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听说游戏中感受快乐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案例描述: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听说游戏《白鹅与狐狸》,当我告诉孩子们要带他们做一个超级好玩的游戏时,孩子们都高兴的大叫“耶”。在孩子们的一片欢呼声中,我拿出大白鹅挂件挂上,说:“谁愿意当小白鹅,想当小白鹅的小朋友要学会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水里游。”看到漂亮的白鹅挂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来做游戏。于是我便从座位最左边的幼儿开始请“小白鹅”做游戏。其余的幼儿在旁边等待……  
第一遍游戏开始了,我将小白鹅挂饰给部分孩子挂在脖子上,请这部分孩子站到“河”边,带领他们边做游戏边讲解规则,告诉他们当儿歌念完后,狐狸出来时才能跳入“河”中,我同时强调儿歌名称是《白鹅与狐狸》,然后带领孩子开始游戏。我始终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学玩游戏……而孩子们的兴趣一直很高,他们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习,在旁边等待的孩子也同样保持着相同的兴奋,整个活动在孩子们的兴趣昂然中结束。  
评析:  
1、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用自身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有效调动了幼儿做游戏的欲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积极的气氛,这时教师发起的积极行为,促进了幼儿敏感性反应,为教师与幼儿互动提供了动机和可能。但当教师从座位最左边按次序请“小白鹅”做游戏时,只注重了与部分幼儿进行互动,忽视了其余幼儿,这时,若教师提的问题:“谁愿意当小白鹅?幼儿回答后,鹅妈妈的角色可以让其余没有请到的幼儿来扮演,并集体回答:“对对对,你是我的小白鹅。”就有效发挥了师幼互动的扩散性的影响,产生场效应。从而体现一种整体的互动氛围,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2、教师抓住了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用形象的学具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产生兴趣点。促进了幼儿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对游戏的规则意识不强,教师可以带领一个幼儿进行示范,但不要邀请太多的幼儿,影响其余幼儿对游戏过程的观察、理解,在这里教师的行为过多注重了对教学活动内容的传授,注重教学的效益,忽视了自己应全面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反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指导者。教师在每一遍游戏前说儿歌名称时的强调语气,容易让幼儿更多关注对儿歌内容的掌握,忽视对游戏的学习,在这里教师若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根据幼儿的需要,给幼儿足够的关注,让幼儿始终与教师保持积极的互动,在游戏中得到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幼儿得到积极的发展。  
反思:  
在这一活动中,我首先给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在心理上给幼儿创设了轻松学习的心理环境,为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供了前提。因为对小班幼儿来说,就其年龄特点,他们对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具非常关注,能引发幼儿的兴趣,集中思想,积极思维。而教师用亲切地语气,和蔼、平等的态度,并结合形象的图片有效帮助了幼儿回忆儿歌的内容。孩子们都很积极的跟着老师大声的朗诵儿歌。教师用这种关怀、接纳、尊重幼儿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有效促进了师幼互动。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 家陈鹤琴 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在游戏,因此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教学。一开始,教师只是让孩子们欣赏儿歌,感受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我边要求孩子们遵守儿歌的游戏规则;最后,让孩子们再次游戏时,我就加深了难度,要求边游戏边朗诵儿歌,同时还要遵守游戏规则。在一遍又一遍的游戏中,巩固对儿歌的理解,虽然这是种重复的游戏过程,但孩子们却丝毫没有一点厌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游戏的魅力,也是他们的生活。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减法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