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笔记:美丽的春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东风吹绿又一年”。随着气温的上升,春天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和孩子们学习的有关春天的诗句也越来越多。在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有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不仅让我的回忆浮想联翩。
我儿时在农村最爱去野外,挑荠菜,挑马兰,奶奶最喜欢的枸杞头也是我小心翼翼的从河边采摘回来的,当这些水灵灵的野菜在妈妈的手里或拌或炒,没一会就成了可可的菜。当然,吃对我并不重要,我享受的是那分春天的风和日丽,在田埂上和同伴的追逐、嬉闹。当和孩子们学到这首古诗时,儿时的欢乐又历历在目。现在都市的孩子已经被水泥钢筋、车声喧闹给淹没了。学到这样的一首古诗,何不让孩子们和我一起重温往日的欢笑呢。
那我们就从蒌蒿开始吧。蒌蒿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有着药用价值。但它浑身散发的气味把小朋友给拒之门外。在一个明媚阳光的早晨,阿姨把一大堆没采摘的蒌蒿拿到了教室。小朋友一个个欢呼雀跃,磨拳擦掌,抢着、争着来摘蒌蒿。“孩子们,不着急,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蒌蒿吧?”原来这蒌蒿有根茎叶,我们吃的是它的茎,为了让阿姨炒起来更方便,我们还要把茎分成适当的几段。当我把话给讲完,孩子们已经是笑声一片,忙着要摘蒌蒿了。“老师,这蒌蒿怎么有一股怪怪的味道。”“不,这是清香。”“老师,我发现蒌蒿的叶子是尖尖的。”“老师,怎么蒌蒿下面的茎摘也摘不动?”“我来帮你,只要把外面的皮拨掉就好了……。”听着孩子们发出的惊喜,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发现自己又找回了那童年。
那天的活动孩子们可开心了,他们采摘了蒌蒿,还在网上找到了蒌蒿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亲自到食堂里看阿姨炒蒌蒿。在那天的品尝活动中,小朋友全把蒌蒿给吃了,没有一个小朋友挑着不要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保持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用手、鼻、口等多种感官来尝试,认识蒌蒿。反思孩子们为何有这么高的兴趣,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首先,环境是自由、宽松的。孩子们或说或笑,充分发挥着体内的激情。一会儿惊奇,一会儿舒心。他们想出各种方法。尝试着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体验着发现的乐趣。老师只是帮他们形成一种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用轻柔细语来和孩子们一起欢乐、惊喜。
其次,材料的可操作性。对这一根小小的蒌蒿,每个幼儿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或用手拉,或用鼻子闻,更有幼儿用舌头去舔。充分调动了身体的各个感官来探索蒌蒿,了解蒌蒿。老师只是为他们提供条件。仔细观察每位幼儿的举动。用大拇指、微笑等肢体语言来肯定孩子,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最后,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他们探索了多种合作的方式,且每组有自己的特色。有以男女分工的,有以个人为单位合作的。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尝试各种新的方法,屏弃不理想的方式,直至找到最合适自己组内的方式。老师为幼儿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让幼儿分享其他组的合作经验,并进行尝试。
手工材料
关键词:春天
-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歌》说课稿 2013/03/03
- 把春天还给孩子们 2013/03/01
- 春天的电话(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 2013/02/16
- 春天,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春菜 2012/03/19
-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设计:春天来了 2011/10/3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