终点连接而成。
4、故事启迪,增强幼儿的绘画的欲望。 幼儿爱听故事,老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幼儿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如:在学习画小草时,老师以“小兔吃青草”的故事来引导幼儿练习从下往上画直线。如:有一只小兔早上起床后,觉得肚子饿了,想吃青草,它来到外面一看,呀,小草都没了,怎么办呢?通过简短的小故事来引导幼儿画小草。
绘画活动中还有很多种导入方法,如采用实物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等等,以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
三、教师和同伴的鼓励,提高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
首先,在绘画过程中,要增强幼儿绘画的自信心、成功感。
绘画过程中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无论是对绘画能力强还是弱的孩子,教师都应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意地接纳每个孩子的作品,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例如:孩子在绘画中,把头发涂成绿色,不要加以指责,反而表扬他的勇于创作的精神。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中,边画边说话的现象较多,也不要横加制止,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绘画环境。
其次,评价时,要展示每个孩子的作品,鼓励与肯定为主。
孩子们非常重视使他们花费了不少心血的作品,非常注重成人对他们作品的态度,由此来评价自己作品的好坏。因此,活动结束后,要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对孩子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以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所作的努力,用赞赏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让幼儿知道他们的作品是被接受的。在这样的鼓励下,幼儿会体验到成功感,并对绘画充满兴趣。即“在鼓励中创造表现”。及时对幼儿的绘画成果加以肯定、鼓励、表扬。在这样的鼓励表扬下,幼儿会对绘画充满信心。
通过这一评价环节,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画“花衣裳”的绘画活动中,通过为娃娃做花衣裳引出活动的主题,在进行评价欣赏时,再以娃娃的身份和幼儿一块欣赏幼儿的作品。
纲要精神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技巧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早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该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的表达,克服过分的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话要求的偏向。”我们应该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空间,让她们画出心中的画。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应该让儿童自由的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御自己的才能。”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非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鄙视教人画画,其作用是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我们不应该为了让幼儿学会画画而叫幼儿画画,重要的是让幼儿在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我们通过画了解幼儿的内心。
《纲要》中也曾多次提出,激发兴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是遵循儿童艺术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大地上开出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艺术教育之花。
手工材料
关键词:绘画
- 让绘画成为游戏,让游戏成为生活 2013/02/28
- 借助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2013/02/03
- 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六法” 2013/02/02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2013/02/01
-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3/01/3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