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活动情景 捕捉教育素材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纲要》
一、 案例
早晨,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羊角球。“看,这里有一只大青虫!”苏郭昱大喊大叫起来。孩子们听到喊声,都围了过去。我也忙着跑过去,只见一条大青虫,在柳树下横躺着,有拇指那么粗,浑身棕绿色。本以为这么丑的青虫,孩子们会躲着它,可谁知,孩子们对它却很感兴趣:有的用小棍去拨弄;有的一边用手指者大青虫,一边还在招呼同伴,还有的蹲下身子,仔细地观看。我说:“大青虫多丑呀?你们想想是玩具好玩,还是大青虫好玩?”尽管这样,孩子们仍然对大青虫兴致不减,不断有人跑过去看。
孩子们回到教室后还在谈论着大青虫,于是,我取消了原先让孩子们折纸活动的计划,从而把话题引到了大青虫上。“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是一条大青虫。”“老师,它是怎样吃饭的?”“老师,大青虫的衣服为什么是这种颜色?”“老师,大青虫的家在哪里?”“老师,大青虫的爸爸妈妈在哪里呢?”……听着孩子们一个一个的问题,我忽然觉得大青虫可爱起来了。
二、分析与反思
1、充分认识和理解由孩子自主生成活动的教育价值
通过孩子们玩大青虫的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由孩子自主生成的活动是最受孩子欢迎、最能激发孩子积极性、求知欲的活动,由于它是一种幼儿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积极探索学习的过程,因此,这种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本次活动中孩子倾听的专注程度、持久性表现十分突出,胜过平时教师用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倾听他人说话的效果;还有,孩子们在谈到大青虫时所运用的语言也格外生动形象,这是与他们的自主探索、自我感受体验密不可分的;另外,本次活动中的一些年龄小、胆子小的幼儿也表现不俗,参与的积极性高。所有这些都表明由孩子自主生成的活动具有教师预设活动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2、提高观察的敏锐性,捕捉身边的教育素材
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尊重并接纳幼儿特有的兴趣、感受、需要及表现方式等,及时捕捉其中的教育素材,并给予指导。本次活动中,当幼儿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大青虫时,我立刻意识到大多数孩子的兴趣已从玩羊角球转移到了探究冰块上。教育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应时时刻刻把幼儿的主体性“装”在心里,允许他们观察,鼓励他们去发现,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和知识经验,将预设的教育内容和幼儿的自发生成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真正把幼儿的主体性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其他学习的活动当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积极投入、大胆尝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灵活调整教育计划,发挥活动最优效益
教师实施教育计划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外,还应灵活调整教育计划,把握教育时机,使活动发挥最优效益。本次活动中,若教师按原计划强拉幼儿玩羊角球,那么这种练习将是被动而低效的;再者若回教室后还是按计划进行折纸活动,则很有可能因幼儿的兴趣与思维还集中在“大青虫”上而影响活动效果。本次活动,教师两次调整教育计划,及时让幼儿自主探索大青虫及开展相关的谈话活动,从而促成了幼儿的有效学习,使活动达到了最优效果。(长泾中心幼儿园 夏美红)
关键词:情景
- 幼儿体验与美术表现的桥梁——情景绘画活动 2013/01/19
- 幼儿园教师随笔:“怒发冲冠”的情景转换 2012/10/17
- 幼儿园英文情景剧视频 2012/05/14
- 在情景中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语言领域教育论文 2012/04/21
- 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学情景创设 2012/04/1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