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告状”行为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积木不给我玩”,“老师,有小朋友把卫生间的门堵上了”,“老师他在吃饼干”……一时之间我不知道怎么办了,我跑去幼儿身边问情况,可是又有幼儿来告状了,可是我不能分身,对于又来告状的幼儿,我只能说等一下。 幼儿“告状”,这样的事情在幼儿园经常发生,该怎样解决这类问题?有时一个幼儿来告诉之后,会有好几个一起来告诉,相同的事情或者不同的事情。这时的我真希望自己能分身。
“老师王健在偷吃饼干了”,在小便洗手时,一个幼儿从卫生间跑出来说,接着有好几个幼儿也来反映。显然,来告状的幼儿已经意识到王健的行为跟别的小朋友不一致,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就吃起饼干,需要告诉“老师”。幼儿已经有了模糊的是非辨别能力,同时幼儿知道老师是最有权威。他们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渐渐懂得各种规则、规律,学会各种社会性行为。因此,看见有幼儿与自己的行为不一致时就想到了用告诉老师来解决。类似的还有区域活动时有幼儿跑来说:“老师他在玩积木”,“老师他画得不对”……
“老师易扬军他打我”一个长得像洋娃娃似的小女孩说,经了解,易扬军是想摸摸她的头并非像打她。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这个案例就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固定性、近似性、表面性所引起的。因为,易扬军平时有些暴力,脾气有点倔强,而且他想去摸摸李韵的头时被误认为是要打她了,摸的动作和打的动作有点相似,都要用手。因此幼儿告状与他的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有密切关系。
“老师,这是我捡到的”,朱嘉仪拿着捡来的积木走到我面前……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曾有研究表明,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出现的频率较高,因为此时的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有了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其实,幼儿“告状”行为一般是指幼儿在一日生活的过程中,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产生疑惑,并将这些疑惑向师长倾诉或反应,以期得到明确回应的一种行为。 幼儿“告状”的动机主要有五种,一是受了欺负,想寻找成人的保护;二是检举他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做出肯定;三是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四是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五是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面对这种种告状,作为老师首先不能因为幼儿喜欢告状而产生厌恶心理,当“告状”是完全正当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主持正义,批评教育被“告状”的幼儿,以树立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幼儿的告状都是些很小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出面解决,不利于幼儿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让一些胆小、依赖性强的幼儿产生错误心理。我们要常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捡到积木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引导他将积木送回家,也可以针对某一比较明显的告状问题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动脑筋,启发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一旦明确了处理方法,就会积极地去做。这样可以强化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可以采取帮助他们想办法或者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独立处理,一旦处理成功,老师则应及时表扬。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能力得到了发展。
最后,老师对待孩子告状的处理方式必须依据孩子的告状动机而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幼儿的告状行为会逐渐消失。
手工材料
关键词:告状
-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对策策略 2013/01/22
- 浅析幼儿园孩子的“告状” 2012/12/14
- 宝宝会告状了 好事?坏事? 2012/04/20
- 幼师随笔:正确对待孩子告状 2011/06/1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