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常规培养:谈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ary 感谢 cary 上传 0人参与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画笔随手一丢,我班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的玩具也是摆放凌乱,操作材料杂乱无章。而教师们也经常会为一点小东西把所有柜子、抽屉都找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教学秩序。三至六岁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再要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由于“泛化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要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入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激发内在动力,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往,我们也对幼儿的整理习惯进行培养,但那时只是刻意地提出一些外在要求,有太多的限制说教。教师过分地指挥,使幼儿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了。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将整理习惯的培养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利用游戏,调动积极性。
    为了让幼儿感受环境整洁带给人的愉悦情绪,我们开展了游戏“找一找”,布置了二个活动室,一个是物品整洁有序的,另一个是杂乱无章的。分组请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出要使用的纸张、剪刀、双面胶等进行纸工活动。结果,一组幼儿已经戴上面具开始游戏了,而另一组正在为找不到双面胶而着急,通过讨论交流,幼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整洁有序的活动场所带给我们的方便愉快,而杂乱无章带给我们很多的烦恼。接着,我们组织幼儿一起整理自己的抽屉、柜子、活动室,在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先把“要”和“不要”的物品进行区分,扔掉所有没用的东西,再把要用的物品分门别类地进行摆设,确定相应的位置,并设计标记贴上,为了使玩具筐等物体的摆放整齐有序,我们还请幼儿一起动脑想出了在筐的底边中点贴上红色小圆点,对准柜子的中线,这样既美观又整齐。看着我们自己动手塑造的清爽整洁的活动室,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2、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有了整洁有序的环境,就需要保持,而这是最困难的。教师如果经常说教,就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盲从。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起床时,让孩子商量怎样叠放被子看过去会很整齐,孩子们讨论出把叠好的被子合起来的边靠床背放整齐。做纸工时,说说怎样利用桌面,孩子们提出用双格的盒子,一边放胶水、剪刀,一边放纸屑,找东西容易而且整理又快。平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机会,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哟,你叠衣服和方法真好。”一会儿整整齐齐的一叠衣服就放在柜子里了;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还会把筐里的碗盘整理整齐。为了整顿活动区材料摆放凌乱的毛病,考虑到入区的人员不固定,规则制订不容易人人知晓,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与物体相应的标记贴在放物体的位置,幼儿活动后,按标记复位,就不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我想,只有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才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幼儿自己参与整理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功感。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充分发挥了作用。
    3、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许多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放心,事事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一会儿觉得叠被子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操作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其实,只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如在美工区放上几块抹布,在操作区放上扫帚,每天放学时,让孩子把活动室内不要的物品处理掉,把要用的物品分类送到固定的地方。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收回不放心,做孩子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整理,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4、教师榜样,自正以正。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前,由于教师的教具、操作材料、废旧物品较多,又加上幼儿园工作杂,总有随手乱丢的坏习惯。现在教师首先从自身开始进行了整顿。我们班二位老师还用目视管理方法,让每人都知道物品摆放的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二位老师一律要遵守。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明显,否则,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
    二、整理习惯的培养与幼儿的发展。
    首先,在培养整理习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整理活动中,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制定规则,学习独立地处理物品,教师始终都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幼儿的自主行为,改变以往什么都包办的做法。我们力争让教育从集中封闭式逐浙向多元化开放式发展,强调让幼儿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建构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整理习惯的养成能培养细心、耐心和责任感。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规定自己活动后的场地要自己负责整理,而且每组又有一个小小管理员。这样,责任落实到人,每个孩子都要参与负责自己活动场地的卫生、整洁、玩具的合理摆放等,他们的工作不仅限于自己的,还要帮助监督别人也这样做,更多地表现在对集体的关心。在活动的过程中,渐渐地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也促进了责任感的提高。
    第三,整理习惯的培养对贯彻落实新《纲要》中提出的培养幼儿重视环境整洁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甚有帮助。它不仅要求我们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还要求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各种生活技能,逐步使幼儿懂得爱清洁、讲卫生、有秩序感等,最终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者。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图谱介入时机的实践研究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