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师幼互动:构建和谐师幼关系之我见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和谐的工作氛围能极大地调动我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和谐的师幼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的个性的社会化发展,但是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建立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求把幼儿当成平等的独立的个体,热爱并尊重每一个幼儿,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呢?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行为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师幼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师幼互动行为。因此,只有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才可能启动有效和谐的师幼互动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应把幼儿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信赖的师幼关系,进而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归属感,促进他们与教师、与同伴正常交往。从而启动更多更有效和谐的师幼互动,更有效的实现保教目标。遗憾的是,在目前的幼教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师一般倾向利用自己的权威,为便于工作简单、轻松,往往采用高控制、高约束以及为完成一件任务,为了快速获得成效,不惜采用让幼儿产生恐惧体验的负向行为,借助幼儿的恐惧心理来建构起他们所希望见到的整齐划一的班级秩序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可想而知,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便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这种现状应引起幼教工作者重视,尤其是幼教管理者。在评估一个班级保教业绩时,不应简单地看某班级表面上做了些什么,是否有效地完成一件任务,幼儿行为整齐划一,更应该深入到保教工作的实质中,不是只看到做了什么,更要看到在活动中,幼儿发展了些什么,在发展中是否快乐。这有助于幼儿教师摆正保教工作的态度,有利于教师认识和树立科学地儿童观,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作为开展工作地基点,更有效地启动师幼互动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幼儿园保教目标。 
     (一)、用微笑、爱抚和拥他入怀来表示赞许和喜爱。
     运用积极的语言早已为我们所掌握,而积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更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会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感知我们的温情,从而真正的接纳我们。第一,微笑。“妈妈,今天老师对我笑了。”开学初家长反馈的一句话,令我难忘怀,从此每当有孩子的眼睛与我相对时,我的眼睛都会满怀笑意,对孩子来说,教师的笑容能让他愉悦一天。第二,爱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幼儿有对肢体触摸的要求,来自成人的爱抚,隐含着一种亲情式的感情,孩子很容易一下子消除与你的隔阂,增加对你的信任。第三,拥他入怀。“欣雨回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到幼儿园来时,走进教室老师抱了一下她,她回来很高兴,我们听了也很感动。”欣雨的爸爸这样的描述她的感受。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谁感动,这是与孩子接近的最佳方式,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孩子会说许多你想不到的话。
     (二)、要排除偏爱因素。
     我们班级有几个孩子时常情绪低落,我就寻找原因,最后发现问题出在新来的小朋友身上。“老师不得了喜欢新来的小朋友了。”这话震慑了一部分幼儿,他们认定在这个集体中偏爱一定会存在。作为教师,有必要消除一切偏爱的因素,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给不同幼儿以表现机会,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最好的,都是教师的最爱。
     (三)、不妨与孩子一起“疯”。有一次我们在草地上捉蚱蜢,我把大大小小的蚱蜢安上了孩子们的名字,他们也把一只嘴里衔着东西的蚱蜢称作夏老师,说是因为它拿了铃鼓。于是我们满草地的爬,大呼小叫地追寻自己的蚱蜢,“真好玩啊!”孩子前呼后拥地跟着我回到教室时,还留恋着刚才与老师一起玩的疯劲,这使他们完全放松,思维非常活跃,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需要懂得爱护、引导他们的老师,也需要一个懂得童趣、保护童心的老师。
     (四)要开放“禁区”。
     活动室或游戏室或许都有些地方不经允许幼儿不能随便涉足或触摸,比如钢琴、磁性黑板、录音机等。幼儿假如“冒犯”这些“禁区”时,我们不妨让他们去触摸一下,虽然看上去似乎没有规矩,但是通过一时期的锻炼,孩子们可能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怯懦紧张的神情。
     (五)不向第三者告状。第三者是指除师幼以外的其他人,包括家长和其他教师。告状的目的似乎是在寻求教育帮助,但是孩子受到莫名的批评或指责,只会产生不满和躲避心理,我们应该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赢得幼儿的尊重和爱戴。当然,还要借助家长的影响力。孩子最出对教师这一角色的判断,来自家人,并一直影响孩子,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发展。比如:有一个小男孩的父母由于自身的条件,一直认为教师应该给孩子特殊的照顾,这使小男孩在师幼关系中非常敏感,如果他想发言而教师已经先请了别的小朋友,他马上会情绪低落,甚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会闷声不响了,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由此可见,良好的师幼关系的确立,家长的因素也很重要。
     二、尊重幼儿,以对话方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教师要尊重幼儿,信任、热爱幼儿,在和幼儿平等对话与交流中以智慧 、情感启迪幼儿。
     对话是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如:中班歌表演《走路》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歌词中的角色,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歌里唱得小动物了!”我就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狮子!”……“那它们都是怎么走路呀?”教师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给幼儿一个小难题:“你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讨论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动脑又动手,即激活了思路,又触发了创新活动,让幼儿愉快创编出歌词。
     三、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
     和幼儿的有效互动需要和幼儿有心灵上的共鸣,需要教师的言语,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呼应甚至欣赏。
     四、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及时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所以说,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协同。理特点,创造条件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品味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的愿望,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表现美。
