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主题墙饰后续呈现——记我园园本教研的三次集体反思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nxiangyu 感谢 jinxiangyu 上传 0人参与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要具备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全新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仅凭个人反思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人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人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下就是以“主题墙饰后续呈现”为例,在我园园本教研中开展的一次集体反思。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主题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主题墙饰架起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桥梁。一面丰富的主题墙饰是一本会说话的书,活动的掠影、孩子的作品、教师的记录、家长的资料收集,一眼望去,丰富多彩,趣味盎然,主题活动的进程一览无遗。 
   于是,在主题活动中,我们总能看见教师忙碌着收集各种资料,并以最艺术、最美观的方式张贴上墙。幼儿园也会开展主题环境的评比,并以墙饰的丰富性、延展性、幼儿与家长的参与性来评判着这个班主题活动开展的优劣。一时间,从上至下,对主题墙饰的完美追求甚至超越了对孩子、对课程本身的研究。 
   然而,当一个主题轰轰烈烈地结束,那些辛苦收集、制作精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墙饰材料,又将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第一次集体反思 
   教师A:“一次主题活动结束后,好多墙饰上张贴的资料就被扔进了纸篓,想想真可惜,那可是我和孩子、家长扎扎实实、共同合作的成果见证啊!” 
   教师B:“是啊,昨天我班上的媛媛小朋友还问我:老师,我设计的兔子灯,还有我们元宵节搓汤圆的照片呢?今天怎么不见啦?” 
   教师C:“我也舍不得扔,可是如果不撕掉不扔掉,下一个主题紧接着就要来了,那些内容又往哪里贴呢?”…… 
   从老师们的交流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困惑,同时,我也意识到,虽然老师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固有的观念里,还是把墙饰当作了主题的附属品,认为既然主题活动结束了,就应该把它置换掉,而忽略了过往主题墙饰的教育价值。 

   第二次集体反思 
   “过往的主题墙饰会有哪些教育价值呢?”当我向老师们抛出这个问题后,老师们开始了新的反思,思维火花的碰撞在继续: 
   教师D:“过往的主题墙饰应该还是有它的价值的,那是孩子经验的一次积累,获取知识的见证,如果以后再看到,会让孩子对已有经验有一次再现和提升的过程。” 
   教师E:“那是我和孩子一段美好的记忆,不仅记录着孩子成长的足迹,还有我自己提升观念、改变教育行为的成长轨迹。它将时刻提醒着我不断反思、不断锤炼。” 
   教师F:“对,还有家长,我记得我们在开展《人们怎样工作》这个主题时,小雨的妈妈从医院里赶来为我们的孩子讲课,那些精彩的片段一直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教师G:“还有在《我们在春天里》这个主题中,我们班上最沉默的琪琪居然画了一幅最漂亮的画,当时我把这幅画张贴在最明显的位置,琪琪每次进幼儿园时都要拉他的爷爷来看,他的性格也因为这幅画而变得活泼开朗多了。当这个主题结束,我把这幅画拿下来时,想想看,这个孩子心里该是多么失落啊!” 
   教师H:“所以我就觉得其实主题活动之间也不是顿断式的,而是应该有它的前延后续性,所以,我们不要拘泥于统一的模式,现有的主题墙可以是伸展式的,体现一点一滴的经验堆积,而开展过的主题墙饰就可以是浓缩式的,留下最精彩的部分让孩子继续体验感知,发挥它的后续功效。” 
   一番交流,让教师们跳出了“就事论事”的固有模式,带着整体连续、发展统一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主题墙饰,最终达成“主题墙饰承载着促进孩子成长的教育作用,而并不在于以何种方式呈现”这一共识。 

   第三次集体反思 
   那么,既然主题墙饰是教师创意、幼儿成长、家长智慧的集中体现,那么后续的价值延伸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呢?既保留了它的本真,也不影响下一个主题的展现,又能让我们时刻回味过去的精彩瞬间呢?在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群策群力中,我们归纳了以下方法。 
   方案一:独僻蹊径,精彩回放 
   将主题墙的一角开僻成“回放区”,当一个主题结束时,教师不要急于将大面积的墙饰拆除,而是采用“转移阵地”的办法,将上一个墙饰的精彩内容张贴到“回放区”。原本平铺式的可以改成折叠式的或者是多面悬挂式的,从平面发展到立体,既节省地方,又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方案二:制作画册,品味精彩 
   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将墙饰上的作品、照片、记录纸等拆解下来,按照主题分类,装订成册,写上大标题、小标题,并画上一些装饰画,写上页码,这既是对主题活动开展的一次梳理,又是对知识建构的一次巩固,也是对幼儿情感、能力的一次提升,一举多得。 
   制作好的画册可以悬挂在主题墙饰的一角,也可以放在阅读区,游戏休闲时供幼儿翻阅、讲述,还可以让幼儿带回家去,和父母共同阅读,也让父母了解主题活动,考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方案三:网络再现,精彩永驻 
   网络是实施家园共育的平台,借助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让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亲历成长的过程。当一个主题开展时,教师可以把主题计划、教案、活动掠影、教育随笔、个案观察、视频等放到班级博客里。家长可以随时看到主题的进展和孩子的表现,同时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境况在博客上和老师交流,以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在提出这三个方案后,教师们又强调,在主题墙饰新老交替的呈现方式上,我们依然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人,要发挥好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墙饰的管理,和他们共同制订择优选用的标准,共同商讨后续呈现的方案,让幼儿在参与体验中提升自我的感悟,实现分享和成长的教育理念。 

   评析 
   “没有反思,便没有有效教学”。 集体反思帮助教师集思广益,重新审视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次反思都是依托问题而层层递进,“现实的困惑”——“问题的价值”——“方法的有效运用”,引发教师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第一次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还处于对现实矛盾的困惑和焦虑中,只触及事件表象的描述,并没有对问题的冲突做深刻地反省。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展开,一个又一个问题被抛出,个人的感受和反思开始融入了集体的反思之中,教师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积极寻求方法,一步步揭开矛盾冲突的真相,渐渐触摸到了事件的本质核心。当第三次集体反思结束时,教师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固有模式和观念的束缚,教育的智慧在思想的碰撞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集体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群体共同感悟的过程,是“审问、慎思、明辨”的过程,畅所欲言,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提升,达成共识,最终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潘云霞)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民俗故事mp3在线听:城门下遇仙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