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随笔:正确对待孩子告状
在班上,每天都有一些小孩跑来向我告状:“老师,胡XX打我。”“老师,顾XX玩玩具。”“老师武XX和蒋XX又在那里跑了。”等等这些琐碎的小事,刚开始时,我还是很有耐心的处理,可是孩子们觉得告状是件好玩的事情,发生了或看到了一点点事情,他都会来向你报告,而且还很好像很自豪。告状次数多了便觉得很烦,于是,我只能用:“好的,我知道了。”“我等一下就去找他”来敷衍跑来告状的孩子们。但有时候回想起来,却觉得孩子的告状行为其实并非是一件坏事,孩子跑来 向 老师告状,说明孩子 相信 老师, 相信 老师能够公正的处理,如果老师教育方法恰当,还会提高教育的效果。
我们知道,孩子一般都喜欢告状,尤其是在幼儿时期。这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幼儿年龄小,认识水平低,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认知过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直观性,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性还很差,因此他们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事缺乏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他们常常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却不会去分析自己做的如何,他们眼里只看的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然而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是权威的,是最受崇拜的,是最可信赖的,老师能做出最公正的处理,所以对老师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矛盾,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出现。在幼儿园里,每天大约有一半的孩子会出现告状行为,频繁的告状,又忙又累,有些老师不知如何制止这种行为,便会对“告状”的孩子产生反感。孩子的告状行为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待孩子告状的处理方式必须依据孩子的告状动机而定。根据研究发现,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别人欺负后,想要得到大人的保护。
教师在处理这类“告状”行为时,首先要了解产生矛盾的原因,再来进行调解和解决,对欺负者加以批评,对被欺负者给予安慰。
2、检举他人,希望大人们能够肯定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教师在处理这种打抱不平的“告状”行为时,应先问清情况后做出正确的处理,对于那些阻止和揭发他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其他的幼儿向其学习。
3、表现自己,想从大人那里得到表扬。
对于这类幼儿,教师首先应肯定他的表现,但也要深入了解情况,以防止有些幼儿为了得到表扬而乱告状的不良行为,避免幼儿不良心理的产生。
4、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不想受到批评和惩罚。
有些幼儿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却反告别人,对于此类情况,教师应先了解情况,对其给予批评,并让他知道做错了事情就应该改正而不是逃避。
5、嫉妒他人,想用告状来贬低别人。
在处理因嫉妒而发生的告状行为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不能够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的成为同伴们的榜样。
总之,不管幼儿是因哪种动机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教师都要正确的对待和处理,万万不能忽视。
手工材料
关键词:告状
-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对策策略 2013/01/22
- 浅析幼儿园孩子的“告状” 2012/12/14
- 宝宝会告状了 好事?坏事? 2012/04/20
- 浅析幼儿“告状”行为 2011/07/29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