     (一)、宽松的环境是建立和谐师幼关系的前提。
     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幼儿高服从、高依赖的师幼互动现状,给幼儿营造的是一种处处布有坚固框限的心理与行为空间,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而又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允许幼儿有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是优化师幼互动过程的必备前提。例如:在《感受春天》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带幼儿到大自然真实的课堂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当幼儿来到户外草地上看到春天鲜艳的花朵、碧绿的小草、嫩绿的叶子时,与大自然亲近的情感油然而生,当老师允许幼儿自由观察、自由讨论、自主选择时,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格外高涨,主动地与环境、与同伴、与教师相互作用,个体内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1、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在那里,幼儿能得到自然发展,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它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生气勃勃的、愉快的环境,是容易为幼儿所接受的,幼儿喜爱的环境。在那里,幼儿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2、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因为只有新奇、生动的环境,才会使幼儿产生感的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孩子们会动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其实他们自己正是构成动态环境的最活跃的因素。运动是幼儿的一种本能,它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也是幼儿探索环境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及自然界所提供的沙、泥、石、水等动植物创设水池、沙坑、饲养角等,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从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幼儿在自主活动中有着最真实的自我表现。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蒙台梭利说:“应用我的方法,教师教得少而观察得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基于这一点,我把教师的名称改为指导员。”在蒙台梭利看来,教师是儿童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展。 
     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观察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应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幼儿自主活动的进展如何,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以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如在区域活动中当观察到大多孩子会拚四块、六块的拚图了,且兴趣下降时,应及时投放八块、十块的拚图,使幼儿重新激起探索的兴趣;观察到某个幼儿碰到困难,活动无法进行时,教师可适当给予语言、实物的指导,引导幼儿继续活动下去。
     (二)、关注幼儿,及时捕捉,创造师生互动的条件。 
     纲要中指出: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能否对对方的行为给予关注是师幼互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基本条件。任何行为得不到对方的注意和关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和余地都不会太大。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现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际关系的规则。如幼儿在教室里自由的游戏和交往,而此时教师需要幼儿安静下来进行集体游戏,大多数教师选择了拍铃鼓,当幼儿不能按指令进行相应的反应时,教师便履行了“教育批评”的职责,然而我们仔细想一下,好动,控制能力差,本来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反应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于是,我们采取了“停车场”“小司机开车”等游戏,这二个游戏深得小朋友的喜爱。如在实践活动“泥巴乐”中我们发现孩子在捏汽车的时候,发挥了一定的想象力,捏出了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汽车,并没有依照挂图上的汽车去捏,孩子们还兴致勃勃的把自己捏好的汽车拿来给我看,捕捉到孩子这一兴趣点,我们对孩子的创造进行了表扬和鼓励,还与他们交流,大家互相交谈了解房子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意义,同时有目的的将师生的交流拓展到生生的互动中,有时同龄孩子的吸引力比教师的吸引力更大,此时孩子们在得到同伴和老师的支持和信任下,有了目标,活动更为积极了。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不但有一个理智大脑,还有一个情感大脑,我们的每一个观念和心态都是两者共同运作的结果。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各以其极不相同的认知方式密切合作。孩子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然而作为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例如:美工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在:“有趣的车轮”活动中我们把不同的汽车车轮沾上各色颜料,然后再将车轮放在纸上滚来滚去,这样一来纸上就出现许多相互交错的“轨道”。孩子们不仅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欢呼雀跃,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是一块漂亮的花布,我可以做把它做成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是我们厦门飞机场的跑道,飞机可以从这跑道飞到天上去”、“这是大海的波浪,海浪正在跳舞呢?”等。由于这些活动唤起孩子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所以他们会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三)、明确角色,有效引导,发挥师幼互动的实质。 
     在过去已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认为互动就是要解放孩子,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是结果确是幼儿象一盘散沙,变得自由散漫。纲要中明确指出:这种对幼儿放任自流,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或简单地组织一些让幼儿有机会动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并未有实质性的意义。教师在幼儿自主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自主活动环境的创设者;自主活动过程的观察者、引导者。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 “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 古人也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周计划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