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新生常规培养策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ngxiangyu 感谢 jingxiangyu 上传 0人参与

      新生一入园,幼儿园就热闹非凡,哭闹、耍赖、反抗的场景比比皆是。于孩子而言,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独立挑战的开始:陌生的人群与环境,约束的集体生活,还必须凡事亲历亲为;对于教师来说,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生活,掌握新规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则是当务之急。现就新生常规培养总结以下七个策略,供各位同行借鉴。
策略一:缓兵之计
  案例1 《让我一次哭个够》
  丁丁已经和妈妈说好了上幼儿园不哭的,可是不知为什么看见妈妈离开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可他不想让别人看见,妈妈说过男子汉不准哭,要不会让人笑话的。偏偏这时张老师走过来,丁丁把头低下来。“丁丁你怎么啦?”丁丁把头扭向另一边。张老师摸了摸丁丁的头,“这多象妈妈的手呀!”丁丁眼睛又泛酸了。“丁丁勇敢,妈妈下午早早就会来接你的。”一听见“妈妈”两个字,丁丁的眼泪又忍不住哗啦啦掉下来了。他真想躲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丁丁别哭,天天,你来爱一下丁丁。”小朋友都围了过来……
  教师要求幼儿不要哭,对幼儿可能形成两方面的影响:1、积极的迁移幼儿的注意力,成功地转移幼儿的情感寄托;2、压抑幼儿的不良情绪,对幼儿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面对上述幼儿,与其不适宜的关爱,不如让幼儿的消极情绪得以完全释放,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
  案例2 《幼儿园一点都不好玩》
  要上幼儿园了,妈妈说幼儿园有小朋友、有老师、还有许多好玩的,我真想上幼儿园呀!走进小一班,真的有许多小朋友。“小朋友们快坐好,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做个自我介绍。”什么叫自我介绍,时间怎么这么长,这是什么玩具,让我看看。“文文,别动,坐回椅子上。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玩玩具的时间到了,李老师给我们发玩具,这个玩具我家也有,“李老师,我不想玩这个玩具。”“为什么不想玩,这个玩具多好玩呀。玲玲,谁欺负你了……”老师离开了,我想到楼下的大型器械上玩,“文文,你要到哪去,不准出去。”砰——“老师,不要关门。”
  我不想上幼儿园了,那儿一点都不好玩。
  要让幼儿能在幼儿园学到东西,首先他必须喜欢到幼儿园来,如果幼儿不来幼儿园,在园学习又从何谈起呢。一开园就急于求成的对幼儿要求这要求那,只会让幼儿对上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参观熟悉幼儿园,让孩子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家庭生活不同的独特魅力,引起幼儿对老师的亲密、对同伴的好感、对幼儿园的向往,这才是最重要的。
  策略二:取信于幼
  案例3 《老师,你不是答应过我吗》
  彬彬一直哭个不停,王老师说:“彬彬别哭,王老师去给你妈妈打电话。”“好。”过一会儿王老师走过来,彬彬哭着说:“王老师,你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叫她来接我。”“好,王老师就去给妈妈打电话。”又过了一会儿,彬彬又问起电话的事,王老师说:“妈妈说她很快就来接你。”可是,小朋友一个一个都被接走了,妈妈怎么还没来,彬彬大哭起来,他还会相信王老师的话吗?
  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的承诺,答应幼儿做的事,就应该给予及时适当的反馈,做不到的事就不要随便应允。给予幼儿适当的期望,如:“妈妈说今天会第一个来接。”并兑现承诺,然后告诉孩子“老师说话算数,你也要说话算数。”孩子形成了对教师的信赖感、安全感,各项教育工作就能够更好地得到落实。
  案例4 《他到底怎么啦》
  开园一段时间了,悦航的妈妈问起的他在幼儿园的情况时,张老师竭尽脑汁收寻到的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就对悦航的妈妈说:“他很文静,挺好的。”
  最近不知怎么啦,悦航好几天没上幼儿园,这是张老师在点名的时候发现的,张老师决定家访。来到悦航家,悦航又是问好又是搬椅子,与幼儿园的他判若两人,张老师问及悦航的情况,妈妈说:“这两天要上幼儿园时他就说肚子疼,但在家里就好好的,也不知怎么啦。”张老师对悦航说:“悦航,你现在肚子还疼吗?”悦航立刻躲到妈妈的身后不说话了。悦航的妈妈说:“张老师,有句话我不知该说不该说,悦航说老师不喜欢他。他说老师喜欢抱着爱哭的小雨,会给打人的东东小红星,可从来没有抱过他。”听了这些话,张老师愣住了,她没想到自己微小的言行在那么孩子眼中却被放的那么大。
  在幼儿园中有一类幼儿很容易被教师与同伴忽视,他们既不调皮捣蛋、又不锋芒毕露,安静地处于教室一角,但是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却是最丰富的。他们不会主动向老师同伴示好,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并且将教师对其他幼儿做的一切尽收眼底。而后孩子在家中就会通过其他方式反映自己地感受。由此可见,幼儿心理适应的形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反复多变,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扪心自问:“我关注到每位孩子了吗?我的应答方式适合她吗?她表面这么做了,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吗?请记住:只有让每位孩子都信赖、都喜欢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策略三:声东击西
