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发展:在亲子合作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是幼儿生活的第一需要,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良好情绪。而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儿童会把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徙到自己现实生活中,但亲子游戏只是家庭人员之间的游戏,局限性较强。我们的国家独生子女较多,这在客观上已经容易养成孩子“独”的不良性格,这严重的影响幼儿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育和成长都极为不利,而当今社会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就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如果幼儿从小就养成了“独”的不良性格,不愿、不敢或不善交往,将来就很难立身处世成就事业,人际关系也变得冷淡。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良好条件,让他们广交朋友,这对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和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都显得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那么如何让幼儿从这个“小家”过度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呢?合作及交往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了。
长期以来,亲子游戏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教育孩子游戏的单向过程。但最近的幼儿研究发现,孩子确实对父母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孩子在亲子关系或游戏中不是被动消极的,也是主动积极的。因此,必须倡导平等的亲子关系,才可以保证亲子双方的合作、交往的有效互动。
家庭中的亲子游戏的对象是父母与孩子,而园内的亲子游戏对象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这种游戏不仅能增进师生、幼儿间的情感,形成一种平等、亲
密的玩伴关系,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游戏过程中要达到共同的目的和受到预定的游戏效果,无非是幼儿分工合作的好,进行分工合作就要交往。交往是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焦点。游戏中,由角色和角色的关联,和主题的关联,幼儿尝试用各种交往的多种方法,感受到交往的失败和成功。这些都是幼儿去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有了一定的交往就有相互的合作,来完成表演、合作等,形成正确的合作、竞争心态。养成“胜不骄,败不 ”的良好心理素质。所以我们认为以幼儿园为主,家庭为辅的亲子游戏非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课题的界定
亲子游戏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使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游戏。而园内的亲子游戏中“家长”既是老师,又是玩伴,而幼儿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的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其实它能给幼儿提供学习社会性理解和与人合作的机会。中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交往需求很强烈,但缺乏经验。所以经常会出现“冲突”和合作的“危机”,导致游戏的困难,亲子游戏就是能为幼儿尝试交往、合作提供一定的机会,来冲破“危机”。解决困难,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三、指导理论
亲子教育一直是老师乐于推动的工作。不是为了认知上的填鸭,纯粹为了能顺应孩子的兴趣,提供他们喜欢的、有意义的帮助。它即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现在很多人都开始重视亲子游戏,但社会上对亲子游戏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从广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游戏,而科学的亲子游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宝宝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4.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只有特定的亲子游戏才适合于进行比赛,家长应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宝宝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四、研究目标
小班游戏阶段目标:
1、幼儿体验亲子游戏所带来的确乐趣,培养幼儿亲子情感,让幼儿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2、通过游戏,让幼儿能大方地与同伴游戏、交流,有合作的意识和兴趣。
2、通过本子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幼儿活动中去寻找幼儿社会交往的规律。
中班游戏阶段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合作、学会交往,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幼儿增强和家长的合作,加强亲子交流。
五、研究内容
1、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建立亲密的伙伴、玩伴、师生关系。
2、在游戏中不限于某一同伴或某一形式,能灵活参与游戏中,并能以“合作”“交往”的形式来解决矛盾和困难。
3、能以多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参与游戏。
4、会协商、懂道理,和同伴友好交往、合作,共同整理收拾游戏玩具。
六、研究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行动研究法,记录幼儿在亲子游戏之中,和同伴交往合作的持续时间、主动性,合作性、交往等等。
七、具体操作设想
1、营造材料温馨和谐浓厚的游戏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今天也许很少发生,毕竟现在的家居条件比古代胜过千倍,可是环境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会产生影响倒是千真万确的,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游戏时的气氛以及与伙伴和玩伴玩伴间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活动过程中要调动幼儿的情绪。如:有的新小朋友,怕自己不会玩,就应该安慰他:“没关系,你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游戏,以后多做几次就会好的。”这样他们就会放松自己,愉快的参与游戏中去。
2|、投放材料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配备一些玩具,合适的玩具非常多样化。如:桌面玩具有:形状多样的大积木、大串珠、蜡笔或水彩笔、各种各样的纸。户外
玩具有球类、平衡木等。也可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如:废旧纸盒、废旧塑料瓶等。
1、 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1) 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合作的机会很多。如:娃娃家时,几个幼儿共同游戏。开始时游戏角色的分配,到玩法,后来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实现着玩伴之间的交往。“妈妈”抱小孩,“爸爸”喂孩子体现了幼儿间的合作。再如“菜场”游戏中,“茄子多少钱一斤?”“五毛”等都必须用语言来交往。诸如此类游戏,幼儿间必须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园内大孩子带小孩子活动,参与小班的游戏等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合作、交往的机会。
(2) 教给幼儿合作、交往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及其交往行为,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和进一步的交往,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有利于提高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方法来指导幼儿怎样来进行合作和交往。
谈话讨论法: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教师提出问题:“今天,益智区增添了一些小朋友一起来拼图,如果两个小朋友一起拼,那该怎么办?”让幼儿围绕这个主题来讨论,协商分配,然后再进行游戏。
观察引导法:如:在建构游戏时,幼儿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确定主题,幼儿自己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体念合作交往的快乐。
榜样激励法:如游戏“红绿灯”,“红灯”停了,“司机”闯了红灯,结果把一位“路人”撞到了,“司机”和“路人”吵架了,引起了冲突,同时也出现了交往的“冲突”,引来了“警察”,尝试着解决矛盾,为游戏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每位幼儿幼儿的行为表现,讲评游戏时相互欣赏,共同分享合作、交往的快乐,对有点滴进步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这个游
戏是你们三个一起完成的,你们真棒!”“这位警察叔叔的正义感真强!”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为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获取成功的机会提供了动力。
1、幼儿体会成功的快乐
如:去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是交往的成功。“记者”采访“报社领导”—这是合作的成功。活动的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
在游戏中幼儿还有很多“冲突”,大家一起解决矛盾,这会使得幼儿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不断增强。
八、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教师预设、幼儿形成之间的整合。教师预先创设环境(心理、物质),使幼儿对主题有初步感知,产生认知冲突,从而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本阶段的家长工作很重要,教师可通过家园联系册、班级信息、保教计划等渠道向家长介绍主题内容,提出家长配合的方面。如家长可与孩子交流相关知识、经验,促使幼儿对主题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家长与幼儿还可共同搜集资料,布置环境。孩子的疑问家长可以回答,也可交于老师,让老师有目的的解答。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过程。孩子通过自己或与小组合作获得关于主题的相关信息。教师在这里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家长在本阶段要协助教师帮助孩子完成课题研究。既可以给孩子渗透相关知识经验,也可以提供问题引导孩子去解答。
3、成果展示阶段:
本阶段是孩子展示、交流、分享成果的阶段。孩子用自己的形式把研究成果展现
给大家。教师要做到观察、赏识、倾听、理解,而家长更要做到这一点,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成功感。
手工材料
关键词:合作
-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法初探 2013/02/14
- 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2013/01/24
- 大班幼儿生活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013/01/04
- 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思考 2012/12/25
- 幼儿园同伴合作教育 2012/12/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