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笔记:偶拾
珠子撒了以后:
早晨,天天、恒恒、林林在娃娃家玩“喂娃娃”的游戏,他们你一勺我一勺地把盘子里的珠子舀到瓶子里,玩得可认真了。突然,林林不小心把装珠子的瓶子弄翻了,珠子“噼里啪啦”撒满一地,天天、恒恒看了放声大笑,还故意把自己瓶子里的珠子往地上倒,珠子的弹跳声和孩子的笑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吵死了。”在旁边图书区看书的孩子不乐意了。我赶紧走过去,林林一看见我便收起了笑容,不声不响地弯下腰去捡地上的珠子。“林林好样的!”我边表扬林林边帮着捡珠子,天天、恒恒也蹲下来一起捡。捡着捡着,不知怎么搞的,天天手上的瓶子滑了下来,珠子“噼里啪啦”又掉到了地上,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阵大笑。这时我有点气恼,但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我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问:“你们笑什么呢?”“珠子太好玩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怎么个好玩法啊?”恒恒说:“珠子掉在地上的声音真好听。”天天说:“珠子掉下来像放烟花一样,好看极了!”林林说:“珠子铺在地上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地毯,很漂亮。”“珠子往地上掉的时候好像在跳舞。”恒恒接着说。孩子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想不到珠子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还让他们产生了美好的联想。
然而,天天他们的行为还是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活动。怎样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又不使他们影响同伴呢?我有意问:“你们玩得很开心,但是旁边看书的小朋友觉得太吵了,怎么办呢?”在我的启发下,他们在隔壁卧室找了一块空地,为了不让珠子滚开,他们搬来大纸箱围在四周,一个被孩子们叫作“噼里啪啦”的区角就这么建成了。在那里,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游戏,自主探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好玩的瓶盖:
偶尔发现,我们教室的玩具柜里有一罐瓶盖,红红绿绿的,非常好看。原来是上学期上《火箭上天》活动时让孩子们收集雪碧、可乐瓶留下来的。扔了怪可惜的,于是我灵机一动放入了我班的科学探索区。区域活动时,当我向孩子们说明这罐瓶盖是给他们当玩具的时候,他们一脸的疑惑,有的孩子甚至问我:“老师,你是骗我们的吧。瓶盖怎么当玩具呢?”“是呀,今天就要让你们想一想、玩一玩瓶盖的各种玩法。”有很多孩子想到了“瓶盖可以滚来滚去”;还有几个孩子想到了“瓶盖可以转”,经过一番猜想后,孩子们开始了最初的摸索,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只见孩子们或趴着,或蹲着,或站着。他们有的在弹瓶盖,比谁弹得远有的在转瓶盖,比谁转的时间长有的在抛瓶盖,比谁抛得高,有的在垒瓶盖。比谁垒得高:
看着眼前的情形,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了,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玩的:我们曾这样玩过香烟盒、玩过小石子、还玩过小木棒,任何一件废弃的小物品都能让我们玩上半天。我们小时候虽然没有可爱的长毛绒动物、没有电动汽车,可现在想起来.我们小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玩的东西。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玩具越来越精美、昂贵,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就算是最普通的瓶盖也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体验。其实这不能怪孩子们,因为我们自己也差点忘了那段渐渐远去的岁月,差点忘了陪我们度过童年的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
以后.我还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寻找那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玩具,重温那简单又朴实的快乐。
手工材料
关键词:偶拾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