  案例5 《睡觉的故事》
  午睡时间到啦!”任凭皮皮还在哭闹,李老师边帮他脱衣服,边用轻柔的声音讲起故事:“森林里有个瞌睡仙子,他有一个瞌睡魔棒,魔棒点到谁的头上,谁就会想睡觉。瞧,瞌睡仙子来到小松鼠身边轻轻一点,松鼠睡着啦!瞌睡仙子来到小兔身边轻轻一点,小兔睡着啦!……瞌睡仙子朝整个寝室一点,大家都睡着啦!”慢慢的,皮皮安静了下来,聚精会神的听李老师讲故事,当李老师的“魔棒”点到他的头上时,他躺了下来,随着轻柔的《摇篮曲》响起,皮皮进入了梦乡。
  看见幼儿哭闹,我们就会去哄,结果孩子越哭越大声,教师越来越心烦;看见幼儿拿着玩具在桌子上乱敲,我们会大声制止,惹得全班幼儿一起敲桌子,教师怒火中烧……看见幼儿许多“不良行为”,我们首先想到的为什么总是压制?难道非如此不能体现教师的威严?我们是否能借鉴李老师的经验,淡化幼儿当时的行为意识,转移其注意力,让幼儿在相反的环境、氛围作用下,逐步减弱错误行为的抵抗力,最终受到群体的同化。《规程》中提到,教师应“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在正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既培养了幼儿处事不惊不躁的良好习惯,又有助于班级体和谐、温馨氛围的形成。 
  策略四:感官暗示
  ●图示
  冗长繁杂的语言解释让幼儿既听不明白又记不长久,教师也苦于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强调。图示法的好处就在于:1、直观明了,幼儿便于模仿;2、作为一个不说话的老师时刻提醒监督幼儿的行为。
  案例6 《我们来洗手》
  洗手这个环节到底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每次洗手前陈老师都反复强调,可到了洗手时,有的忘了卷袖子,有的随便搓一搓,老师顾了这顾不了那,真是煞费脑筋。于是陈老师想了个办法,用图画把每个步骤都画出来贴在洗手池上。孩子们看见了很好奇,问:“老师,那上面画的是什么呀?”陈老师说:“你们猜一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我看见了手,还有水龙头在流水。”“是洗手呀。”“画里教我们怎么洗呢?”教师引导孩子们一一理解图意,并跟着学做一遍。“今天小朋友真棒,学会自己看图来洗手。下次老师可什么也不说了,看看谁最能干,能够自己看着图把小手洗干净。”以后不用教师过多讲解,孩子们自己看着图就慢慢熟练掌握了。有的小朋友还细心地向当天没来的孩子讲解,俨然一位小老师的样子呢。 
  关于图示法我还总结了以下三点要求:1、一张图一个动作,否则不利于幼儿操作;2、操作前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画中的含义,务必让每个幼儿都明确;3、激发幼儿对图例的兴趣与模仿。
  ●语言
  案例7 儿歌《洗手》
  自己挽上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我们摸摸香肥皂,大家一起来洗手。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指头手指头搓搓。关上水龙头,小手甩三下,别忘擦一擦,小手洗好啦!
  一张步骤图再配上一首有趣的儿歌,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儿歌念完了,手也该洗好了,减少了个别幼儿玩水的现象。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触类旁通,如边唱歌边收拾玩具,边做律动边排队,既提高幼儿的操作兴趣,又能起到自我提醒、自我监督的作用,让幼儿形成一个明确具体的时间观。
  策略五:化整为零
  案例8 《小火车终于开起来了》
  第一天, 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扮成一辆一辆的小汽车出去玩。
  第三天,孩子们两两合作,扮成一辆带车厢的卡车出去玩。
  第五天,孩子们扮成一列火车,缓缓驶出教室。
  上述的“第几天”只是代指,表明为了让幼儿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教师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让幼儿懂得要跟着老师走;第二步,让幼儿学习如何跟着同伴走,解决“一个跟着一个走”中的难点问题;第三步,完整学习。实践中很多常规对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如果一味地追求一步到位,只会欲速则不达,最好的办法是将其分解进行,各个突破,避免要求过多,顾此失彼。对幼儿来说,也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常规的培养重在统一与坚持、难也在统一与坚持。教师在教育家长进行家园一致配合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统一。对于本班各环节的要求,应该是由两名教师协同保育员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与能力共同制定出来,并坚持按要求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明确规则、养成习惯。否则,朝定夕改的规则只会让幼儿不知所措,最终导致常规的混乱、无秩序。
  常规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教师们切忌要求过多、管得过严、教得过急,而应该多一点耐心,给孩子多一个支持、多一份信任、多一些引导,相信孩子一定能很快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绘本故事阅读下载:妈妈(阿狸的故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